卓瑪草
摘 要:寫作策略是學生寫作的重要技巧,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效率和效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漢語文化博大精深,遣詞造句、語篇排布都直接關系著文章的最終效果,小學生想要寫出好作文,必須經過千百次的磨煉,積累足夠的素材和人生體驗。寫作策略是讓小學生迅速掌握寫作方法,在較短時間內寫出合格作文。分析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探討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策略;教學應用
寫作是一個人表達內心情感、個人思想的重要渠道,它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我手寫我心”。但目前,我國還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教學改革的最佳成果還沒有出現,小學生不得不去寫教材、教師、考卷上給到的作文體裁和題目,而這些題目所涉及的內容卻未必是小學生真正有體驗、有體會的。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興趣和提高小學生寫作質量,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寫作策略是小學低中高階段語文教學的內容之一,是輔助提高小學生作文質量的重要基礎。寫作策略通常包括構思、素材組織、準備提綱、作文修改等內容,是學生能夠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寫作手段[1]。但這些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不盡如人意。
1.學生運用頻率不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會通過課文解析等途徑向學生傳遞這樣的寫作方式,在寫作訓練中也會反復強調這些寫作知識應用的價值和重要性。但實際上,很多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用寫作策略的頻率不高,這說明學生并未能真正掌握這套寫作策略。
2.小學生對寫作策略的認知不成系統(tǒng)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從多方面滲透和傳遞寫作策略,但很多小學生未能對寫作策略形成系統(tǒng)認知,對相關概念還很陌生,或對寫作策略的認知非常單一。有的學生認為寫作策略是把寫作素材理清楚,有的認為是背范文的開頭和結尾,有的認為是多應用好詞佳句。這些都說明學生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關于寫作前、中、后期應當做哪些事情的認知,這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質量和效率。如果學生對寫作策略還停留在摸索階段,這些知識并不能達到指導學生寫作的效果。
3.認知難以轉化為實際行動
有部分小學生對寫作策略了解相對全面,腦海中有一些具體的寫作策略,但并不會在寫作中真正用寫作策略,這是小學生寫作中的一大問題。審題、列提綱、排布素材、生動刻畫、運用修辭手法等寫作策略,學生心中比較清楚,但深入到審題究竟怎么審、提綱上列什么、排布素材的標準是什么、怎么刻畫對象、修辭手法怎么用,學生就不清楚了[2]。這種程度的寫作策略認知并不足以滿足寫作需求。
二、提高寫作策略應用成效的具體對策
1.正確認識寫作教學課
很多一線小學語文教師對寫作教學課有不正確的認識,只在上課時給學生輕描淡寫地說一下題目、要求,然后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寫。整個寫作課就成了學生的作文時間,作文上交后有的教師只打分,有的教師會寫評語,然后點出學生的共性問題,提醒學生下次注意。這樣浮于表面的寫作教學難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效果,也無法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策略認知體系。因此,教師應轉變對寫作教學課的認識,讓小學生了解寫作前中后應該做什么,該做到什么程度,達到怎樣的效果,對寫作有什么樣的輔助。因此,寫作教學課的落點應當是寫作策略應用的訓練,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進行大塊時間的寫作。比如,在講到審題時,教師在寫作教學課上可為學生準備大量的題目,讓學生在課堂上嘗試審題、解析題目,教師針對學生的審題結果進行針對性的后續(xù)指導,爭取讓學生在一節(jié)寫作課上掌握正確的、具體的審題方式。其他諸如列提綱、素材排布、人物景觀描寫刻畫、修辭手法應用等寫作策略都可以在寫作課上開展針對性的訓練指導和反饋,讓學生真正有效地應用這些策略。
2.指導學生靈活應用寫作策略
學生分步驟掌握寫作策略后,教師可以應用寫作教學課指導學生靈活應用寫作策略,形成完整的作文。在靈活應用階段的教學中,重點在于“靈活”。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練習類型,第一種是以范文為參照標準的同類練習,第二種是不同元素變化的練習。比如,范文是針對熟悉的人的描寫刻畫,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熟悉的人進行描寫刻畫,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變換視角,對不熟悉的、某一類人進行描寫刻畫,引導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不同題目、題材的寫作中應當對素材、刻畫方式進行怎樣的調整。學生在這樣的系統(tǒng)訓練后,能夠更深刻、更靈活地掌握寫作策略知識,并應用這些策略提高寫作質量。
對小學生而言,掌握寫作策略知識、應用寫作策略是提高作文寫作水平和質量的必要途徑,必須引起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視。教師可多閱讀、參考寫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展開教學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馬紅霞.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16):146-147.
[2]劉婷婷.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策略運用情況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