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
內(nèi)容摘要:自信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現(xiàn)在的很多初中學生都是缺乏自信心的,這就需要教師們,尤其是初中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突破自己的刻板思維,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手段,尋求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有效策略,并通過長期的堅持培養(yǎng),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讓學生自信學習,自信生活。
關鍵詞:自信心 初中語文教學 培養(yǎng)策略
莎士比亞曾說:“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笨梢?,自信心是一個人將來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對一個人的長遠發(fā)展是極其重要的。初中學生正處于為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打基礎的極關鍵學習階段,如果自信心缺乏,那么,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將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初中學生的家長和老師,千萬不可忽視對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說是對初中學生自信心影響最大的了,不論是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上,還是從學習方法的指導上,又或者是對學生的人格影響上。初中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主要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尋找自信心培養(yǎng)方法,針對部分自信心缺乏的學生進行自信心的培養(yǎng)。
一.在課文朗讀中,讀出“自信”
細心的老師一定會發(fā)現(xiàn),每個班級里都會有個別學生,在平時的課內(nèi)課外都呈現(xiàn)出自信心缺乏的各種癥狀。比如不敢出聲讀書,不敢大聲朗讀,不敢在課堂上大聲朗讀,不敢舉手,甚至不敢大聲說話,不敢跟老師、家長或者長輩大聲交流問題,或者交流問題時不敢抬頭看對方等這些都是學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現(xiàn)。因此,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語文學習時間,尤其是語文課和語文自習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在朗讀課文過程中,讀出聲音,讀出自信。
比如,我們班的一名學生小A,自從進校以來,就不敢大聲說話,上課也從來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也不敢出聲去讀課文,不管是單個朗讀還是和全班學生一塊朗讀,他都不敢出聲。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之后,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直留意去觀察他,一有時間我就上前對他進行鼓勵,告訴他和同學一塊朗讀的時候,別人是聽不見他的聲音的,就算他讀錯了或者讀得聲音很難聽也沒有事兒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大聲朗讀,我要求全班所有學生在語文課前進行課文朗讀。語文課上到哪一課,學生課前就朗讀哪一課。時間長了,慢慢地小A同學也被其他學生所感染,再加上我的鼓勵,他終于敢于出聲朗讀了。當所有學生都在課前大聲朗讀的時候,他也逐漸跟上讀了起來。后來,有一次,在進行《唐詩五首》的教學時,我又專門將小A同學叫起來朗讀這五首唐詩,起初他聲音很小,經(jīng)我再三鼓勵和學生的掌聲之后,他開始逐漸提高音量,后來慢慢地朗讀聲音越來越大。盡管在讀《使至塞上》的時候,把“塞”字的讀音都讀錯了,但是,他也只是臉紅了一下子,并沒有因此而中止古詩朗讀,聲音還是一如既往地很大。感覺聲音大了的時候,整個人也自信了許多??吹竭@樣的情形,我和其他學生們都很欣慰。
二.在課堂提問中,問出“自信”
語文老師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一定要緊緊抓住語文課堂這個主陣地,發(fā)揮語文課堂的自帶優(yōu)勢。通過提高師生互動效率,增加語文課堂的提問次數(shù),讓學生在大量的課堂提問中,竭盡所能地展示自己。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尤其是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把回答問題當作是一項任務,同時也要把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當作一項任務,讓學生在課堂提問之中,展示自己最為自信的一面。當然,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提問的策略。要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對于那些自信的學生,盡量減少提問次數(shù);對于那些不夠自信的學生,盡量增加對其的提問次數(shù),讓這些不自信的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并且展示出自己最為自信的一面。只有通過不斷地提問,不斷地讓他們在回答問題中得到鍛煉,才能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從容。
比如在講到近體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搞清楚律詩和絕句的區(qū)別,我以《錢塘湖春行》為例,從句數(shù)和字數(shù)上進行了詳細講解。然后,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就選擇了班里的三名學習基礎薄弱且很不自信的學生進行提問。提問第一遍的時候,他們?nèi)硕紱]能回答正確,且聲音較為低沉;然后,我又講解了一遍,殺了一個回馬槍,繼續(xù)對這三名學生進行提問,這時,他們?nèi)硕疾煌潭鹊鼗卮鹆艘恍?,但還是沒能回答準確。不過這一次的回答,較之第一次回答問題就好多了,最起碼全班學生都能聽到他們的聲音了,感覺比第一次自信了許多。然后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講著講著又提到了絕句和律詩,于是乎,我再次對前面的三名學生進行了提問,這次提問時,他們都準確地回答出了答案。在后來的教學中,我十分重視課堂提問,尤其是針對這些不自信的學生,我持續(xù)多次地對他們進行提問,直到這些學生站起來敢于大聲去回答問題,對于不知道的問題,也敢于大聲說一句,“老師,我再想想”、“老師,我還沒有想好”等。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宏亮了,整個人也自信了許多。
三.在課堂評價中,評出“自信”
初中語文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從不在乎老師看法和評價的學生少之又少。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表揚自己的話,都喜歡別人給自己好評。初中學生尚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對別人的好評和肯定,尤其是老師的好評和肯定,更加期待、更加重視。所以,初中時期,語文老師的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初中語文課堂,學生會有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自然就有更多地被老師評價的機會。而語文老師,多半又都是能說會道,很會夸獎別人的人,自然,學生對語文老師的期待就更多一些。那些平時表現(xiàn)不夠自信,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也可能就是在語文課上才有機會展示自己,也可能就語文課上,自己會回答的問題才會稍微多一點。那么,語文老師在自己的語文課堂評價中,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和表揚之句,要善于運用這簡短且有效的課堂評價,評出學生的優(yōu)點,評出學生的自信。可能有些老師會覺得,個別學生根本沒有優(yōu)點——不舉手回答問題,回答問題的時候又全都說錯,一點都不自信,頭都抬不起來,說話聲音又小,表情還很僵硬,學習成績又不好……這樣的一些學生,缺乏自信心,找不到優(yōu)點,該如何給出一個好的評價呢?其實,只要語文老師想表揚、鼓勵誰的話,一定會有辦法的。不自信的學生,也并不是一無是處,他們也肯定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肯定有值得表揚、肯定的地方。語文老師一定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不自信的學生,身上的細微閃光點,并加以表揚、給予好評,讓他們從此變得自信起來。
比如,我們班的小D同學,他從初一剛進校,就很自卑,在課堂上從來不敢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尤其是我的課堂上,他更不敢舉手,跟著大家一塊回答的問題,他也只是動動嘴唇,都聽不到他的聲音。為了讓幫助小D同學逐漸找回自信,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刻意去關注他,評價他;讓他知道,其實,他自己也是被語文老師持續(xù)關注的那一個。因為,他從來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所以,我在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的時候,總是評價不了小D同學。于是,我便主動去創(chuàng)造機會,試圖多次給予小D好評和鼓勵。記得在講授莫懷戚的《散步》一文時,我讓全班學生閉眼去想象作者一家在田野散步的場景,以及對話時家人的語言、神態(tài)和我背起母親、妻子背起兒子的溫馨畫面。這時,我看見小D同學很用力地閉著眼睛,不知道能不能想象出散步的美好畫面,但是感覺整個人很努力。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對全班學生說:“小D同學是閉眼最認真,想象畫面最努力的一個?!睕]想到,我這么簡單的一句評價,竟然被小D同學高度重視了,在接下來的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他竟然舉手了,這讓我很意外。因為,一直很不自信,所以,小D站起來回答問題時,并沒能很好地將作者一家四口溫馨、美好的散步場景描述出來,但是,我依然再次抓住這個機會,表揚了小D同學。我說:“這個問題是很難的,小D同學敢于舉手回答,說明他對這個進行了詳細的思考,希望我們大家把掌聲送給他”,緊接著,我又說:“我們大家就要學習小D同學的這種對待問題的認真態(tài)度和敢于突破自己的勇氣”。通過我的及時鼓勵與積極性評價,小D同學在以后的學習中,尤其是語文課堂中,表現(xiàn)逐漸變得積極、主動起來,并且明顯感覺到他身上有了一份自信。
四.在課堂競爭中,爭出“自信”
初中語文課堂,老師是一個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人,所有的學習行為,最終都要歸結到學生的“學”之上。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形成良性競爭,才能夠讓整個班級、整個課堂,洋溢出爭分奪秒般主動好學的氣氛。而在這樣的充滿競爭的課堂之上,學生們的自信也便隨之而來。畢竟,在所有學習活動中,競爭都存在著,而且在學習競爭中每勝出一回,自信心便增加一分。每一個渴望成長、渴望進步的學生,都會在學習競爭中,全力以赴,贏取勝利。當然,學生們也會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自身實力,來確定自己的競爭對手。一般來說,都是學習能力相當、學習成績接近的學生,互為競爭對手。這樣,才會在競爭中表現(xiàn)的更積極,勝出之后才會更開心、更自信。
比如,有一次,在講授《野望》這首詩之時,我對學生們說,希望我講完這首詩,同學們能夠當堂完成對這首詩的背誦。也是很隨意的一個課堂積極性提示,卻被好多同學記在了心上。他們聽講非常認真,包括幾名平時不太自信的學生,也都暗自發(fā)力,不僅劃重點,做記錄,還時不時地在嘴里默念這首唐詩。等到我講完這首詩時,立馬有幾名學生舉手要進行當堂背誦。這時,我看見這幾名學生的競爭對手顯得十分不服氣,一個勁地在急速背誦,并且一邊背誦一邊把手也舉了起來。我連續(xù)叫了幾名學生起來背誦這首詩,有的學生背誦的很流利、很準確,有的學生背誦的結結巴巴的,有的同學還是在我的提示下背完的,但是他們都能自信地舉手,我想,這就是競爭的力量。因為課堂上的舉手競爭,回答問題競爭,背誦競爭等各種各樣的競爭,他們逐漸地找回了自信。
參考資料
[1]蔡志福:孩子,你夠自信嗎?——談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2(6).
[2]張銀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J]新課程(中),2019(12).
[3]劉建萍: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09(7).
(作者單位:甘肅慶陽市環(huán)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