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曉群 陳曄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慕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及弊端,提出一種新的“慕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并付諸實施。實踐證明,以慕課平臺為依托,結合翻轉課堂及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傳統(tǒng)教學和網絡教學三個“一體化”,對拓寬學生視野,創(chuàng)新學生思維,提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慕課; 翻轉課堂; 混合式教學; 線上線下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8228(2021)08-84-03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OC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s
Qin Xiaoqun, Chen Y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OC teaching mode, puts forward a new teaching mode of "MOOC + flipped classroom + blended teaching", and puts it into effec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relying on the MOOC platform, combined with flipped classroom and blended teaching mode, realizing three integration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offline teach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u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online teaching, has a good effect on broadening students' horizons, inno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enhanc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explore and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 MOOC; flipped classroom; blended teaching; online and offline
0 引言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一種與互聯網充分融合的教育新模式,它具有大規(guī)模、開放性、網絡化之特點。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近年來慕課已廣泛應用于計算機教學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完善慕課教學模式,遵循教學規(guī)律,改進方法,提升效果,筆者遵循教育規(guī)律,從慕課教學特點,優(yōu)劣勢,教學方法、措施改進,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對慕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應用中提出了一些思考。
1 客觀評價,理性分析
慕課即大規(guī)模在線公開課程。2012年以來,慕課成為全球教育領域里最炙手可熱的詞匯,紐約時報更是把這一年稱為“慕課元年”(the year of the MOOC)[1]。然而,慕課雖然使高等教育探索者們腦洞大開,為創(chuàng)新教育思維帶來機會,但我們必須對其進行客觀評價,理性分析。其教學優(yōu)勢有五個方面:①開放性強:用網絡平臺,共享教學資源;②學生面廣:學生可跨越年齡、學校和專業(yè);③學習條件寬松:可跨越時間、空間和地域,跨越職業(yè)、能力和環(huán)境;④教學方法多樣:通過一些簡短視頻傳輸知識,視頻形式靈活多樣;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網絡的大千世界里,學生必須抵制各種誘惑,合理安排時間,專心致志學習,才能取得收益。因此而培育學生的自我約束,自主學習能力。
與此同時,慕課也存在四個方面不足。①針對性教學效果差:慕課以大眾化教學為主,故不能針對每位學生提出的問題都給予解答。②退學率高:研究發(fā)現,慕課的退學率高達95%[1]。在被調查的631名學生中只有26名學習者在慕課平臺上注冊學習過,只有1人完成了課程,拿到過慕課證書[2]。③加重了教師負荷:教師不僅要設計、制作、發(fā)布課程,還要對學習平臺進行管理,盡可能在平臺上回答學生的問題。此外,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得到更多學生的關注和認可,這無疑對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質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3];④增加了管理難度:松散型教學為部分自制能力差的學生釋放了空間,同時也降低了教學效果。因此,對教學監(jiān)管,教學評價,質量考核等諸多方面都增加了難度。
2 揚長避短,逐步完善
毋容置疑,慕課為人類打開了又一扇智慧之窗,為高等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帶來了新的啟迪。然而,事物的雙面性給我們探索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了更多思考。如何能用好慕課,揚長避短,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多角度優(yōu)化教學內涵,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這些問題需要探索。
借鑒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三個“一體化”教學,即線上線下一體化,課內課外一體化,傳統(tǒng)教學和網絡教學一體化。既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網絡教學及課外教學其教育面廣、開放性強、學習條件寬松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優(yōu)勢,又巧妙用好傳統(tǒng)教學、課堂教學直觀、現實、生動的教學特點,來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依從性,同時增加監(jiān)管力度,從而提升了學習效果。避免了教學針對性差及管理難度大的弊端,降低退學率。
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組成”時,常規(guī)計劃35分鐘課堂講述。從馮·諾依曼原理,計算機硬件包括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5部分,到五大部分的功能分別進行闡述。學生聽完講授后對這些抽象的概念記憶不深。我們采用慕課加混合式教學模式,首先設計5分鐘視頻資料,簡述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組成及其功能,提出問題,讓學生產生初步概念。然后用15分鐘進行課堂面授其工作原理,與學生互動,使學生加深理解,提高認識。最后用15分鐘,帶學生到機房看實物,現實了解計算機硬件部分外形,加深對其原理的理解。這種三個“一體化”教學模式,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感覺到這種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創(chuàng)新了思維,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又增強了學習效果,提高了學習激情。
3 借題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
維果斯基(Vogotsky)理論認為:教育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和主動建構。其同化→順應→平衡的三階段知識構建模式,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了藍圖,目前逐漸成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指導思想[4]。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和主動建構意識。計算機基礎教學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多的是應用知識。這就需要通過實驗教學、見習或者實習等方式來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由于高校不可能建成與行業(yè)部門完全一致的實踐教學基地,因此,在線教學就可以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構建虛擬仿真的實踐教學場景,化解場地的難題。當前的5G技術、高清視頻、智慧教育等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充分利用慕課的優(yōu)勢,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讓學生在開放的知識海洋里翱翔,探索和創(chuàng)新。從“有中生無”,提出“無中生有”之獨到見解,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以“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組成”課程為例,通過三個“一體化”教學后,學生“同化、順應、平衡”了知識點,并提出了“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控制器?提升運算速率?擴大存儲能量”等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和主動建構之創(chuàng)新思路。
4 博采眾長,獨辟蹊徑
縱觀慕課教學模式的眾多特有優(yōu)勢及其弊端,遵循教學規(guī)律,結合本地區(qū)、本專業(yè)教學實際,博采眾長,獨辟蹊徑,合理開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開辟一條適合自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新模式。
從教學模式上來說,“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諸多優(yōu)勢,慕課平臺不僅為翻轉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學形式,讓有效的教學策略實現的可能性得到了增強,二者的結合還能發(fā)揮教師引導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提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得在線學習、線下學習相輔相成;同時慕課平臺豐富的教學形式,也為翻轉教學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5]。從教學資源上來看,慕課平臺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優(yōu)質學習資源保障,“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也使得慕課平臺發(fā)揮了最大的價值,避免了教學重復和資源浪費[6]?;旌鲜浇虒W是一種系統(tǒng)的、開放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策略,對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資源、完善評價體系,提升單位時間內有效教學有重要意義。推廣混合式教學,引導教師成為知識傳授者、課堂組織者、學習引導者,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課堂參與者、知識建構者,重視師生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實現線上線下教育的混溶,將是未來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7]。
混合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優(yōu)勢,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線上教學、課堂實踐以及課程解答相結合的模式,將線上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構建全新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互動交流,提升學習主動性。
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是將慕課內容或慕課相關技術整合到傳統(tǒng)課程中形成的任何學習計劃、策略和活動。該模式能夠提升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質量,也為充分發(fā)揮慕課優(yōu)勢、實現慕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重要途徑[8]。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較,“慕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打造慕課精品平臺、豐富教學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9]。
無論慕課、翻轉課堂還是混合式教學,都具備線上大量的優(yōu)質資源和自主開放的全新教育模式,符合國家“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遠程教育,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三大教育改革方向。慕課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教育公平的“催化劑”[10],充分挖掘了大量學生優(yōu)質資源。自主開放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習主動權,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學習能力盡情發(fā)揮,極大地提升了學習激情,為有學習基礎和有學習激情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慕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客觀、實用的新型教學模式。
5 教學評價,完善機制
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的客觀評價是慕課最大的弊端之一。構建虛實結合的教學情境,完善評價考核機制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以計算機基礎教學為例,我們原計劃授課56學時,其中課堂教學和機房教學各28小時。按照“慕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我們重新設計線上線下按2:8占比,平時學習與期末考試按4:6占比。線上學習包括每次學習內容的打卡,答題,參與線上互動討論及線上考試等。線下包括課堂授課、機房授課、操作等。將20%課程內容交給學生線上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參閱優(yōu)秀課件,精心制作短視頻,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滿足個體的需求開展針對性的混合教學,利用任務驅動進行教學優(yōu)化,嘗試構建慕課、翻轉課堂及混合教學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對學生開展多元化教學,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經過一年教學新模式探索,我們初步感受到學生的知識面更廣了,視野更開闊了,思維更活躍了,對計算機基礎掌握得更扎實了。
6 結束語
本文提出的以慕課平臺為依托,結合翻轉課堂及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傳統(tǒng)教學和網絡教學三個“一體化”融合,這種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拓寬學生視野,創(chuàng)新學生思維,提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好效果。在互聯網+教育時代,隨著5G技術、高清視頻、物聯網技術、智慧教育時代的迅速發(fā)展,其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技術,也一定會更加充實和完善教學改革,進而推進教育教學的高質量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許濤.慕課背后的爭議研究綜述[J].中國大學教學,2015.7:21-27
[2] 顧容,曾丹,盧麗等.高校學習者對慕課認知情況的實證研究[J].成人教育,2015.35(7):42-47
[3] 何蓮,王雙群.慕課視域下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1:59-61,88
[4] 姚恩全,李作奎.高等學校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嵌入模式研究[J].教育科學,2009.25(6):47-50
[5] 龍屏風.“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及其實踐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9.15.
[6] 康燕茹,黃永亮.“慕課+翻轉課堂”在教師繼續(xù)教育中的可行性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5.
[7] 劉洋.混合式教學的困境與優(yōu)化[J].教學與管理,2020.6:104-106
[8] 王勃然,金檀,趙雯.慕課與“高”輟學率:基于學習者視域[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10.
[9] 湯儷瑾,黃金滿.基于慕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0.
[10] 謝梅,陳文俊.中國慕課研究的知識圖譜:熱點、現狀與趨勢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229-235
收稿日期:2021-03-08
基金項目: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序號:973)
作者簡介:覃曉群(1978-),女,湖南石門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圖形圖像和數據挖掘研究。
通訊作者:陳曄(1979-),男,湖南靖州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數據挖掘,計算機圖形圖像及智能搜索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