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寶艷
摘 要:語文的重要性不光體現(xiàn)在與人的日常交流上,還體現(xiàn)在對人的思維水平開發(fā)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中存在眾多不足。所以,有必要實施多元化教學,有效調動課堂的積極性,用孩子們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思維導圖
一、多元化教學的意義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單向教學已經(jīng)不再被大眾推崇,而多元化的雙向授課模式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新穎的授課模式會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那學生就會從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拥膶W習,那么也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成績的提高。
(二)加深對學習知識的印象
多元化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對學到的知識有更深的印象,小學生正處于好動的年齡,他們的理性思維尚未完全成熟,對一些趣味性的游戲、圖畫類的事物更能夠記得清楚,所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快速地在他們的腦中形成畫面,從而不容易忘記所學知識。
(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開發(fā)
當學生真正投入學習中時就會開始思索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比大人想得都多,當一件事情真正吸引到他們的時候就會增強他們的參與感,促進感性思維和理思維的共同發(fā)展。
(四)促進同學、師生間的交流
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一般都采取游戲的方式進行,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缺乏交流的不足,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管是師生間還是同學間都會有不少互動的交流,從而加深師生間、同學間的感情。
二、多元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建情景,由景生情
枯燥的文字很難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需要老師帶領學生多去根據(jù)文字而創(chuàng)設情景。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幫助學生聯(lián)想到課文中的真實情景,從而有利于學生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再比如在寫作中,根據(jù)作文的要求學生學會這一方法可以快速地聯(lián)想到相關話題的真實場景,包括畫面中每個人物的動作,都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素材。
(二)多運用思維導圖
運用思維導圖需要老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小學語文教材的文章結構還是比較清晰的,老師可以根據(jù)文中的人物關系、事件發(fā)展順序等制作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脈絡清晰、簡潔易懂,有助于幫助孩子更透徹地理解課文,同時還能幫助孩子梳理文章的結構順序,有利于提高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三)開設師生共讀活動
單獨給孩子布置閱讀任務會極大地降低孩子的閱讀興趣,再加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所以在閱讀方面老師可以和學生共同讀一本書。每節(jié)課布置定量的閱讀章數(shù),同時老師也要做出相應的帶頭作用,上課與學生一起分享閱讀的內容,盡量讓學生自己梳理文章的結構,不僅老師和學生互動,同學之間也要進行閱讀交流。少給孩子布置觀后感、讀后感言等,這樣會導致很多學生直接跳過閱讀步驟,從而查閱相關文獻寫出觀后感。
(四)轉變教學主題,雙向學習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單向教學,這樣課堂上的主體就變成了老師,但實際上課堂上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所以應盡量避免老師一個人在臺上講,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機會,多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不要害羞,在多元化教學的同時也要做到公平公正。
(五)課堂知識和游戲互動
很多課堂上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所以也可以回到生活中去。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可以結合課本上的知識設計出一系列的小游戲,在做游戲的同時又能學習到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而且這種方式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記得更牢,通過游戲教學學生也能思考得更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適當開展戶外活動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時候,傳授知識不能總是在課堂上進行,有必要地對其進行戶外教育,換個環(huán)境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進行戶外活動教育的同時,要記得安全第一,要時刻留意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必要時多增加老師進行看護。
三、多元化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多元化的教學前提下,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也是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學習階段,對各種新鮮事物也都比較好奇,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有利于學生當下的學習,而且這種良好的習慣會作用于學生的生活,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處理事情的結果都有一定的影響。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多和實際聯(lián)系,引導學生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四、總結
首先,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社會大發(fā)展的前提下要求對其進行多元化的教學,多元化的教學可以給學生帶來眾多的好處,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多方面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其次,多元化教學的方法又多種多樣,老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又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應該以身作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根慶,曹小春.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多元化[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C],2019:494-496.
[2]陸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C],2020:151-152.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策略研究”(GS[2020]GHB18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