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榮
摘 要:高中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思維性,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存在一定難度,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較差。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教師可以通過合理運用合作及競爭機制、設置趣味地理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課堂教學情境、轉變教師及學生課堂角色等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地理;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8-0043-02
引 言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地理知識有充分的學習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1]。高中生面臨高考,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如果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他們就不能更好地進行地理知識學習,也就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因此,教師要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及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2]。
一、合理運用合作及競爭機制,營造趣味的學習氛圍
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非常容易將自己與同學進行比較,普遍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合作及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興趣,營造充滿趣味的學習氛圍[3]。這里的合作機制是指通過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根據(jù)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合作、分析、溝通、交流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趣味化學習氛圍。競爭機制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之間或小組之間進行競爭學習[4]。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已學地理知識開展一場地理知識競賽,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競賽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地理知識。在比賽開始前,學生會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復習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二、設置趣味地理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柏拉圖曾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闭n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因此,教師應合理設置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5]。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一課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運用以下小故事進行課堂導入:“二戰(zhàn)時期,日本曾經(jīng)運用氫氣球攜帶燃燒彈轟炸美國,給美國許多地區(qū)造成了森林大火,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氫氣球是如何攜帶著燃燒彈從日本漂洋過海到美國的呢?”由此,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fā),他們會集中注意力探索問題,學習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圖片、詩歌、漫畫、新聞、歌曲等進行課堂導入。這需要教師根據(jù)地理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合理選擇課堂導入方法,以充分發(fā)揮其教學價值。
三、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地理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高中地理知識與生活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6]。地理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同時,地理知識學習難度大,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不感興趣。將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熟悉的場景拉近與地理知識的距離,從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降低地理學習的難度。不僅如此,生活實際是學生感興趣的因素,能提高地理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7]。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鋒面雨”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秋雨后的相關視頻,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呢?”學生對這一生活現(xiàn)象很熟悉,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礎上,教師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加深對地理知識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將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選擇生活化內容,從而充分發(fā)揮其教學作用,提高教學實效性。
四、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開展教學,融入趣味教學因素
隨著經(jīng)濟及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及網(wǎng)絡技術已經(jīng)深入各個領域中,獲得廣泛高效運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當前,各學校中都能夠看到多媒體設備的身影[8]。多媒體教學設備有視頻、音頻、圖片及文字等多種呈現(xiàn)方式,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能夠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9]。另外,多媒體課件具有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特點,能夠將趣味性教學因素合理地融入地理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東南亞”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泰國熱帶雨林的相關視頻,將抽象、復雜的地質形成過程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趣味教學情境
創(chuàng)設問題趣味教學情境是指教師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問題,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地理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此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目的。一個有趣的地理問題情境能夠引發(fā)學生的關注,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指揮交通的紅綠燈,為什么要用紅色表示停止,用綠色表示通行,用黃色表示等一等呢?”學生對此進行分析探究,共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在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閉合性問題及開放性問題的靈活設置。閉合性問題是指有唯一正確答案的問題;開放性問題是指有很多正確答案的問題。教師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靈活設置閉合性問題及開放性問題,更能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