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要: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在實際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會針對小學生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關注每個學生,大聲朗讀,及時復習,以保證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成就感??自信??大量朗讀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
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初學者來講有點難度。在實際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會針對小學生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以保證學生學習的效率。我根據(jù)這些年的教學和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要想學好英語,下面三點必須做好:
一、關注每個學生——讓學生更有成就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教師首先看到學生優(yōu)點的地方,學生才能產生上進心。”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而現(xiàn)在新版小學英語教材貼近現(xiàn)實生活,簡單易懂,富有情趣。老師的重點是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課,緊跟老師的節(jié)奏,積極參與對話、練習,模仿語音語調,要敢于開口,不怕出錯,珍惜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不放棄每一次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教學這么多年,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那些活潑好動,思維活躍,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英語學的很好;而那些性格偏內向,害羞,課堂上不敢高聲回答問題,甚至不回答問題的學生,英語學得慢,進步還不快。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機會有數(shù),那些活躍的孩子往往將機會搶走大半,而留給內向的孩子的機會就少,就得不到有效的鍛煉。所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傾向那些回答問題少的孩子,盡量給與他們多鼓勵、多表揚,抓住他們微小的進步,及時有效的進行表揚,讓他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成就感。比如,有的孩子英語書寫很漂亮,我就將他的書寫全班傳送,大家一起欣賞;有的英語歌曲唱得好,我就讓他在全班大聲唱,讓大家欣賞他唱歌的魅力,并且推薦他參加學校的英語唱歌比賽。
總之,抓住他們身上的每一滴閃光點,慢慢培養(yǎng)他們學英語的成就感,盡量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和諧共贏的局面?!耙换ú皇谴?,百花齊放”才是我們教育追求的目標,教育本質就是促進每個人的發(fā)展。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大膽實踐,才能提高交流能力。
二、大聲朗讀——讓學生更有自信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拳師每天要練拳,歌手每天要練嗓子”,我們學習英語也要堅持朗讀英語。只要每天堅持朗讀英語,每天堅持朗讀三四十分鐘,持之以恒,就能使舌頭聽從大腦的指揮,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
所謂朗讀(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運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作為一門交際語言,英語需要大量的朗讀,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朗讀習慣。注意做到在朗讀過程中想著其發(fā)音,然后大聲地讀出聲。經常朗讀還有一大好處是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而廣泛的朗讀更能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可見朗讀、背誦對于學習語言的重要性。首先聽原聲帶,注意其發(fā)音,短音,長音,連讀等等。其次在比較熟悉后跟讀模仿,一句一句的模仿,語音語調,注意升降調。而對于節(jié)奏,則是需要時間的磨煉積累,一遍遍的模仿,跟讀,對比。最后,每天大聲有感情的朗讀20分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體會英語語言的美好。“書山有路勤為徑,苦海無涯苦作舟”,學習,從來不是輕松的事,是需要耐得住寂寞,是需要沉得下心來,是需要慢慢積累磨練。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英語水平會越來越高,興趣也越來越濃厚。這是一個好的循環(huán)。
總之,朗讀英文時,請不要害羞,大膽地大聲地讀出來!將你要朗讀的東西錄下來,晚上睡覺前聽,關上房門,像演講一樣去朗誦。
三、復習——讓學生的記憶更上層樓
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到了一定階段,遺忘就不再發(fā)生。一般的來說,當天學的知識點,老師一般都會有作業(yè),比如聽讀作業(yè),錄音作業(yè),跟著聽讀材料模仿讀。而四五年級還要記住一些重要的單詞,讓學生制作單詞小卡片,英語手抄報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及使鞏固,減少遺忘對學生的影響。英語知識點多,需要記憶的量也大,最好的辦法是反復地聽,反復地讀,反復練課文中的語言點、詞匯在錄音帶中不斷被重復,學生才不會遺忘得那么快。及時復習與間隔復習相結合,利用遺忘的規(guī)律來加強復習。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老師需要精心對待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能成才。教育給孩子們插上翅膀,在老師的庇護下,在這最美的時代里,翱翔在知識的海洋里,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茁壯成長,做一個對自己,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課程標準》
(2)《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蘇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