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創(chuàng)強
【摘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本文從采用挖掘教材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進行故事導入;挖掘故事情節(jié),拓展故事內涵;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刺激學生延伸等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材故事;教學思維
歷史教師都想把歷史課講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既要富于教學藝術性,又要有育人思想性。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在熟悉教材和了解學生外,還須不斷地積累一些歷史故事等輔助資料來豐富課堂學習,現(xiàn)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義務教育教科書,每課都有相關史事,有些篇目還有知識拓展等等,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那么,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呢?筆者采用挖掘教材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面對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初一學生,他們好奇心特強,自覺能力較差,即使上課鈴響了,教師已經(jīng)走入課室,開始上課了,而學生們的嬉戲打鬧也沒停下來。這時,運用故事導入可使學生很快安靜下來,因為故事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能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學習《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時,先講述原始人類的故事,再用課件展示人類進化示意圖(如圖):
這個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當學生紛紛訴說、興趣濃烈時,再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誰的模樣與示意圖里的模樣相同?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然后指導學生再次閱讀教材,尋找出相關的答案。學生在尋找答案這個過程,就已經(jīng)進行了歷史思維的訓練了。
二、挖掘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注意
采用故事導入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故事之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故事情節(jié),用故事導入之后,就靠教材中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這時可以深挖故事情節(jié),用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故事來龍去脈,學生在弄清楚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也是對本節(jié)內容的深入學習。
例如,學習《三國鼎立》這課,先用“三國故事”導入后,結合教材具體內容,讓學生了解“三國鼎立”的故事情節(jié)(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經(jīng)過和結果)后,引導學生去鉆研“鼎立”的三方是誰,各自以哪里為大本營,在鼎立之前發(fā)生了哪些戰(zhàn)爭,其中“官渡之戰(zhàn)”是是在什么時候,是哪兩方之間的戰(zhàn)爭,發(fā)生戰(zhàn)爭的事件起因是什么,最后誰贏了;“赤壁之戰(zhàn)”又是什么時候發(fā)生的,交戰(zhàn)的雙方是誰,為什么會發(fā)生這個戰(zhàn)爭,最后又誰失敗了。這兩次戰(zhàn)爭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再如,我們可以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課堂上進行導問:我們同學中誰最聰明?誰的計謀最多?誰可以充當劉備的謀士?這一問刺激了學生不服輸那根弦,有的說自己最聰明、有的說我的同桌最聰明、有的說班長最聰明,等等。這時,將問題引入到了相關史事的學習:劉備的身邊有猛將關羽、張飛等,但缺少能為他出謀劃策的人士,大家說這個人物應該是誰?這種不直接指明,帶有一定猜想性的描述,一下子便吸引學生注意力了,齊聲回答說:“諸葛亮?!本o接著,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從而順利地轉入新課的分析上,諸葛亮是赤壁之戰(zhàn)中的關鍵人物,劉備不顧路途遙遠、天寒地凍,“三顧茅廬”誠心所感動的人物,這就是流傳至今的“三顧茅廬”的佳話。
引導學生去了解故事情節(jié),用故事情節(jié)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自然與不自然之間進入教材的學習與鉆研,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
三、拓展故事內涵,刺激學生延伸
現(xiàn)在的歷史教材編排的內容都相對是篇幅短小,語言也精煉簡潔,很多內容都是以旁批的形式出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用故事情節(jié)去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要進行拓展故事內涵,以相關的史事激起學生的求知,以相關的故事內涵來刺激學生的對知識的延伸。例如,學完《三國鼎立》這一節(jié)后,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挖掘教材中“三顧茅廬”的相關史事。(如圖)
由劉備的“三顧茅廬”故事,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故事內涵,拓展到對人才的渴望,經(jīng)常聽說某些公司用高薪去聘請人才,體現(xiàn)高端人才的重要性。由此,激勵我們要努力讀書、好好讀書,爭取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用拓展故事內涵,對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大有幫助。例如,由“三國鼎立”的故事拓展到“貞觀之治”再到“開元盛世”等故事。為了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歷史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作用,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進行設置拓展故事內涵。這些古代的故事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搬上了銀幕,又可以拓展到前些年拍攝的關于《武則天》《唐太宗》《隋唐演義》等的影視劇,讓學生了解到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雄才大略與善用人才。還可以拓展到當時開放的社會風情,社會經(jīng)濟高度繁榮,也可以拓展到開元盛世的盛大場景,讓學生更加體會到唐朝時期的繁榮鼎盛。在此基礎上,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唐太宗當時所采取的各方面的措施,讓學生明白正是因為這些舉措,才能在當時有這樣繁榮的景象,讓學生記住這些偉大的舉措,激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將更加努力的去奮斗。這些,由一方拓展到另一方的過程,這也就拓展了學生的歷史思維了。
知識競爭時代,要培養(yǎng)的是能考慮“明天、后天”的有歷史思維的新時代人才。當然,在挖掘教材故事時一定要注意教材的相關性,要與教材內容相輔相成,才能在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部編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科書(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孫洪艷.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