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東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部門的不斷改進,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要加入民族音樂的文化,以此來擴充學生的認知,打開學生的眼界,讓小學生感受到我國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對此進行傳承和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改變教學模式,結合書本大綱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音樂教學。
關鍵詞:小學階段;音樂教學;民族音樂文化;方法策略
引言:
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形式多種多樣,老師要對此進行歸納,在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的基礎上,展開對學生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做出貢獻。
一、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族文化
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所包含的范圍很廣泛,音樂主要是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一定的技巧展現出來的作品。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滿足現階段的音樂教學了,現在的音樂課程是通過對課程的合理化編制,針對性的展開教學。我們國家的民族很多,他們的生活模式以及當地的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各自的音樂也是不一樣的。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要結合音樂本身的特點以及民族音樂的特點,并且相應的納入民族因素,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并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比如老師在講“說快板”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先把快板的音樂形式展示給學生們,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1],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活躍教學氛圍。此外,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課下的活動,比如說本地的音樂講座,音樂競賽等,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求知欲望。學??梢悦磕昱e辦以此文藝表演,可以參加演出的項目很多,比如跳舞、背誦詩詞、說相聲、唱民族音樂等,學生們在表演以及觀看的過程中,也傳承了我國的民族文化。
二、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情
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主,促進學生吸收相關知識。在音樂教學中,可以適應現階段的高科技教學,引用多媒體教學,來刺激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關于音樂的紀錄片,讓學生們看到民族當地的風俗以及特點,民族文化要和當地的民族音樂搭配使用,這樣可以更好的凸顯出表演的效果。在目前階段,學生們在應試考試的影響下,都對學業(yè)更加關注,并且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這樣就導致民族文化慢慢的流失,學生們學習到名族文化的機會很少,采用多媒體模式,可以讓學生和民族文化之間的距離更近,直觀的看到當地的民族文化,并對此產生興趣。此外,老師還可以立足于流行音樂的角度,比如說,學生在練習“青春舞曲”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以擁有現代流行因素的青春舞曲開始練習,這樣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對曲調熟悉了之后,在進行民族音樂的開展中,就會順利很多。
三、立足于學生角度,選出合適的民族音樂教學
如果想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情,就要在對民族音樂的選擇中,多加重視。在對作品選擇的過程中,不能只考慮專業(yè)老師的想法,還要考慮到學生們的情感需求。在日常教學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在講解“小調”這一題材的民歌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覺得很難,并降低了學習動力,這樣的教學對學生而言是沒有意義的。面對這一情況,老師可以選擇另外一首曲子來進行教學,比如江蘇地區(qū)的民歌“茉莉花”這首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也聽過,它的整個曲風是婉轉的,并且歌詞比較通順,這首歌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被國外的朋友與翻唱過,所以,在面對這一首曲子時,學生們是更容易接受的。通過上述可以看出,比較典型的作品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小學生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在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中,可以結合現代的流行音樂來進行教學,還要結合學生的審美能力,挑選合適的民族音樂,這樣可以更有效的開展音樂課堂。
四、擴充民族音樂的師資隊伍
目前階段,大多的音樂老師都是出自音樂專業(yè),主要修的是音樂這個科目,其中的民族音樂只是在學習音樂的時候,進修的一個科目,所以,在教學民族音樂的時候,有的老師對這一部分知識也不是很理解,就會出現敷衍的情緒,老師的狀態(tài)會對班級中學生的狀態(tài)造成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可以聘請專業(yè)人士來學校內進行講座,或者是給音樂老師展開培訓。提升音樂老師的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的帶動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
五、融合民族音樂的旋律部分
在音樂教學中,音樂和舞蹈是互幫互助的作用,老師在對學生傳授民族樂曲的時候,也要相應的傳授給學生一些類似的舞蹈,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在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其實在每個民族舞蹈中,都有它自身的特點,比如傣族舞蹈中的三道灣以及在新疆地區(qū)維吾爾族的“脖子舞”等,這些舞蹈中,對于不同的特點,老師要進行著重的講解,此外,還要多和其他民族特點做比較,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舞蹈的優(yōu)美和韻律[2],老師要充分的做好這些舞蹈的收集,以此提升課堂的效率,同時提升教學質量。
六、學校組建民族音樂小組
在我們國家,有很對形式的民族音樂的文化形式,學生們只是在課堂上學習,是不全面的,同時也滿足不了學生的實際需求。所以,學生要在課下的時間,展開對音樂的學習,可以組織有共同愛好的同學,成立一個興趣小組,在小組內部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有效的提升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以及對民族音樂的認知,此外,還有利于對民族音樂的傳承以及發(fā)展。比如在音樂課堂上,設置的音樂小組,主要是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在小組內部可以可以分為合唱小組、舞蹈小組等,這些興趣小組讓更多喜歡民族音樂的學生多了學習的平臺,在課下安排排練的時間,這樣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課下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在民族音樂方面的素養(yǎng)。
總結語:
以上就是在小學音樂學習中,融入民族音樂的相關策略。首先在音樂的教學中,加入民族文化的內容,采用新型的模式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在書本教材中加入民族音樂的元素,以此來提升音樂的深入學習,對于學校內部的音樂老師,要提高整體的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以此來更好的輔導學生,在民族音樂的學習中,要加入民族音樂的律動部分,音樂和舞蹈是相輔相成的,在小組模式下,展開對民族音樂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琪.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民族實驗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調研[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2]唐文斐.傳承經典文化弘揚民族精神——論谷建芬《新學堂歌》引入小學音樂課堂的意義[J].當代音樂,2019(0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