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波
摘要:新課標的革新要求,高中階段要將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讓二者既互相補充,又共同發(fā)展。以此,不僅可以利于學生更好形成三觀觀念,還可以讓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使學生身心更加健康的發(fā)展。另外,通過二者的有效結合,還可以讓整體素質(zhì)教育水平得到更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高中;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前言
高中階段,不僅是學生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學生心理發(fā)展、思想品質(zhì)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校要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并將二者巧妙融合,才會讓兩種教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從而達到十分理想的教育效果,讓高中學生可以身心健健康的成長。并且,可以有效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并付出更多大的努力去學習高中課程。
一、列舉反面案例,強化心理、德育雙重教育
目前,一些高中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思想品德和政治課兩門課程的教學來實施。并且,教學方式通常以灌輸式居多。尤其是政治學科是高考考試中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開展過程中,更注重于讓學生去強制記憶相關的知識,并單純以卷面的分數(shù)作為考核的標準。這種通過分數(shù)來衡量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方式,無疑會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內(nèi)化形成造成阻礙,嚴重的還會使令學生將知識與實際相脫離,形成雙重人格,言行不一。
對于心理健康的教育,一些學校雖然設立心理健康的咨詢室,但在實際情況中,學生主動去咨詢的行動力比較差。所以,較難令學生真正可以認識到自己的不健康的心理,并積極去調(diào)整。為了讓學生可以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健康的心理,心理教師需要將教育與實際相結合,通過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對學生進行滲透和教育,才會讓教育程度更加深刻,從而使學生可以在擁有健康心理的情況下,及時轉變自己的思想,從而有效促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改善。比如,高中學生所面對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所承受的家長的期望也比較大。一些學生在又重壓力的情況下,甚至會出現(xiàn)輕生的念頭,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就可以搜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如在新聞報道上,有報道:“某校高中學生,因在高考中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站在樓頂想要輕生,引起了眾人的圍觀?!薄=處熅涂梢越柚@一真實案例,讓學生展開探討:“這名高中生的做法對嗎?他存在哪些思想誤區(qū)?”。以此,就可以讓學生在探討的同時,反省自己,深思這一事件。之后,教師再加以引導和開解,就會使學生積極糾正錯誤的想法,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也會以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去進行知識學習。
二、開展文藝比賽,巧妙融合心理與德育教育
合作精神既是德育教育范疇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也是學生心理健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既可以擁有健康的心理,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學??梢酝ㄟ^開展班級文藝比賽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比賽,有效增強化心理素質(zhì),并建立合作意識。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開展班級文藝比賽,學??梢栽O定比賽方向和主題,再讓每個班級的學生去自主研究、彩排。同時,學校需要對比賽加以獎賞,這樣才會更好促進文藝的效果,并令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面臨高考會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學校舉辦文藝比賽,可以有效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其放松身心,從而使其可以以愉悅的心理,去更好學習高中課程,并正確面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學??梢砸浴拔覑凵睢睘橹黝},讓各個班級去設計、選擇文藝活動。同時,學??梢宰屆總€班級演出兩到三個節(jié)目,而節(jié)目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小品,也可以唱歌等。當每個班級參與比賽后,學校再對各個班級的節(jié)目加以綜合評價,評選出“最佳班級”、“最佳表演者”,就會有效推動學生積極去參與比賽。學生在登臺表演過程中,心理素質(zhì)會得到有效鍛煉,并且讓他們對班級整體的比賽成績更加重視,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合作精神的形成。另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演出、排練,也會讓他們的之間的溝通更多,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默契配合,讓學生形成互相尊重、友愛的高尚品質(zhì)。
三、開展社會實踐,加深對學生的雙重教育
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不是文化課的知識,不能只通過說教的方式來開展。僅通過說教方式,較難令學生真正領會,并阻礙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并且,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獨立的思維,僅憑說教方式,對學生的教育力度也會明顯不足,進而無法讓學生更加深刻認知到正確思想。不僅會影響德育教育的效果,還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此,學校要積極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通過社會真實的寫照,樹立正確的思想,并形成優(yōu)秀的品質(zhì)。
另外,學校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社會實踐內(nèi)容。目前,家庭的結構通常是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學生在家庭中位置十分被重視。在此同時,也容易讓學生缺乏感恩意識,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不懂得體諒父母。并且,對于學生形成不怕困難、努力奮斗的觀念也十分不利。為此,學校可以讓每個班級開展“助老”的公益活動。并且,一段時間后,對每個班級的公益活動實施效果加以評比。進而將思想、心理教育,延伸到社會實踐中。學生通過社會助老實踐,走進養(yǎng)老院,可以更加真切感受到老人的無助,并引發(fā)他們的愛老之心。同時,通過與老人的多次接觸,還可以增多學生與老人的交流,讓他們對父母的付出更加珍惜,并懂得體諒父母,感恩父母。同時,學生也會逐漸深化尊敬老人的觀念。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想更加高尚,還可以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促進。
總結
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加強對高中學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高尚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及優(yōu)秀的人品。學校和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踐對學生加以教育,使學生在形成良好思想品質(zhì)的同時,心理更加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兆娟.心理健康教育對高中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167.
[2]王得祥.高中德育工作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研究[J].華夏教師,2019(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