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通常情況下,剛剛從事教學工作的語文新教師由于自身其經(jīng)驗不足,大都會選擇參考其他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的教學設計,然后在展開教學工作。還有一些新教師長期過度依靠其他人的教學參考設計教學活動,如果一直執(zhí)著于這種形式,與此同時還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新老師極易陷入模仿的怪圈,從而影響教師的未來長遠的發(fā)展,并且還極其容易使語文的教學活動僵化。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有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的不良后果,還有助于新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清楚的掌握文章所包含的知識點,與此同時,聯(lián)結課標和學情預設會更加合適學生的目標和活動。除此之外,不僅僅能夠使語文課堂更生動,還可以提高語文新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教學;新教師培養(yǎng);運用
語文的教學活動由于語文教學工作者不同和現(xiàn)實情況不同致使其形式、途徑和內容也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們的共性是一樣的。其主要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首先,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在自身清楚的了解教材中的文章,通過分析掌握了文章內容的和結構和梳理所要教授的知識點之后,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深入淺出,這就叫做先知后行。其次,教師的教學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教科書的教學,還有學生做人處事的教學。教科書的內容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復雜多樣。教師自身只要愿意不斷探究,教師教不完的,對于教學到什么深度,教師需要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接受知識的反應情況來加以確定。這就叫做以學定教。最后,思維的載體是知識,語文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鍛煉學生的閱讀和思辨能力,指導學生把閱讀中所掌握的方法和能力服務于實際生活之中。這就叫做學以致用。這三方面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語文教學中應該高度重視的三個問題。
某小學由于新教師很多,其中非常多的語文教師大都是應屆的畢業(yè)生,缺乏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學校需要對他們開展科學合理的指導工作。因此,學校就將解讀教材—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加入在每一個星期的教研活動中,為了有力的幫助新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困難,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作者將自身使用了多年的思維導圖加入日常的語文教師的教研工作中,為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建造以學定教的教學課堂。
一、采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教師理解掌握教材
語文教研工作的基礎是解讀教材,除此之外,解讀教材是語文老師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和專業(yè)水平。教材的編輯和排版雖然是呈體系化的,對于學生與教材了解教材很有益處,但這對于教師來說還差得多。教師自身還需要深入閱讀教材中的內容,從而達到理解和感悟文章的目的。如果教師自己都沒有理解和分析透徹文章,只依靠第三者的角度去教學,教學效果十分差,難以轉化教學的內容和設計合適學生的教學活動。在備課組的教師集中備課時,組內的每一個教師都不同,因而對于教材的解讀也同樣會存在許多的不同之處。除此之外,還有些許的教師的解讀教材的思維過程很難直接傳達給其他的教師,在出現(xiàn)這類情況的時候,思維導圖的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思維導圖能夠用圖示的方法清楚地呈現(xiàn)思維過程以及思維邏輯層次。同時還能將線條形狀的文本與分散的知識點根據(jù)其邏輯關系連成網(wǎng)狀。除此之外,采用思維導圖,教師能夠在一張圖紙上將文章的文體、章法、立意和情感等較為抽象的知識點呈現(xiàn)出來,便于教師自身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說,學校教師在集體備課時,以四年級下冊的這篇文章《蝙蝠和雷達》為例子,所有的教師并沒有在一起解讀教材,而且選擇一位教師自己一個人完成教學設計、上課和提供探討案例。實際上,這一篇課文是屬于科學小品的類型,學生與教師對于這方面知識的了解較少,因此,教學過程中會存在許多的困難,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難以把握好教學重點,學生的興趣度也不高,導致教學到效果可能不太好。通過教師們的探討研究,大家一致認同采用思維導圖集中共同的智慧成果一起對教材進行解讀。
二、采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教師梳理知識點
能力的基礎是知識,語文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知識的教授,而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獲得離不開學生自己對于課文閱讀和思考,知識的獲取與文本時緊密聯(lián)系的。除此之外,很多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常常會以自己想法為核心,確定很多教學目標,比如說,認識本文課后生詞等。實際情況上,這些目標的完成需要以教材內容為依托。一旦與課文想脫離,學生就像是離開了水源的魚,難以生存成長,更不用說實現(xiàn)教學目標了。
關于教師如何確定教學目標,備課組的所有成員有義務指導教師采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分析。依然以《蝙蝠和雷達》這一課文為例,教師第一步要與課文的解讀圖相結合,前期先不要思考課程標準和學生,將這篇文章所包含的全都羅列出來。之后,教師在開始閱讀文本,從科學和語文這兩方面列出知識點。最終,教師再根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的知識水平,基于聽說讀寫的教學目標和以列出的知識點為依托就可以確定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厄鸷屠走_》這一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白課文中所敘述的科學現(xiàn)象,同時對于小品科學文章的寫作方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學會閱讀相關文章。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明白文章中三次實驗,了解蝙蝠回聲點位的科學道理。難度是明白在文章中的仿生學。由此可知,教師采用思維導圖,能夠更清楚的梳理文章中的知識點,與此同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針對教師工作有效進行和教學成效的提高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思維導圖不單單能夠服務于教師的集體備課的工作之中,還能夠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有效應用。學校在培養(yǎng)語文的新教師的過程中,理應大力的推廣思維導圖的應用,指導語文新教師對于教材文章的深入了解,從而提高新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從而幫助他們盡早的成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語文教材中的“樣本”類型與編撰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2(07):66-70.
[2]王榮生,倪文錦.論語文教材中的“定篇”類型選文[J].全球教育展望,2000(01):46-50.
[3]張升美.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