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艷
摘 要:教學評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主要方式。分層教學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捆綁式”評價是以分層教學為基礎,與小組合作為主的評價方式,應用于高年級作文教學中,便于學生通過互相評價發(fā)現(xiàn)作文不足,及時彌補,提高作文水平。在此,具體闡述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分層互改之“捆綁式”評價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分層互改;“捆綁式”評價
眾所周知,分層教學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主要方式。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的主要內容。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好的文章是通過一遍遍修改得到的。”所以,在實施作文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修改作文。分層互改是作文分層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行生生互評的主要途徑。分層互改是以小組為基礎的活動。為了調動學生的互改積極性,提升互改效果,筆者在組織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時,以分層教學為基礎,應用“捆綁式”評價的方式,以小組為依據(jù)評價學生的作文情況。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經(jīng)驗,具體闡述小學高年級作文分層互改的“捆綁式”評價策略。
一、設定評價標準,夯實評價基礎
明確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積極參與互改活動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捆綁式”評價的基礎。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小學生的集體意識也在逐漸增強,為了集體取得榮譽,會積極地參與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在分層互改活動中,參與人數(shù)越多的小組,加“星”越多;交流匯報時,小組成員得分總和最高的,為優(yōu)勝小組。在集體意識的作用下,A層學生會主動幫助B、C兩層的學生,借此實現(xiàn)協(xié)同發(fā)展。同時,也因自身良好的行為表現(xiàn),為小組贏得好成績。
基于此,在實施分層互改時,筆者以作文本身為基礎,設定了評價標準:能具體地敘述一件事情;作文語句通順,段落清晰;字跡工整,沒有錯別字等。在標準的指導下,各層級的學生會有針對性地對各自的作文進行評價,踴躍地參與互改活動中。之后,筆者根據(jù)學生參與互改活動的情況進行集體評價,使他們獲得滿足感,增強互改欲望。
二、小組內部評價,實現(xiàn)互評互改
分層互改的實現(xiàn),是以小組間的生生評價為主的?!袄壥健痹u價同樣是以學生間的互相評價為基礎的。所以,引導學生在小組中互評、互改是尤為重要的。在實施作文分層互改活動時,筆者一般會先要求學生自主修改文章,實現(xiàn)對自己作文的初步認知。接著,將作文展現(xiàn)在小組中,由A層的學生評價B層的學生;B層的學生評價C層的學生;C層學生評價A層的學生。通過互相評價,A、B兩層的學生會發(fā)現(xiàn)小組成員的作文不足,及時地指出不足、提出意見,指導小組成員修改。在修改的過程中,各層的學生可以發(fā)揮自主性,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見。如對如何描繪人物的眼睛,學生可以就此進行交流,利用比喻手法展現(xiàn)人物眼睛的特點、利用夸張手法展現(xiàn)人物眼睛的特點等,借此通過碰撞思維,獲取不同的展現(xiàn)人物外貌特點的方法,積累寫作經(jīng)驗。C層學生在閱讀其他層學生的文章過程中,會自主對比,發(fā)現(xiàn)他人的作文優(yōu)勢,學習寫作經(jīng)驗。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在小組中互評各自的作文,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不足、彌補不足,還可以積累作文經(jīng)驗,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尤其,學生可以通過體驗互評活動,實現(xiàn)協(xié)同發(fā)展。
三、小組之間評價,進行集體評價
集體評價是學生展現(xiàn)小組互評成果的活動,也是教師對學生的小組作文互改情況進行了解,有針對性地給予評價的活動。通過體驗生生互評活動,學生修改了自己的文章。同時也在互評過程中展現(xiàn)了自我。接下來,筆者立足學生的生生互評情況,引導他們進行集體評價。在進行集體評價時,學生需要與結對的小組互相分享本組的作文,同層的學生評價同層學生的文章,并在此過程中選出優(yōu)秀文章。同時,要指出本層級學生作文不足,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則自主修改文章。筆者在學生集體評價后,先對他們選出的優(yōu)秀作文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主要賞識學生的作文優(yōu)點、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見。之后,則對學生參與小組互評和集體互評的情況進行“捆綁式”評價,使各小組的學生獲得滿足感,增強互改欲望。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高年級作文分層互改互動時,教師可以采用“捆綁式”評價方式,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各自的作文,發(fā)現(xiàn)不足、彌補不足、積累寫作經(jīng)驗、提高作文質量。
參考文獻:
[1]祝玉葉.分組模式下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9(23):139-140.
[2]吳楊梅.實施分層教學,提高寫作能力:分層教學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