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炳衛(wèi)
【摘要】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輔助策略:一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二是導學案引導學習;三是滾動循環(huán)小測試;四是利用新媒體技術。
【關鍵詞】課堂效率;小組合作;導學案;小測試;新媒體;策略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學得高效,是每一位教師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辛勤的園丁們在教育事業(yè)的路上不斷探索,孜孜不倦,收獲了許多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成功經驗。但在農村學校中仍有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沒能擺正自身的位置,比如:組織教學不注重方法策略,掌控課堂的能力不強,只注重課堂怎么講得好,不注重學生怎么學得好,教師講得多,學生做得少,教學模式依然陳舊單調,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把課堂教學組織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出來,才是教師應該干的正事。而不是讓學生跟著教師學,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導學案引導學習、滾動循環(huán)小測試、利用新媒體技術等輔助策略組織教學,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科學合理指導下,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以由人數不等的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的組織形式。大概做法是,在開學之初,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先按照學生的成績和特質等,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4至6人,盡可能讓每一個小組均衡、合理、最優(yōu)化。然后對每個小組的成員作出具體的分工,明確職責。如,選出小組長、紀律委員、書記員、匯報員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還要配合評價激勵機制,每一節(jié)課都要對小組進行評價,每周或每月進行一次小結,對優(yōu)秀小組予以表揚鼓勵,指出小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等。另外,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上課情況對小組及時調整,完善激勵和監(jiān)督機制或舉措,以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勢的最大化。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一策略組織教學,方便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討論,產生思想的碰撞;充分發(fā)揮優(yōu)生的傳幫帶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此外,也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導學案引導學習
導學案是與教師教案相對應的學生學習方案。它是學生學習的指南針、路線圖。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課標要求,精心組織編印每一節(jié)課的導學案,做到學習任務明確、目標要求明確。切忌把導學案混同練習卷,力求“少”“精”“簡”“多”,即量要少、題要精、過程要簡、充分體現多樣性。在實際的教學中,可在上課前先把導學案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有一定的時間先去學習。這樣把學習和問題進行了前置,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通過課前“先學”,然后在課堂中通過教師“后教”來進行學習提高,無疑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教師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習”這一策略,能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組織設計,掌控好課堂的教與學。這不僅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
三、滾動循環(huán)小測試
滾動循環(huán)小測試就是根據學生課上練習和課外作業(yè)反饋的信息,對掌握不夠理想的知識點以課前小測試的方式進行滾動循環(huán)訓練。在實際的教學中,每節(jié)課都設置一個課前小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幾分鐘時間去獨立完成上一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幾道題。教師注意巡查觀察學生做題的情況,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做到心中有數。除了在課上對有困惑問題給予點撥引導或講解外,在下一節(jié)課的課前小測中要再次選編適量類似或變式的題目進行測試訓練,如此反復,以致鞏固。滾動循環(huán)小測試可以與導學案整合,也可以獨立運用。同時,要注意課前小測試題目的數量和質量的把控,題目的難易程度和知識點的滾動循環(huán)要符合自身學生的實際,做到有的放矢,方能高效。
運用“滾動循環(huán)小測試”策略,能讓學生利用有限的時間把所學的知識進行串聯累積,滾動反復訓練鞏固,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能較大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課堂教學效率。
四、利用新媒體技術
初中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覺乏味、枯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把枯燥、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有趣、形象生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此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如,動點問題,學生很難理解動點運動的規(guī)律,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動畫手段展示其過程,則可以順利地引導學生突破思維障礙,使原本艱難的教學活動充滿了魅力,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新媒體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才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利用“新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在色彩、動畫及表現手段上比其它教學手段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感強,是其它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運用得當,可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 李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