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兵
摘 要: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也有所提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多少。目前,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目前語文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此背景下讀寫結合教學方法被提了出來。讀寫結合顧名思義就是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主要對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如何有效導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分析解析文章內(nèi)容,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仿寫等方法讓小學生對文章的脈絡、思想有深層次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讀寫結合的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以讀促寫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小學教師在進行以讀促寫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首先,引導小學生通過閱讀來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初步的認識,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文章的主體結構、寫作手法、修辭用語等多方面進行解析,讓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知曉作者的寫作方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例如,《海上日出》這一課,作者就是要通過描寫海上日出的壯觀美景去展現(xiàn)對大自然的喜愛。教師要帶著學生以作者對景色的描述為出發(fā)點,然后再結合作者的寫作方式探究作者是如何將情感引入美麗的風景中的。如此,在讀寫結合課堂上,學生不但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而且也可以掌握一些描述景觀的方式和技巧。
二、邊讀邊寫
在小學生能夠準確理解文章思想、寫作手法以后,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仿寫,才能夠把握住每一個段落的精彩部分。在通篇閱讀完成后,教師要對小學生進行引導,以分段落的形式進行分析。比如,文章的第1自然段是介紹什么的,用了什么修辭的手法?文章的第2自然段講述了什么故事或者描繪了什么風景?文章的第3自然段總結了什么中心思想?通過這樣的設問,小學生能夠明確每一段的含義。在閱讀中進行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寫作,才能有所收獲。
例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文章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進程記錄了五名壯士為更好地掩護人民群眾和主力轉(zhuǎn)移,將敵人引入狼牙山的山頂,勇敢跳下懸崖的事情。學生經(jīng)過學習文章不應該只是提高閱讀素質(zhì),還應該形成強烈的愛國精神。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獨特的文本和段落進行解讀,將閱讀訓練與學生教育互相融合。例如,在課文的第2自然段,就形象地展現(xiàn)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學生要針對第2自然段展開搜尋記錄,積極深入思考,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動作描述,為將來的語文閱讀和寫作奠定基礎,推動學生不斷向前發(fā)展。
三、利用課后作業(yè)提升學生讀寫能力
教師在進行以讀促寫的過程中還需要利用課后作業(yè)來鞏固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比如,讓學生尋找一篇文章進行閱讀,將閱讀獲得的知識羅列出來,然后根據(jù)這篇文章進行仿寫,運用總結出來的知識點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就可以檢驗小學生在課上學習到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解《趙州橋》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帶著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深入閱讀和探索,然后為學生展現(xiàn)一些描寫其他橋的文章段落,如《在橋一方》中“夜闌人靜,寂寂無人處,總有一個聲音在低語:橋是什么?它僅僅是一條放大的板凳嗎?我知道這是不安分的心靈在叩問,是愛幻想的大腦在高速旋轉(zhuǎn)?!币龑W生在課后進行深入閱讀,而且在此基礎上展現(xiàn)生活中遇到的橋或者其他建筑物。如此,學生才可以在閱讀的時候積累描寫的多種形式和手法,而且在展開寫作的過程中進行實踐,可以更好地提升寫作水平。讀寫結合課堂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很重要,讀和寫在語文課堂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意義,因此,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十分重要。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吳虹.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24):52-53.
[2]林建枚.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20(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