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婷婷
【摘? ? 要】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以教學中的問題為驅動,充分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學習,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解決相關的學習問題。通過在英語課堂中使用項目式的教育方式,充分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取得良好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 小學英語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25
項目式的學習方式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有著一定的應用價值,其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利用英語的課堂教學問題為驅動,引導學生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合作和自主學習,切實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一定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保證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效果。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分析
(一)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思維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在教學時,教師需要將相關的知識放在其所在國度的文化背景下,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語言意識,讓學生具備相應的語言應用能力。學生在進行英語表達時,需要明白一定的外國語言習慣和文化習慣,才能真正做到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傮w來說,當下很多教師在進行英語的教學活動時,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二)教學思維存在局限性
在教學時,如果教師還是被應試教育的思想所影響,不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就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有的教師在教學時忽視了自己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引導作用,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一直不能得到提升。
二、項目式學習的特點
(一)真實性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項目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時,學生碰到的教學問題都是真實的。不管這個問題是簡單還是困難,學生的學習都是放在情境中進行分析和理解的,學生所解決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也是有對應的體現(xi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利用項目式的教育方式,強調讓學生在真實和具體的學習情境中進行學科知識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
(二)合作性
在項目式的學習中,學生為了解決遇到的難題,需要不斷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綜合,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完成了對知識體系的架構。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的學習,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完成具體化的學習任務,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切實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將相關的知識進行共享,有利于學生更快速地解決與之相關的問題。
(三)實踐性
項目式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為學生提供一個合理化的課堂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帶著相關的教學問題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充分發(fā)掘多個方面,從各種渠道中找到學習資源,切實將課堂中的學習活動和課堂外的學習活動進行融合,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解決相關的問題,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項目式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對策略
(一)深入課程體系,構建學習的項目
在選擇英語的學習項目時,教師應重視從學生的個人認知角度出發(fā),綜合考慮多項影響因素,切實找到合理化的課堂教學項目。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并利用好手中的教材,通過對教材進行發(fā)掘,使每一章節(jié)的英語教學都有固定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都是呈現(xiàn)螺旋上升的局面,課堂上教師可以依托手中的教材發(fā)掘相應的教學項目,引導學生在英語的課堂上開展項目式的英語學習。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設定一個教學主題,圍繞這個關鍵主題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本節(jié)課的英語句型,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區(qū)別于以往的教育方式,教師可以構建一些新的英語學習項目,充分深入研究學生的個人生活,選擇學生喜歡的熱門話題,利用這樣的教育方式,充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圍繞相關的項目內容,學生可以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描述一些英語知識,加入視頻和文字的形式,拓展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的教育模式,搭建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利用這樣的教育形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以學生為中心,選擇合適的教學項目
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項目式學習法首先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到學生的個人學習興趣和學習素養(yǎng),還有整體的英語教學目標,合理選擇合適的英語學習項目。根據英語項目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課堂教學計劃,提出不同的教學指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以學生為中心,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閉環(huán)。在這樣的英語課堂上,引導學生帶著正確的學習目的進行學習,利用團結合作的方式,有效推動英語課堂的教學發(fā)展,切實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提升,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My weekend plan”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確定課堂教學話題“My weekend plan”,圍繞這一話題確定課堂教學項目“My weekend plan”。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利用英語的形式談一談自己的周末計劃,充分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自己學習到的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三)以項目實踐為引導,切實促進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
在一個項目式學習的課堂上,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提出問題、規(guī)劃方案、解決問題、評價反思。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都應積極參與,教師應重視利用合理化的課堂教學策略,切實助推英語課堂教學的深入發(fā)展,幫助學生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計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1.提出問題。應用項目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應該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重視選擇出最核心的教學問題。這個問題最好是由學生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充分根據教學情境提出相關的教學問題。利用合理化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擁有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切實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理解核心化的英語學習知識。例如,在項目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提出相關的教學問題:Who are they?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在小組中探究猜一猜課文中是在討論誰,對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初步化的認識。
2.規(guī)劃方案。在英語的課堂上進行項目式的教學時,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方案,讓學生在課堂上圍繞同一個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分工學習,推動英語的課堂教學發(fā)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應該互相合作,教師也應參與進來,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課堂教學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以合作的方式完成相關的英語知識學習,切實對項目的核心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設計出相應的課堂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自主觀察圖片,對于圖片中的內容展開合理化的想象,充分利用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英語句型回答相關的教學問題。
3.解決問題。根據課堂教學方案,學生之間需要分工,明確自己的課堂學習任務,對于相關的教學問題進行驗證和猜想。學生在小組中需要進行討論,提出自己對教學問題的理解。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切實增強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讓學生學會應用自己學習到的英語知識。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討論和猜測,再加入模仿,最后鍛煉自己的個人發(fā)音,能夠充分鞏固學生對英語對話的認識,讓學生對英語的相關知識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切實增強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再提出相關的教學問題:(1)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tomorrow?(2)What is Mike going to do now?(3)What does Mike have to do now?等相關問題。通過這些相關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抓住教學的關鍵,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對話編輯,充分引導學生積累相關的教學知識,完善學生的課堂對話練習。
4.評價反思。在項目式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學的過程中,過程性的評價和成果性的評價相結合,更能夠反映出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關于評價的主體、方法和標準都應從多元化的角度出發(fā),不能只拘泥于一種,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可以讓學生也參與進來,采取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的方式,還可以加入小組內自評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評價中進行反思。學生通過在本節(jié)課中學習到的知識、掌握的英語技能、項目計劃的執(zhí)行和其他學生進行合作探討。通過圍繞上述內容進行評價,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英語課堂學習情況,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之處。利用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提升學生對項目教學的基本認識,為學生今后的項目式學習積累相關的學習經驗。
(四)設計生活化項目主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設計生活化的項目主題,就是在教材中尋找和實際生活有關的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利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理解英語知識,并將英語知識變成學生生活中真實可觸的知識,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英語知識,完成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有趣性。比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項目主題,加入更多的趣味活動,提升學生進行主題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瘋狂英語”活動,引導學生每天進行背單詞、唱英語歌曲、英語戲劇表演等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英語短劇的表演,組織學生進行排練節(jié)目,將節(jié)目錄制成視頻的形式,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課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加入一個環(huán)節(jié)“自我介紹自己是利用什么方式來上學的”。學生利用英語的形式說自己利用什么交通工具來上學。利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為學生建設一個生活化的課堂形式。同時利用生活化項目主題,可以充分提升學生的口語生活化水平,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具有效率。在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英語主題時,教師應重視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練習為主線。利用這樣的方式面向全體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化的課堂教學情境,切實保證英語的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化、形象化。
(五)以合作為基本的目的,提升學生的個人思維
項目式的學習方法,具有有目標、有計劃、有評價的基本特點。在項目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以真實情境中的問題作為驅動任務,學生組成相應的小組,在小組中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圍繞相關的教學任務進行教學探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將相關的英語知識進行內化,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個人記憶,做到將相關的英語知識融會貫通。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通過進行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充分促進學生了解自己,使其在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上有一個切實的認識,促使學生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反思。不管是過程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通過豐富評價主體的形式,充分利用評價的方式增進學生的個人反思,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共贏。
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是利用群體的智慧解決問題,是一種互助性的學習行為。在教學時,為了充分完成項目教學活動,教師應重視建立一個合作學習的基本機制,充分做好對學生的分層。例如,在某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和朋友的周末計劃。圍繞這一主題建設教學項目,讓學生學習一些比較重要的動詞詞組,在課堂上應用一些比較重點的句型,比如“be going to”的運用。在課堂上,為了充分檢驗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中學習到的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做一個相關調查,讓學生詢問其他人即將要做的活動是什么。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鞏固學生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六)加入繪本資料進行輔助教學,補充英語的教學資源
為了充分完成項目教學活動,教師應重視合理使用繪本資料。在當前的教育中,僅僅依靠教材進行教學,并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時,教師應充分使用繪本資料,讓學生獨立進行英語繪本的閱讀,結合圖片中的內容,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英語中的知識點,利用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另外,在閱讀繪本時,當學生遇到自己不懂的英語單詞或者英語句子時,可以利用工具來進行查閱。利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時一直保持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英語繪本學習興趣。繪本閱讀有著一定的教學優(yōu)勢,設立項目式學習任務,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繪本,然后大致閱讀,最后進行精細化閱讀。利用這樣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能力。
四、結束語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語言教學環(huán)境。利用各種學習類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分成小組教學單位,切實引導學生在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進行相關的英語實踐,充分引導學生在英語實踐中進行相關交流,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林媚.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2021(32):99.
[2]彭飛娥.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1,37(06):6-9.
[3]梁紅.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0(52):128-129.
[4]吳婷.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20.
[5]張玉秀.項目式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寧夏教育,2020(0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