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祖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閱讀課堂上的有效指導能引發(fā)學生閱讀更多的文本,陶冶情操,獲得精神養(yǎng)分,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儲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fā)閱讀興趣,愛上閱讀名著。
關鍵詞:名著導讀;閱讀興趣;實踐探索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將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還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借助文學作品深入體驗、品味文本之美,感受世界的美好。引導小學生進行名著閱讀較為困難,這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有關,為了幫助學生達成這一目標,就要通過有效的名著導讀策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其良好語文素養(yǎng),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一、激發(fā)小學生閱讀名著興趣的意義
學生在閱讀名著時,只有不斷增強其讀書的興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實際上也恰恰是對小學生的一種啟蒙,學生學會與文本進行對話,不斷地探索文本中所包含的奧妙,學會了閱讀,就最大程度減少了學生在日常閱讀中的障礙,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熱情以及欲望。而名著都是優(yōu)秀的文本,指導學生閱讀名著,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二、名著導讀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實踐策略
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認知水平設定一定的閱讀要求與任務,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其學習興趣、閱讀興趣。
1.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作為小學啟蒙階段的語文教師,要切實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這一引導工作,以身作則,通過自身愛讀書、好讀書的示范來引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還可以與學生一起圍繞名著進行探索與思考,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后,為了拓展學生的昆蟲知識,讓學生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這一名著,課堂上的知識講解,實際上也是為學生閱讀名著埋下了伏筆。
2.創(chuàng)編課文,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語文閱讀教材中,有不少文本具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包含有大量的人物對話,教師可以結合這些對話,讓學生分飾不同的角色進行演繹,以情景劇的形式呈現(xiàn)于大家面前。這一情景劇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小組表演完后再由另一個小組進行表演,使學生人人都可參與,增強學生的體會以及領悟力。鑒于課堂上的這一教學形式,教師在學生意猶未盡時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從而讓學生的興趣得以持久延伸,也使得他們對人物命運的關注和好奇這一閱讀期待得以滿足,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質(zhì)量。
3.利用信息化手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當前是信息化的時代,而課堂之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也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利用多媒體技術可擴大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更強烈的閱讀興趣。在學習《嫦娥奔月》時,教師利用短視頻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讓學生結合影像了解更多的知識內(nèi)容。而這一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生動性、畫面感,讓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展,留下深刻印象,趁此教師可結合神話故事的起源,引導學生感受一下《西游記》這部名著中的妖魔世界,從而使他們產(chǎn)生無限的想象力,激發(fā)起更為強烈的閱讀興趣。
4.進行名著閱讀評比,鍛煉學生表達能力
在師生共同閱讀名著時,定期分享對名著閱讀的體會與感想,設置固定的評比項目,進而讓這一手段成為促進學生課外名著閱讀的催化劑,而且定期進行小組評比,更能豐富學生的認知,增加其閱讀量。學習《伊索寓言》后,可以舉辦寓言故事大會,讓學生演繹更多的名著中的寓言故事,并總結一定的道理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讓他們切實將自己所閱讀的名著中的各種故事,通過自我理解后表達與分享,提高學生閱讀的自信心。
總之,實施有效的名著導讀策略,可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和幫助他們愛上閱讀,自覺投入閱讀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個性化的閱讀思維,培養(yǎng)閱讀自信心,感受文學之美。
參考文獻:
何淑妮.名著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初探[J].家長,2021(7).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名著導讀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行動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57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