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藝萍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需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教育主體,只有這樣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才能夠得到提高。因此本文旨在通過研究與分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閱讀? 寫作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寫作和閱讀是兩個關鍵的點,二者密切相關緊密聯(lián)系,教師在語文的教學中,如果能將這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并進行發(fā)掘和探索,然后運用它,這不僅能讓學生有更高的學習熱情,還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在運用中教師不能死板地像以前傳統(tǒng)的教學一樣,需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對于語文學習的接受能力來進行改革。
1. 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整合的重要性
閱讀是一個增長見識的過程,而寫作是把自己增長的見識釋放的一個過程,這二者是不可分離的,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在寫作時我們才不至于提筆無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缺少了對閱讀的練習,從而導致我們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略顯空洞,沒有什么真情實感,問題太多。大量的閱讀能夠讓學生的眼界更加的寬闊,閱讀就是一個認識世界的過程,學生本身就有他的局限性,他們沒去過遠方,世界的精彩也沒見識過,這種情況只有通過閱讀來解決,只有大量的閱讀我們的學生對世界才能有個最基本的認識,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的素材,然后運用到寫作中,讓學生明白一句語言可以有多種寫法,明白哪種寫法更能吸引閱讀者的眼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得到較好的鍛煉,在閱讀中要明白思考的重要性,要去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去表達,這要表達的好處是什么,還有沒有另一種表達,這樣學生的閱讀才更有意義,才更能發(fā)揮閱讀的最大作用。此外在閱讀中我們學生更要注意的是作者的寫作手法和運用的寫作技巧然后去模仿練習。
2. 語文教學中寫作與閱讀融合的策略
我們教師要轉換教學觀念,要將閱讀和寫作合為一體讓學生真正做到讀寫一體的練習,我們要更加注重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不要讓閱讀達到了一定量,在寫作上卻不知道怎樣去運用。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閱讀的時候我們學生要帶著自己的思想去閱讀去理解,我們教師能做的是引導學生如何正確閱讀。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學生閱讀能力,對作者運用的一些寫作手法著重指出來,讓學生們去思考去理解去學習,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也要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提前在自己的備課中羅列清楚,這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有了一個大方向,在講課中我們也更有底氣。
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我們教師要著重注重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所以,我們教師就很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真正的被培養(yǎng)起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夠得到提升。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選用積極向上、有很高文學素養(yǎng)又能讓學生更好理解的范文來著重講解,這樣就能避免學生在自己閱讀時,閱讀到那些較為低俗的文章,能讓學生對閱讀的文章有個最基本的篩選。例如,我們學生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寫一些關于家鄉(xiāng)的春或者關于校園的春的文章,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結合在《春》中所學的一些寫作技巧和一些寫作修辭以及情感去描繪自己所寫的《春》,這樣不僅僅能提高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其次,我們老師在講完一篇文章時,要讓學生去寫一下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學后感,字數可以不作要求,但要寫到點子上,這樣不僅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
3. 語文教學中寫作與閱讀融合的準則
初中的學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個性,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差異,對于老師我們要正視這種差異,這種差異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也會有不同,這種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觀察、記憶、思維以及想象等方面,因為學生在平時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所以性格會有所不同。像孔子所說;因材施教,我們教師不能太死板對對待每個學生都用同一種方法,也許這種方法對待這個學生是不錯的,但對待另外一個學生就行不通,我們要對學生閱讀的基本情況有一個認識,這樣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才能夠游刃有余,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個性。此外我們要鼓勵個性發(fā)展,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才不會千篇一律,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才更加有活力。我們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同時也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得到經驗,新的教學模式要不斷地改革和打磨,我們注重學生的個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教育,不能讓學生跑偏,語文的學習總的來說就是要多加閱讀,只有學生閱讀到了一定量時,寫出的文章才能讓人眼前一新。新的教學模式就是讓閱讀和寫作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得到鍛煉,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提升,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加有興趣,更加有動力。
結束語
總的來說,初中語文的教學較為基礎,我們教師主要引導教學為主,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在我們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進行改革,讓閱讀和寫作充分結合,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加有興趣和動力。
參考文獻
[1] 王琦.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7(1):98.
[2] 華娟.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