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春
摘 要:親子閱讀是非常適合少年兒童的一種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它通過家長與兒童的親密閱讀互動來實現(xiàn)教育職能,符合兒童的認知習慣和心理特征,不但對兒童成長有益,也便于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增進親子關系。家長積極開展親子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文章針對開展親子閱讀、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家庭教育;親子閱讀;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閱讀計劃;閱讀材料;閱讀活動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0-0066-02
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指導下,親子閱讀正成為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開闊眼界和擴大知識面的重要途徑。親子閱讀和學生個人進行閱讀的方式不同,它更強調家長與孩子的配合閱讀,強調家庭環(huán)境下的閱讀合作。親子閱讀在激發(fā)少年兒童閱讀興趣、培養(yǎng)少年兒童閱讀能力、促進少年兒童成長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需要廣大家長的積極探索、靈活嘗試。
一、做好親子閱讀規(guī)劃,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親子閱讀和傳統(tǒng)的課堂閱讀教學不同,它是一種家庭式的,自由度更大、更為寬松的閱讀活動。與課堂閱讀教學相比,親子閱讀具有更強的情感引導、價值引導、思維引導、習慣干預作用。為保證親子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家長需要做好親子閱讀規(guī)劃。
1.與孩子討論安排閱讀時間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保證閱讀成效的重要條件,而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建立在合理分配時間的基礎上。家長不能強制要求孩子進行親子閱讀,而應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共同制訂閱讀計劃,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學生的注意力時間通常不會太長,不適合進行太長時間的閱讀。所以,每天的親子閱讀時間,可以安排在入睡前15分鐘~20分鐘。同時,閱讀計劃可以根據(jù)情況靈活調整,比如周末可以增加閱讀的頻次和時間,或每周可以有一天中斷閱讀,以避免學生產(chǎn)生閱讀審美疲勞。
2.營造良好的親子閱讀環(huán)境
閱讀活動的開展,閱讀環(huán)境很重要。在家庭環(huán)境中,學生往往容易受電視、電腦、手機、玩具、零食等干擾,沒辦法做到像在課堂上那樣專注閱讀。對于這種情況,家長要做好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工作,可以將書房或臥室安排為閱讀區(qū)域,并在閱讀時竭力避免電視、電腦、手機、玩具、零食等一切干擾,讓學生專注地進行閱讀。這樣,就能排除干擾,為親子閱讀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合理選定親子閱讀材料,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育
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一項重要目標。因此,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家長要做好閱讀書目和閱讀材料的選擇。
1.將是否符合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作為選擇閱讀材料的標準
近年來,我國出版印刷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各種類型的少年兒童讀物大量推向市場。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少年兒童讀物的質量參差不齊,家長要慎重選擇親子閱讀材料。而是否符合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可以作為家長選擇閱讀材料的標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這四個方面。因此,家長選擇閱讀材料時,需要考察其內容是否符合這些要求,以確保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針對性。家長應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兒童文學作品,還可以選擇世界文學名著的精編縮寫版本,這些原著作品在思想性和文學藝術性上非常值得學生閱讀,如《昆蟲記》《小王子》《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但是一些精編縮寫版本或改寫版本書籍的質量是否過關,就需要家長認真做好衡量。比如,有些簡寫版本和改寫版本存在較為明顯的翻譯錯誤或語句不通順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繪本讀物中的圖文內容存在問題,出現(xiàn)文字描述和圖片不對應的情況,這樣就容易對學生造成誤導。因此,家長一定要慎重,認真挑選閱讀材料。
2.根據(jù)語文教材的推薦選擇閱讀材料
參照語文教材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也是一項可行舉措。語文教材中,往往有許多經(jīng)典文學作品,并且還會推薦一些經(jīng)典讀物,家長便可以參照教材選擇閱讀材料。教材中的作品及所推薦的讀物,往往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而且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融合性較高。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唐詩三百首》《中華成語故事》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有效媒介。家長可以結合教材進行課外讀物的拓展,與學生一起進行親子閱讀。這樣做,既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質量有幫助,又能使課堂閱讀教學活動與親子閱讀進行更好的結合,保持教學節(jié)奏的統(tǒng)一。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閱讀活動,加強核心素養(yǎng)教育
1.進行繪聲繪色的描述,增強學生代入感
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要利用親密的親子關系,利用親子相處的自由寬松氛圍,營造良好的故事情境,把孩子引入書籍所描繪的場景中。這樣,才能讓孩子有真情實感,在閱讀中獲得真實的體會。比如,閱讀《昆蟲記》的時候,家長可以圍繞其插圖進行描繪和想象力的激發(fā):“你看這張圖上,有三只小蜜蜂正在這幾朵花中間徘徊。有的蜜蜂鉆到花朵里面去采蜜,有的蜜蜂站在花朵邊緣準備起飛離開,還有一只小蜜蜂正在尋找新的花朵準備降落。它們是不是非常忙碌和勤勞呢?想一想,你見過的蜜蜂是不是都這樣忙忙碌碌,根本沒有空閑的時間???”教師對插圖繪聲繪色的描繪,可以讓孩子即刻進入生動的情境中,更好地感受這部科普性、趣味性兼具的作品的魅力。這樣的親子閱讀,可以讓孩子在擁有生動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感受關于勤勞、勤奮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家長還可以利用這個故事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就能有所收獲”,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2.開展主題閱讀討論活動,增強教育針對性
針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際需要,家長在親子閱讀中應當有所側重地選擇主題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比如,閱讀《西游記》的時候,圍繞“審美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這一核心素養(yǎng)內容,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進行鑒賞分析。家長可以問孩子:“你喜歡孫悟空還是豬八戒?為什么喜歡他?”這樣的問題引導,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鑒賞能力。有的孩子喜歡孫悟空,是因為孫悟空有正義感,神通廣大;有的孩子喜歡豬八戒,是因為豬八戒很有趣,在他身上總會發(fā)生一些搞笑的事情。在與孩子討論的過程中,家長可以與孩子細致地分析每一個人物形象,分析其思維觀念和行為舉止是否值得學習借鑒。家長要鼓勵孩子學習孫悟空的正義,但又要警示孩子不能像豬八戒一樣好吃懶做……這樣的交流,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正確地進行閱讀鑒賞與審美,還可以引導孩子的思維認知、行為習慣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而這正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