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要: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教學不斷線”,讓學生如何有效地度過停課期,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與責任。本文結合空中課堂教學的模式,防止學生出現(xiàn)“掛機”現(xiàn)象,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中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空中課堂;素質教育;學習興趣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本該闔家歡樂的春節(jié)期間,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所打擾,疫情的突然爆發(fā),讓我們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節(jié)奏,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與醫(yī)護人員奮戰(zhàn)在一線不同,我們教師的“戰(zhàn)場” 就是空中網(wǎng)絡課堂,根據(jù)“停課不停學,線上開學”的教學模式,開啟了我們教師的第一次網(wǎng)絡直播教學。對于線上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實踐和探索:
一、思政教育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其中,傳道排在第一位??梢?,從古到今,對傳道的要求一直很高。這次疫情帶給我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關于生命、勇敢、付出、責任……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鮮活感人的事例與素材。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這無疑不是一堂思想教育的大課。作為教師,我們要把這些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愛國主義、生命和社會責任。對于這方面,可以投學生其所好,學生平時喜歡刷快手、抖音軟件,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思想教育,可以把抗擊疫情故事用抖音軟件錄成小視頻,讓學生觀看,還可以用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使用快手、抖音軟件錄制抗擊疫情感人事例的小視頻,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結合課堂的內容,延伸到工匠精神的話題,舉例在上海舉行的進博會,機器人、VR、AI等尖端技術的現(xiàn)場演示和概念產(chǎn)品隨處可見,講述當下有很多的行業(yè)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讓學生有一種憂患意識。強調當今的職業(yè)教育應該具備一種工匠精神,舉例古有戰(zhàn)國時期的李冰,他修建了都江堰,今有“天眼之父”南仁東,他建成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目前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美國的十倍。和學生講述這就是工匠精神,如琢如磨,精益求精,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到極致。告誡學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遷,對工匠的內涵也要有發(fā)展的眼光,年輕人應該有嘗新嘗鮮的特質,相信只要不斷的成長、不斷完善自己,終究在這個社會上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用工匠精神,鍛造青春,標注人生坐標,展現(xiàn)出青年人該有的責任與擔當,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以此對學生進行深層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空中課堂模式新穎生動
1. 教學模式要新穎,可以顯示直觀的動態(tài)畫面,把課本上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動畫模式,把抽象的理論變成生活的實踐,使教學達到了一種新的境界,同時也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中可以使用虛擬仿真軟件授課,所有抽象的知識點都變得具體形象化,書本上的零件和儀器都“活”了起來,讓學生在模擬軟件中體驗真實情境,而課堂進度也變成了像游戲通關一樣,這樣可以消除學生上課的疲勞感,能有效的解決難點,提高教學效率,使網(wǎng)絡空中課堂活潑有趣而不單調。
2.可以與企業(yè)授課教師連線直播,這樣會有情景真實、實用性較強的優(yōu)勢,在教學內容上更是貼合實際。企業(yè)教師一般有很豐富的從業(yè)經(jīng)驗,可以將知識點穿插到實際教學中,將他們的工作經(jīng)驗分享給學生們,帶學生感受真實的工作情境,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們會覺得既有趣又能收獲“碩果”,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同時也讓學生更適應企業(yè)的培養(yǎng)需求。
三、要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網(wǎng)絡教學
因為網(wǎng)絡課堂學生不能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在教學中往往有些課程是需要有充分的實例支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并且可以讓學生也加入進來。我在教師網(wǎng)絡教學觀摩課中,聽過《室內裝飾制圖》這門課程,在授課中,教師實際演示制圖過程,讓學生理解制圖的要領,因部分學生沒有電腦,只能用手機聽課,教師允許學生使用多種手段繪圖,有的學生克服一切困難,手繪做圖,在田字格紙或在紙巾上完成繪圖過程,這樣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而又不失嚴謹,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中,要學習電烙鐵的使用這一知識點,那我們就要把線下和線上課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用手機和支架,筆記本電腦,在家搭建實物投影臺,才可以完成一節(jié)充實的實踐課。學生也可以在家準備相應的電子工具及器件,在家里也可以完成電烙鐵使用的這項操作。實操演示有助于實現(xiàn)學習資源的合理整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
四、要學生自己嘗試做“主播”,使空中課堂氣氛活躍
教師組織學生們建立“空中小組”,針對學習任務,小組成員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討論,團隊成員在組長組織下做到分工明確,有的學生承擔“主播”的角色,有的學生收集學習任務的相關材料等,組員間優(yōu)勢互補,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在團隊成員的合作配合下,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可以促進學生間的共同進步,體現(xiàn)了小組團結合作的榮譽感。教師可以在線邊評邊講,與學生連麥互動“主播”的這一過程,不僅打破了空中課堂的安靜,還調動了學生參與熱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獲得了有效的課堂互動。
五、空中課堂教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信息化技術手段進入空中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形成了“教師-技術-學生”的三元結構。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演” ,教師則成為課堂的“幕后導演”。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新知識大多來自于教師、書本、參考書,而在空中課堂上大多數(shù)的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和各大平臺,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加入到課堂中來。在教學過程中可使用釘釘、智慧指教、云課堂、微信軟件等多種教學平臺及手段。豐富的平臺可更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慢慢地會探索很多實用的教學方法,無論是以后的線上和線下課堂對我們教師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要更加注重教學設計,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注重課堂實效性,拒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同時我們要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揚長避短,讓線上和線下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 張良.職業(yè)素質本位的高職教育課程建構研究.課程與教學論.湖南師范大學,2012.
[2] 許正中. 中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理論體系研究. 人民出版社,2013(10).
[3]梁成艾.職業(yè)教育“項目主題式”課程與教學模式研究.職業(yè)技術教育學.西南大學,2012.
[4] 陳大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