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芳
摘要:創(chuàng)新是我們國家進步的靈魂。每個教育者都應改變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學方式。從小學音樂教學的角度看,如果教師能夠放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在新的課程改革下真誠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教育,就可以有效地發(fā)展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分析“玩游戲,激發(fā)興趣”,“依靠媒體,豐富經驗”,“協(xié)作唱歌,提高技能”三個方面,并探討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和新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小學期間的音樂教育是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音樂老師,不僅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豐富課程設置并優(yōu)化教學過程,而且還應為學生營造一種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魅力,然后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音樂技能,教育服務,并為學生未來的音樂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并在上課前認真準備
為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從根本上做好準備。首先,教師必須首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其次,教師需要在上課前做好準備,以引導課堂教學。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主導地位并認識到音樂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學生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傳統(tǒng)音樂課上,教師經常扮演大師的角色,而學生在教室里總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灌輸。要改變這種教學狀況,教師必須首先調整心態(tài),與學生保持平等,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和領導者。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必須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和思想,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在上課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定義適當?shù)恼n程,開發(fā)有效的教學方法,并驗證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集中學生的學習欲望。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教師應加強教學資源與學生實際的有機結合,分析教材的主要難點,并逐一分解以確保課堂質量。
二、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獨立合作
(一)自主音樂練習活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關鍵要素。音樂課程應基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音樂學習的特點,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珍惜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并充分鼓勵學生?;趯W生的意識和主動性,鼓勵獨立,協(xié)作和探索性的學習方法。教學內容的定義,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評估方法的發(fā)展應有助于塑造這種學習方法。
(二)音樂練習活動
協(xié)作學習需要所有團隊成員的參與,基于使用競爭機制,相互合作,利用最大的優(yōu)勢,增加信息交流,擴大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共享資源。為了有效開展小組活動并增強小組合作的影響力,教師應集中精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例如,基于二年級的音樂等級,教師將組織學生在課堂中進行音樂敘事的表演。要注意,必須妥善安排分工與合作。該教科書具有幾個角色:一只小兔子,一只烏龜,一只小熊,一只小猴子和一只小貓。除了這些角色,教師還可以添加多個角色,以便每個人都有工作,每個人都有事要做。
三、進行科學調查并關注學生的注意力
科學有效的提問是影響受過教育的人的思想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征進行科學調查,以保持學生對知識和好奇心的強烈渴望,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并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提出的問題必須科學合理??茖W合理的提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調查還應根據(jù)目的,內容和水平進行仔細計劃,重點是結合學生的智力和認知特征,評估容忍度,并為學生提供全面思考的空間。當然,必須統(tǒng)一培訓材料的內容以符合培訓規(guī)則。注意困難程度和學生參與水平。如有必要,學生還可以提出問題并互相回答,這實際上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四、應用信息技術豐富音樂體驗
從小學音樂教學的角度來看,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體驗音樂的魅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音樂教師應精通多媒體,圖片,文字和視聽材料形式的教學內容的使用,使學生產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官體驗,使學生熱愛音樂,認識音樂并學習音樂知識。
例如,在教授“祖國,我們愛你”課程中,為了有效的增強學生的體驗度,提升學生的表達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的能力和愛國主義情懷時,教師將開始使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授。除了在課前使用精心制作的PPT之外,教師還將向學生詳細介紹歌曲的旋律和功能。教師將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首歌“MV”,并請學生在“MV”中觀察歌手的表情。最后,教師積極鼓勵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和要求,創(chuàng)作歌詞,從而有效的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簡而言之,在新時代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小學音樂教育和教學也有了新的含義。除了使音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外,教師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音樂教育,通過在課堂上不斷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以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不斷提高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可以從知識中獲得更多好處,從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玲.讓音樂走入學生心靈——新課改下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J].黃河之聲,2018(24):106.
[2]黃紅燕.基于新課改的小學音樂唱歌教學思路分析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