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燕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面臨著眾多的教育問題,所以應盡早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及時更新教育方式,重新確定教育新理念,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開創(chuàng)德育工作新局面。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頭人要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起到指引者的作用,將德育工作貫徹落實,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班主任;德育策略
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鏈接的關鍵人物,是一個班級的參與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德育工作的開展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途徑。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不僅要督促學生的學習,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學生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幫助解決,同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在情緒上的變化,做好引導工作,以此來提高德育管理的成效。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現(xiàn)狀
第一,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教學中,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學校教師大多會存在偏袒的形象。因為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確實在某些方面是比較突出的,如平時主動學習,遵守學校的紀律,聽教師的話,成績名列前茅。而那些所謂的學困生雖在學習上有所怠慢,平時也表現(xiàn)得比較調(diào)皮,但這些并不是作為教師所排斥的原因。還有的教師接受學生家長的禮物,從而對個別學生更加關注。因此,每個教師都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秉承公正、平等的態(tài)度,作為班主任更應注重這類問題,在發(fā)現(xiàn)科任教師有所偏袒時也應及時提醒,要避免這類事情的發(fā)生。
第二,素質教育流于形式。素質教育已推行了二十幾年,但如今形勢仍然令人擔憂。素質教育推崇讓學生釋放個性,發(fā)展興趣,更多注重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然而,這樣的教育目標在初中教學中很難真正實現(xiàn),通常因為教育管理及教育設備的不足,使學生的個性教育和藝術教育被忽視,這就造成了素質教育的形式主義。大多數(shù)地方重于學生的應試教育,很多學校擔心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時會對學習成績有所影響,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學校雖然在表面上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事實上仍然不同程度上受到考試和成績的束縛,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興趣發(fā)展。
第三,教育觀念落后?,F(xiàn)在很多教師的教育觀念沒有隨著教育改革而作出調(diào)整,沒有及時轉換教育目標,也沒有轉變課堂的教學方式,還是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滿堂灌”。學習本來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這個社會學生接觸到的東西都是比較新穎的。如果教師還是一味地墨守成規(guī),這樣就很難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很難在教學和管理上取得成效。
二、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
第一,以身作則是教育的前提。言傳身教是作為一個班主任的首要條件,身為班主任不僅要管理好整個班級,還要給科任教師留個好印象。在學生和科任教師的心中,班主任就是指揮者、組織者,這樣的觀念也讓班主任很少現(xiàn)身說法。例如,如果班主任都不能做到按時到教室,又如何去要求學生一定要準時到學校上課呢?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都不能做到,也沒有權利要求別人做到?;诖?,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初中生多處于叛逆階段,如沒有充分的理由說服學生,很難讓他們有效地跟隨班主任的腳步來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第二,重視溝通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進行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和諧的師生關系能獲取學生的信任,促進德育的發(fā)展,使德育事半功倍;反之,師生關系緊張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甚至情緒的表達。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中,需定期與學生進行談話,以平和溫柔的態(tài)度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化師生為朋友,用一顆寬容的心引導學生,拓寬學生個人發(fā)展的空間,尊重學生。對于學生產(chǎn)生的逆反心理,在不發(fā)生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鼓勵學生進行思想的發(fā)揮,為健全學生的人格和發(fā)展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而努力。同時,班主任要耐心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傾訴,吐露心聲,以朋友的身份給予學生引導和支持,積極與學生一起解決問題。所以,班主任要重視與學生溝通交流,建立和諧的關系,師生間建立和諧的關系有利于鞏固師生的情感,能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
第三,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班主任在進行德育的工作中,教學內(nèi)容不宜過于枯燥乏味。初中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偏向于一定的趣味性事物和知識,過于死板的內(nèi)容極有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在德育思想的傳播上,班主任需要不斷地提高教學內(nèi)容的娛樂性,如宣揚真人真事或進行相關小故事講解等。同時,在教學形式上,也絕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校園活動更是學生德育工作進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公益活動,如清掃公園、給敬老院老人打掃衛(wèi)生、給孤兒院小孩送禮物等,以此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到社會,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另外,班主任也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博物館或當?shù)丶t色旅游景點參觀,讓他們體會歷史的發(fā)展,了解先烈的事跡及精神,以此激勵學生愛黨愛國,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家校緊密聯(lián)系,促進教育相輔相成。家庭教育在學生的道德教育中具備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的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補充,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圍是學生健全人格和形成高尚品德的關鍵因素?;诖耍嘀魅涡枰c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要建立定期的關系,按時召開家長會,及時反饋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聯(lián)合家長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圍,給予學生足夠的道德發(fā)展空間,使學生的可塑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家長要體會到自己的小孩在學校中受到的道德教育和學習氣氛,要感受到班主任付出的努力。為了更好做好家校的聯(lián)系工作,班主任需要定期進行家訪,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及成長經(jīng)歷,在了解的基礎上做到因材施教,以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給予家長家庭教育的建議,改善家長思想上的弊端,將先進的道德教育理念進行傳播,促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相輔相成,共同為學生的成長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教育是一個長期而又反復的過程,中國雖然是教育大國,但教育形式仍不樂觀,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新課程教學中,作為教育者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有努力轉變舊觀念,貫徹新思想,不斷反思和探索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初中班主任更應該在新課程背景下有所適應,進行調(diào)整,靈活運用德育方法,逐步提升德育教學效果,進一步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曾美容.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實踐探究[J]. 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 2019(4):28.
[2] 木曉蘭.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問題及方法分析[J]. 明日, 2019(3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