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珍
【摘要】課堂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場所,課堂內容設計的是否有效將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益。雖然大部分英語教師在精心的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但仍存在低效的設計。鑒于此,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本文以人教版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為例,就提升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有效性的方法展開了探討。望通過此,能夠增加小學高年級課堂教學的效益,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高年級英語;課堂教育;設計效果
前言:新課程標準的推出,強調英語教學應重視學習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教學活動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依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能力來安排,以便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語言的價值。小學英語作為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由于課程本身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小學生實際認知能力存有差異,所以在課堂教學上,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有意識、有目的的設計好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在短時間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與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
一、設計情景對話,訓練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以往的課堂教學較為重視基礎單詞與語法的學習,而忽視了練習“聽、說”等技能。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教學內容離不開書“說”,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跟讀 ,那么學習過程就會過于枯燥無味,從而使小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逐漸演變成只會“讀英語、寫英語”的機器。那么為了轉變這一情況,教師便可依據(jù)實際情況,通過設計情景對話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例如,關于“What's he like?”的教學,教師可設計找一找的對話情節(jié)。教師可以分給每位學生一張大家了解的人物卡片,然后讓不同的學習到講臺上進行對話,讓其他同學猜測這位老師或者名人是誰。如What's she like? he's very kind、Is he young? Yes, he is等對話情節(jié)。通過這樣的對話,不僅能夠激起小學生們的參與興趣,提升其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找準學生興趣點,巧設學習任務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與保護好他們的學習興趣,是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故此,在課中教師不僅要善于激發(fā)與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需要找準小學生的興趣點,并據(jù)此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推動英語“教”與“學”的循環(huán)發(fā)展。例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My day?”時,英語教師可以依據(jù)小學生愛玩、愛鬧的特性,為其設計“timetable”的活動,采用小組競賽制,讓小組代表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讀懂紙條上的事件,然后在根據(jù)事件寫出時間,看哪組最快完成。通過這樣的設計,可大大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同時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掌握與應用所學的單詞與短句,如When do you domorning exercises?At 7 o'clock. When do you get up? I get up at 5 o'clock等。
三、設計合理的問題,培養(yǎng)小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提問的設計應要注意問題的合理性,同時還要重視問題的發(fā)散性,要盡量減少“是與否”式的問題。How與why是提問中常用的詞語,how主要是如何去做,它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認知的多元性。而why主要代表著學生的思想,多一些why的提問,能夠鍛煉小學生的思維;如在教學中,如果why的問題過少,那么很難激起小學生的探究欲望,所以在提問時,要盡量結合“為什么”來設計教學內容。例如,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I have a pen pal”時,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提問:Who is your best friend?當小學生回答后,教師可繼續(xù)提問:“Why he/she is your best friend?”、“What are his/her hobbies?”有的同學回答:“she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有的同學回答:“He likes doing kungfu and swimming.”等等。通過這樣的鍛煉,可以提高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加深他們對此節(jié)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提升其語言應用能力。
四、設計創(chuàng)新性表演,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講解新知時,講清重難點是教學的關鍵。如果講解的過程過于嚴肅、反復,那么極易引起小學生的抵觸心理。但如果在講授新知的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表演,如故事情節(jié)表演、角色扮演、歌曲表演等,那么就能夠大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計創(chuàng)新性的表演舞臺來開場教學。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Then and now”時,教師可根據(jù)教材中的內容,請同學進行角色扮演,在此過程中,每部分的表演人員要進行適當更換,以便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當表演結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What was your school like five years ago? What is it like now?”,并寫下來,然后再讓他們選出代表上臺,在黑板上畫出五年前的學校與現(xiàn)在的學校,讓他們進行對比。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自己之前有哪些喜好及現(xiàn)在有哪些喜好。通過親身的體驗,改善了枯燥乏味的課堂學習模式,提升其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從某程度上也大大提高了小學生學習信心,夯實了他們的英語詞匯基礎。
經過踐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同樣的教材內容,但好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夠起到優(yōu)化教學、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在設計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在不斷提高自身設計能力的同時,將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學科育人價值這兩方面與設計目的進行深度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推動小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才可有效鍛煉他們思維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紅妹. 交互電子白板下小學英語(譯林版)課堂設計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1):110-111.
[2]洪發(fā)明. 小學英語有效作業(yè)(家庭、課堂)設計和評價的研究[A]. 《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5.
[3]趙春.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互動教學實踐研究[A].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上)[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3.
[4]董萬英. 淺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與方法[A].第四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