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
【摘? ?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對幼兒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主要介紹幼兒教育中師生互動的必要性以及師生互動角色差異,并提出創(chuàng)建良好互動氛圍、幫助幼兒建立互動心理、有效更新教學設置、全面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相關措施,旨在構建雙方平等的互動關系,促進幼兒情感發(fā)育和交往能力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師生互動;情感發(fā)育;認知體系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3-0099-02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o. 3 Kindergarten,Jingyuan County,BaiyinCity,Gansu Province,China) QI Wen
【Abstract】"Guidelines for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rial)" and "Guide to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 from 3 to 6 Years Ol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role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proposes related measures such as creating a good interactive atmosphere, helping children to establish an interactive psychology, effectively updating teaching settings, and fully integrating life reality, aiming to build equalit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Emotional development; Cognitive system
一、幼兒園教育中師生互動的必要性
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開端,直接影響著幼兒的長期發(fā)展,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影響下,幼兒教育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師生互動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逐漸突出。以下對幼兒教育中師生互動的必要性進行介紹:
相關學者指出: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獨特性質的交往活動,而幼兒階段又是人類成長的關鍵階段,在該階段中,幼兒需要通過交往去探索世界、分析世界,并從探索和分析的過程中逐漸架構世界觀、發(fā)展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幼兒教育中積極開展師生互動可有效提高幼兒探索世界和分析世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施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幼兒教育需求,將設定特定的交往內(nèi)容,并采用適合幼兒心理環(huán)境的交流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將通過師生互動建立優(yōu)良的交往基礎,同時,也能夠在師生互動中獲取教師所提供的優(yōu)質知識,進一步掌握并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逐步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體系。
二、幼兒園教育中師生互動角色差異
幼兒教育具有較高的覆蓋性,既可延伸至當前的知識教育,又可包括生活教育和素質教育,在多元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形成人性化的師生互動關系有助于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和人際關系、認知能力的提升。要想切實優(yōu)化師生互動關系,應充分認知幼兒教育中師生互動角色的差異,以下對其進行介紹:
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將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建立規(guī)則意識,在這種規(guī)則意識的支配下,教師是吐辭為經(jīng),舉足為法的典范,將在幼兒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成為幼兒簡單關系鏈中的重要角色。在構建師生互動關系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幼兒心理環(huán)境的脆弱性以及幼兒發(fā)展的多變性,在互動中避免過度掌握互動主動權和主導權,以防幼兒產(chǎn)生交往障礙。就幼兒教育互動關系中的幼兒角色而言,其是互動的參與者,同時也是互動的主導者,幼兒在和諧互動關系中能夠實現(xiàn)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梳理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在主觀意識支持下,幼兒能夠有效解放天性,全面展現(xiàn)個人的獨特性和社會性,支持教師對其進行良性引導。
三、幼兒園教育中師生互動質量提升路徑
(一)創(chuàng)建良好互動氛圍
良好的互動氛圍將有效提高幼兒的交往積極性和語言表達興趣,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合理創(chuàng)建良好的互動氛圍,鼓勵幼兒參與互動,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幼兒需要通過接觸、使用相關畫具,正確認識畫具的使用功能,并利用畫具畫出簡單圖案。美術教學對幼兒的參與度具有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廣泛搜集與幼兒美術教學相關的內(nèi)容,形成教學課件,利用幼兒喜歡觀看動畫片的心理,對幼兒進行正面引導。如,當前幼兒普遍接受度較高的動畫片為《小豬佩奇》,小豬佩奇的角色形象較為簡單,色彩也并不復雜,基于此,教師可在教室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上展示小豬佩奇的動畫片段和動漫角色形象,并提出問題與幼兒進行互動:“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小豬佩奇是由什么顏色構成的?”“你最喜歡她身體的哪個部位?”在動畫片段和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有效建立互動心理基礎,并對教師的問題進行回答:“小豬佩奇是粉色的”“我最喜歡她的鼻子”“我最喜歡她的眼睛”“我最喜歡她的手”“我最喜歡她的衣服”……在幼兒陳述小豬佩奇的色彩以及相關身體部位時,幼兒將對小豬佩奇這個動漫形象的構成建立具體認知。在實際繪畫中,幼兒的繪畫方式和繪畫思維各有差異,教師可鼓勵班級內(nèi)幼兒說一說個人在繪制小豬佩奇動漫形象時的想法,對幼兒進行鼓勵,幫助幼兒建立互動自信。
(二)幫助幼兒建立互動心理
相關研究表明,影響幼兒教育中師生互動的因素可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其中主觀因素包括教師方面和幼兒方面的因素,而客觀因素則覆蓋班級師幼比例和家庭因素。從這一角度出發(fā),為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應根據(jù)幼兒的情感發(fā)育水平和心理環(huán)境,幫助幼兒建立互動心理,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手工活動在幼兒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有效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同時,手工活動也是構建師生和諧互動關系的有效路徑,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學習需求,開展以“小鳥回家”為主題的手工活動,活動內(nèi)容為:組織幼兒將紙撕成小塊,并用膠棒將其粘在背景板上形成圖案。在手工活動中,教師可為班級內(nèi)幼兒提供紅、綠、黃、橙各色的蠟光紙、乳膠以及小筐和抹布等道具,并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小鳥回家的故事背景:臺風過去后,小鳥的房子被吹落在地,小鳥沒有家了,小朋友們可以幫他回家嗎?在課件中可展示小鳥房屋被吹落在地的圖片、小鳥圖片和畫有大樹樹干的圖片布設手工活動情境,幫助幼兒建立互動基礎。
在后續(x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提出問題,如:“小朋友們,小鳥的家怎么了?”“小鳥回不去家會怎么樣?”“小朋友們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新家呢?”在這一過程中,班級內(nèi)幼兒可積極回應教師,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向班級內(nèi)幼兒示范撕紙方法,并出示自己畫好的樹干圖,讓幼兒積極利用奇思妙想,通過撕紙和粘貼為小鳥搭建一個新家。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在優(yōu)良的互動環(huán)境下高質量接收教師要表達的內(nèi)容,同時還能根據(jù)情境設定與其他幼兒進行協(xié)同配合,在撕紙和粘貼過程中與同伴進行交流,實現(xiàn)友好互動目標。
(三)有效更新教學設置
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能夠使師生雙方形成積極的交互作用和影響,進一步幫助幼兒架構人際互動體系,促進幼兒實現(xiàn)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在幼兒教育中構建優(yōu)良的師生互動關系體現(xiàn)了幼兒教育的深化發(fā)展趨勢,可通過更新教學設置,奠定師生互動交往基礎,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在幼兒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打破傳統(tǒng)教學框架限制,通過將幼兒放在教育的主體位置上改變教學設置,滿足幼兒互動需求。以《奧利的生日派對》繪本為例,該繪本主要講述了社會沖突的處理,可幫助幼兒在與同伴發(fā)生爭吵之后巧妙地解決問題。幼兒在幼兒園中的生活是社會化生活的開端,社會化生活難免存在相關矛盾和沖突,而幼兒又處于認知體系和情感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其情緒控制能力較弱,基于此,在《奧利的生日派對》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扮演奧利,讓班級內(nèi)幼兒扮演福斯和哈斯,對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重現(xiàn),讓幼兒設身處地感受貓頭鷹奧利過生日時所發(fā)生的相關矛盾,繼而體會這種矛盾的解決方式,提高情緒控制能力。在角色扮演式的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夠與幼兒以繪本的故事主線為媒介進行交流,可構建優(yōu)良的互動環(huán)境。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和新形勢下,幼兒教育具有全新的發(fā)展機遇和要求,教師應充分認知幼兒的主體地位以及幼兒在該年齡階段中所具有的基本心理特征和身體特征,繼而通過創(chuàng)建良好的互動氛圍、幫助幼兒建立互動心理、有效更新教學設置、全面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與幼兒形成平等的交往關系,促進幼兒情感發(fā)育和身體發(fā)育。
參考文獻:
[1]王會娥.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30).
[2]魏媛媛.幼兒園小班教學中師幼互動的難題及解決策略[J].華夏教師,2020(20).
[3]蔣靜.如何提高幼兒教育中師生互動的質量[J]. 科普童話,2015(33).
[4]陳思羽.淺談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吉林教育,2019(11).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