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
【內容摘要】古詩詞是文學作品閱讀的重要內容之一。古詩詞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古詩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古詩詞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及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注重基礎教學,提升學生能力;深度學習詩詞,促進學生發(fā)展;關注個體發(fā)展,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 興趣 深度學習 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提升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惫旁娫~教學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習傳統(tǒng)文化,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通過古詩詞的教學,讓學生們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提高思想文化修為,從而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構建高效課堂
古詩詞距離學生的年代久遠,學習時也有一定的難度。要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有主動學習的意愿,教師才能順利引領他們步入古詩詞的殿堂領略其中的精彩。學習古詩詞,需要以課堂為主陣地,努力構建高效課堂。
1.趣味預習,激發(fā)興趣
通過趣味性課前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古詩詞,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例如筆者在教授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先介紹杜甫的生平經歷,再講解安史之亂等時代背景,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收集作者的資料,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匯報,讓大家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
2.巧妙導入,引發(fā)興趣
如果說正式授課是大餐,那么導入就是餐前的小吃。小吃好吃,才能激起人的無限食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提高學習效果。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導入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初中生思維比較活躍,大都喜歡音樂,特別是流行音樂。在導入新課時,精選與所教授的古詩詞內容相關的音樂導入,能瞬間吸引學生,順利導入新課。例如筆者在教授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選取了著名歌手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長久》進行播放,學生們聽到音樂后跟著優(yōu)美的旋律哼唱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很快進入了古詩詞的學習。
3.比賽背誦,增加興趣
初中生好勝心強。教師要抓住他們這個心理特征,多在課堂上利用比賽背誦的方法激發(fā)他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筆者在教授一些比較短小的詩詞時,要求學生當堂背誦,看誰背得又快又準。凡是在比賽中勝出的,都會表揚獎勵。同時注意表揚獎勵一些接收程度慢,但又非常認真背誦的同學,以此激勵學生,增加上課樂趣,激發(fā)學生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二、注重基礎教學,提升學生能力
要提升古詩詞教學的效率,需要夯實學生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了,才可以快速鑒賞,提升能力,提升思維,才能慢慢地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多讀多誦,學會品析
對于學習古詩詞來說,朗讀是非常重要的。古詩詞本來就是吟唱出來的,我們學習怎么能忽視了吟詠誦讀在教學中的作用?古詩詞可以通過誦讀譯讀等方式進行朗讀,讀通讀順,甚至熟讀成誦。在廣泛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會品析古詩詞,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悟。例如播放名家朗讀,配合恰當?shù)呐錁坊蛘咭曨l,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所鑒賞詩歌的情境。
2.學生仿作,提高能力
通過在實踐中對詩歌寫作技巧的運用,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學習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之后,引申到白居易等人的《長相思》,在讓學生總結這些詩詞的特點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仿作。對學生們的仿作進行展示和鼓勵。
3.作品比較,提升能力
作品比較可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更好地了解同一時期作者詩歌的主要情感,例如學完《望岳》后,讓學生對杜甫初期作品加以歸納整理,了解他晚期的生活及心理,更好地理解杜甫詩歌的情感。可以將杜甫的《望岳》和《春望》進行比較?!锻馈穼懹陂_元盛世,《春望》寫于安史之亂前期。《望岳》中是一個年輕氣盛、意氣風發(fā)、胸襟開闊、有一腔理想與抱負的杜甫。而《春望》中是一個焦灼憂慮、憂國思家的杜甫。通過作品比較,學生可以感受到杜甫從年輕時的意氣風發(fā)到垂暮之年的低沉悲憤。
三、深度學習詩詞,促進學生發(fā)展
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詩詞興趣和注重詩詞基礎教學之外,還要積極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對古詩詞進行深度學習,促進學生發(fā)展。
1.開發(fā)學生的思維
在古詩詞教學中要積極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是問號。只有善于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chuàng)新的沖動。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創(chuàng)新教育素材,鼓勵學生多角度質疑問難,多角度思考問題解答疑難。例如在教學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中,學生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為什么詩人明明處于情境之中又沒有車馬喧的煩惱呢?2.“心遠”怎樣理解?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一種怎樣的情懷?通過上述問題的探討,很好地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
2.把握古詩詞的情境
要深入體悟詩詞所表達的情感,就要深刻理解作者在詩詞中所用到的意象,并反復揣摩,進而理解作品中通過一系列事物構筑的情境。例如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這首詩開篇就以“黑云壓城”來比喻戰(zhàn)局危急之勢;又以“金鱗甲光”來表現(xiàn)軍威之豪。接著用“角聲滿天”,寫戰(zhàn)爭激烈之狀;用“塞土燕脂”,狀戰(zhàn)時秋暮之色;又以“紅旗半卷”,顯其輕兵夜進之捷;還拿“霜重鼓寒”,暗示冒寒苦戰(zhàn)之失利。最后,在寫完戰(zhàn)事全過程之后,又用引用“黃金臺”“玉龍劍”來表明忠君報國之志。
3.感悟古詩詞的主題
任何一首古詩詞,都有一個主題?;驊n國傷時,或建功立業(yè),或思鄉(xiāng)懷人,或寄情山水,或送別祝福。教師要引導學生感悟古詩詞的主題。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感悟作者的詩詞主題呢?一是通過作者的生平經歷、時代背景、思想主張、詩詞風格等方面去感悟。例如南宋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一生力主抗金,曾經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壓。因此辛棄疾的作品主題多是抒發(fā)收復失地的壯志豪情以及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二是關注古詩詞的標題。部分古詩詞的標題隱含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通過“送”和“歸京”抒發(fā)了作者與朋友分別的依依不舍和因離別引發(fā)的惆悵之情。三是把握中心主旨句。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的主旨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抒發(fā)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四、關注個體發(fā)展,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通過誦讀從而達到讀中感悟;通過獨立思考從而形成獨立見解;通過嘗試創(chuàng)作從而達到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誦讀為本,讀中感悟
古詩詞簡潔精煉,很多含有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習古詩詞時要多朗讀。朗讀時,一要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詩詞。二要做到讀準節(jié)奏,注意句子的停頓。三要做到朗讀的抑揚頓挫,讀出重音。四要讀出感情,每首古詩詞都主題鮮明飽含深情,朗讀時要注意朗讀語氣,讀出感情。最后背誦下來。讀時要用筆畫出重點難點疑點,通過老師的點撥和同學們的合作探究共同解決。朗讀時要注重感悟詩詞的內容和意境,感悟詩詞的包含的哲理和情感。
2.獨立思考,形成見解
初中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應注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前讓學生認真預習,收集資料,了解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提出問題。上課時要認真思考,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不要用參考答案限制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談自己的見解。通過閱讀思考,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體會詩人的情感,領會古詩的主題。上課時,學生要獨立思考,敢于提出個人見解,不要人云亦云。老師要鼓勵學生,只要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理即可。在活動中,讓學生獨立思考,形成個人見解并且大聲地說出來。
3.嘗試創(chuàng)作,提升素養(yǎng)
教師在平時的古詩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學生在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詞,學習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詞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古詩詞。首先老師要鼓勵學生,讓大家樹立信心。其次老師要對創(chuàng)作古詩詞進行指導。讓學生歸納一下古詩詞常用的手法和技巧,在創(chuàng)作中要大膽使用。要引導學生們平時注重積累素材,及時把自己的情感和體會寫下來。對于學生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老師不要求全責備,應多鼓勵多表揚,對于亮點要多指出。老師也可以跟學生一起創(chuàng)作古詩詞,老師要積極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作品,從而給學生樹立榜樣,身教重于言傳。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從而達到提升初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菊先.語文教育學[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2]張立文.儒學的人文精神[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
[3]劉勰.文心雕龍[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4]魏新康.創(chuàng)新教育論[M].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茂名市東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