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珠
摘 要:基于個性追求的語文智慧化教學設計,教師要發(fā)揮決定性作用。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綜合性學習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注重教學設計的智慧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適合的學習環(huán)境,以促進學生個性認知的構建。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實際需要出發(fā),對教學設計手段展開多重篩選,以提升語文智慧教學設計的智慧指數。
關鍵詞:小學語文;智慧教學;個性化;教學質量;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130-02
語文教學設計一般包括識字、閱讀、寫作、綜合等幾個部分,教師需要利用多種智慧化教學設計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順利進入課堂學習之中,并在創(chuàng)意學習中形成個性學習認知。識字教學有猜字謎、唱兒歌、做游戲、講故事等方法。閱讀教學有角色誦讀、課堂演繹、媒體展示等操作方法。習作教學有網絡信息搜集、信息交互、習作展示等方法。綜合訓練教學有課外閱讀、實地考察、社會調查等延伸活動,這些教學設計策略都帶有智慧色彩,學生喜聞樂見,教學成效更高。在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相關教師也要轉變觀念,積極使用新型網絡計算機技術,改進現有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多元化教學導入渠道,同時要使用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從而有效發(fā)揮出智慧學習的作用。
一、識字教學智慧化
智慧教學設計雖然有多種選擇,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教師還存在一些認知誤區(qū),認為只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才是智慧教學,其實不然,凡是能夠對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處理,這個操作本身就是智慧教學。在識字教學設計中,教師為學生設計的謎語識字、兒歌識字、游戲識字、故事識字等,都屬于智慧教學范疇。如果教師能夠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展開識字設計,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教學效果。
識字教學方法非常豐富,教師在具體篩選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低年級和高年級學生學習興趣取向有所差異,教師需要有正確區(qū)別意識。如教學《白鷺》,教師先引導學生識字學習:課文生字大多屬于合體字,而且以形聲字居多,先挑選出形聲字,從形旁和聲旁兩個角度展開生字認讀。教師可以通過識字比賽,看誰記憶得又快又準。比賽時,教師規(guī)定只準看不準寫,在規(guī)定時間內,看誰記憶生字數量最多,正確率最高。為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熱情,教師還可以推出字謎創(chuàng)編活動:任意挑選一個生字,根據其結構特點,自行創(chuàng)編一個字謎,看誰創(chuàng)編的字謎更有創(chuàng)意。學生快速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比賽和字謎創(chuàng)編活動,課堂學習氣氛熱烈。教師為學生設計的識字比賽和字謎創(chuàng)編活動都屬于智慧化教學設計。
二、閱讀教學智慧化
教師在設計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多種智慧手段參與教學規(guī)劃,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契機。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微課視頻、動畫片段、示范誦讀音頻等,都屬于智慧設計范疇。為學生投放故事、發(fā)動游戲、角色誦讀、學習競賽等,也帶有智慧色彩,同樣能夠贏得學生的認同。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契機,讓學生在不斷學習探索中形成學科新知。
如在教學《搭石》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示范誦讀,然后再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學生開始閱讀文本,深入展開思考,質疑問題不斷誕生?!按钍?,構成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這里的“風景”是什么意思?這些搭石除了方便人們過河,還有什么其他作用呢?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贊美最為普通的搭石呢?……教師對相關問題進行篩選,發(fā)動學生展開對應思考和討論。
教師發(fā)動學生展開質疑性閱讀,讓學生自行設計閱讀問題,成功調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主動性,這說明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有智慧性的。教師針對學生閱讀訴求,為學生設計閱讀比賽活動,可以快速對接學生閱讀思維。
三、寫作教學智慧化
教師在設計語文寫作教學時,可以選擇實地觀察、課本劇創(chuàng)編、仿寫展示、口語交際活動、網絡展示等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讓學生對習作產生強烈感覺。教師在具體設計時,需要針對不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訓練需要做出選擇。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學生習作學習帶來更多感官沖擊,其助學效果更為明顯,教師要適時開啟智慧教學,為學生提供全新學習體驗。
如《松鼠》是一篇帶有說明屬性的課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結束后,為學生布設寫作任務: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你最熟悉的一種小動物,介紹其生活習性,并將習作上傳網絡交互平臺上,展開互評活動。網絡交互平臺上不僅有同學,還有家長和老師,大家都能夠看到學生的作品。學生開始認真閱讀文本內容,對相關寫法進行深入探究。教師與學生直接對話,解決學生的個別問題。學生習作完成后,在家長協助下,以各種方式上傳到網絡交互平臺上,作文互評活動順利啟動。教師在網絡交互活動中,為學生互評提供更多指導。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將作品投放到網絡交互平臺上,這個設計帶有智慧性。網絡交互平臺具有開放性,學生都想表現自我,自然會很用心地展開寫作,訓練效果也會因此而提高。
四、綜合教學智慧化
教師在設計綜合教學時,需要有拓展意識,為學生設計更多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利用生活資源展開相關學習。圖書館、網絡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將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相結合,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網絡進行學習互動,都帶有智慧屬性,教師要綜合考慮多種制約因素,讓學生在生活觀察、討論、探索、體驗中形成學科能力。只有學生對綜合性學習活動產生濃厚的參與興趣,教師才能抓住學生學習審美取向,最終建立完善的學習體系。
教師在布設學生綜合性實踐任務時,需要對學生生活環(huán)境有一定的了解,以提升教學設計的契合性。如教學《父愛之舟》時,教師為學生布設了家庭調查任務:父愛如山,這是大家的共識。你熟悉的父親是這樣嗎?深入家庭展開調查,從采訪中感受父愛的力量,并寫出完整的調查報告。學生接受任務后,都能夠主動行動起來,深入到家庭之中,利用問題展開調查,并進行多重觀察和分析,最終形成完整的調查報告。
教師為學生設計實踐行動,成功調動了學生參與實踐的主動性。學生對社會調查這類活動是比較有興趣的,特別是比較熟悉的內容,學生會給予更積極的回應,信息回饋也會更為及時。教師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布設家庭調查任務,符合智慧設計特點,贏得學生的普遍歡迎。
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建立個性追求意識,對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展開不同設計,注入豐富的智慧因素,促進學生個性思維的發(fā)展,讓更多學生都能順利展開卓有成效的學習。追求個性成長早已成為學科教學的重要共識,教師需要觀照學生學習興趣取向,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契機,以成功啟動學生智慧思維。
一堂智慧、和諧而高效的語文課,不一定要求教師像一位出色的指揮家,每一步都要強調音符的準確,更重要的是能夠用自己的激情引導、組織并幫助學生唱自己的激情之歌。語文教學要取得高效,語文課堂必須充滿智慧的陽光。培養(yǎng)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課堂,必然是使學生智慧提升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楊芳.“互聯網+”時代小學語文智慧型課堂的教學策略[J].教育藝術,2017(09).
[2]鄭美珊.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模式的探索[J].遼寧教育,2019(05).
[3]范禮平.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語文個性化學習共同體的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1).
[4]丁凱鵬.任務驅動下初中語文智慧課堂線上教學實踐與研究——以統(tǒng)編教材九年級下冊“勸諫類古文教學與復習”為例[J].福建教育,2020(23).
[5]周亞男.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0(04).
[6]吳清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
[7]劉欣穎.“五疑”學習法,引導語文智慧教學[J].江西教育,2020(06).
[8]王麗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