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瓊
摘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鋼琴教學屬于其中特別重要的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能力的重點課程。近年來,在部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課教學工作中,已經開始嘗試采用集體課的教育模式,集體課的教育模式和一對一的教學方式相比,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克服學生緊張的心理,發(fā)揮群體效應、增強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開展價值。因此,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在未來教學工作中應重視鋼琴集體課的開展工作,篩選最佳的教學對策,利用集體課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與操作能力,為其后續(xù)專業(yè)素質的發(fā)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專業(yè)? 鋼琴集體課? 開展價值? 對策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8-0132-03
鋼琴集體課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應用,能夠促使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使得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鋼琴課程知識,在集體環(huán)境中增強學生學習能力、操作技能、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一定的開展價值。所以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課教學工作中,應積極應用鋼琴集體課的教育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集體課學習環(huán)境,達到預期的教學工作目標。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的開展價值
(一)能夠促使教學效果的提升
近年來在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高質量教育、標準化教學受到廣泛重視,國家開始加大高職教育工作的推行力度,學生在畢業(yè)之后的就業(yè)率提高,使得很多高中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開始報考高職院校,這就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數量增多,差異性也開始凸顯出來,部分學生對鋼琴課知識有著一定的基礎能力,但是多數學生缺乏鋼琴基礎,沒有掌握識譜技能與閱歷知識,甚至對節(jié)奏和節(jié)拍都不夠了解,如果使用傳統(tǒng)的一對一教學方式,很容易出現課程時間浪費的現象,學生也會有緊張的心理。而開展相關的鋼琴集體課教學工作,能夠面向所有學生為學生講解基礎性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知識,使得學生可以集體進行識譜、唱譜、唱拍,集體性學習觸鍵的操作知識和技能,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實踐知識,不僅可以節(jié)省教學時間,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能夠在群體效應的作用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群體又被稱作是團體,存在共同的目標,在相互幫助、互相合作的情況下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在開展鋼琴集體課教學工作期間,能夠發(fā)揮集體效應,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首先,學生在集體課學習期間有著共同的目標,可以為了這些目標制定規(guī)范,長時間集體課學習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態(tài)度,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有著良好的行為方式。其次,學生在集體課學習期間,有著相應的結構層次,每位成員在群體之內都有著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具備一定的權利義務,與此同時,集體課的學生群體成員之間有著心理的共同感和依賴感,在相互作用、影響的情況下,可以增強學習效果,學生會自覺性地參與到群體的學習活動中。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的年齡很小,缺乏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和自律性,在鋼琴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缺少基礎能力,缺乏自信心,甚至會有厭學情緒。而開展集體課教學活動,可以使得學生在群體學習的過程中相互鼓勵、相互溝通交流、互相傾聽和模仿,就算是較為基礎的節(jié)拍知識、音準、識譜唱譜等,都能夠在群體相互學習、操作練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習效果,自覺性跟隨著群體的學習進度,養(yǎng)成良好的鋼琴課知識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從根本上增強鋼琴課知識的學習效果。
(三)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趣味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無論學習哪個科目、課程,都需要有著較高的學習興趣,如果缺少興趣,很容易出現學習問題,甚至會有厭學情況出現。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課教學工作中,灌輸式的理論教育方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增強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而在開展鋼琴集體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集體性學習理論知識、參與技能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在集體環(huán)境中增強參與鋼琴課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此期間,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集體課教學,通過鑒賞名家演奏鋼琴曲、研究不同鋼琴曲特點等形式,拓寬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視野和思維,在陶冶情操的同時,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提升參與學習活動的自信心。
(四)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已經錯過了學習鋼琴技能的最佳年齡,再加上本身缺少鋼琴基礎,學習的難度大,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心理壓力,對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都會產生影響。而在開展鋼琴集體課教學活動期間,就可以在群體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編制相應的學習計劃、步驟和內容,為集體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利用示范的方式循序漸進增強學生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在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簡化學生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形式,群體之間互相幫助、相互鼓勵,克服在最初學習階段的緊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課教學工作中,開展集體課活動具有一定的價值,是增強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舉措,所以在鋼琴課教育領域中應重點開展集體課活動,利用群體性教學方式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理論基礎能力、實踐操作技能,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開展對策
(一)著重豐富集體課的內容
鋼琴集體課的教育工作中應重點豐富課程內容,選擇與集體課教學相符的教材,除了要包含著鋼琴練習曲目的課程內容,還需要重點設置經典性的中西方練習曲目,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通過各種曲目的練習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培養(yǎng)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幼兒歌曲的彈唱能力,在集體課的內容中也需要融入有關的知識和課程,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即興伴奏的實踐操作技能、幼兒歌曲彈唱的基本技能,增強學習效果,促使其后續(xù)職業(yè)能力得到發(fā)展。
如:教師設置有關鋼琴集體課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到幼兒園中搜集兒歌的曲目,然后將其設置于鋼琴課中,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和學習幼兒園中的兒歌彈唱技巧、基本技能。在設置集體課內容期間,應按照學生群體的學習特點與情況,設置群體性學習、演奏項目,便于通過集體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崗位工作能力,學生在群體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基本技能的學習效果,提升教育的有效性與質量。
(二)篩選最佳的集體課教學模式
為了在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工作中合理開展鋼琴集體課的教育活動,應篩選最佳的集體課教學模式,結合社會人才培養(yǎng)需求,不斷總結、思考集體課的教育工作,凸顯學生在集體課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位置,提升自信心的同時增強集體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在改革創(chuàng)新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不能局限于某種單一性的教育模式,而應該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中完善鋼琴集體課的教育機制,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鋼琴集體課環(huán)境氛圍,促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落實。
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鋼琴集體課學習期間,為了完善教育工作機制和模式,可以在其中設置移調教學模式、視奏唱譜教學模式、小組探索教育模式、網絡情境性的教育模式等等,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模擬真實的崗位工作情景,讓學生在集體課活動中探索如何在崗位工作中運用鋼琴操作技能、如何提升崗位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的知識點理解能力、崗位技能的應用能力。在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期間,還應結合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特點,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鋼琴,全面掌握操作技能。
(三)完善鋼琴集體課的理實一體化的教育模式
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學工作中,要想更好的開展鋼琴集體課活動,就應該完善其中的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育模式,將學生集體課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操作技能的學習相互整合,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得到良好發(fā)展。教師在創(chuàng)建教育模式期間,應按照學生的鋼琴課學習水平、基礎能力、技能水平等,分層性的設置集體課教育模式,按照學生的基礎能力、學習能力等,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利用差異性的方式培養(yǎng)不同學生的鋼琴專業(yè)能力和操作技能,滿足因材施教的教育工作需求,促使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
如:教師帶領學生參與鋼琴集體課學習活動期間,分析每位學生的鋼琴基礎能力、演奏能力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在集體課中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學習能力分組設置針對性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因材施教開展鋼琴集體課的教育工作。在設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期間,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小組,主要設置集體性的樂理基礎知識、樂譜基礎知識、鋼琴演奏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在集體性學習的過程中系統(tǒng)化掌握有關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小組,應該在設置基礎性理實一體化的同時,設置具有拓展性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項目,要求小組學生根據幼師的崗位工作內容和情況,自主性創(chuàng)作鋼琴演奏曲目、幼兒教育方面的鋼琴演奏內容,在自主創(chuàng)新、拓展性操作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幼師崗位工作的創(chuàng)新活動中,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增強鋼琴級課題的教學有效性。
(四)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的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
近年來在信息技術發(fā)展過程中,教育領域中開始運用信息技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受到廣泛的應用,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指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集體課教學工作中,也可以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在線上為學生合理設置鋼琴課的理論知識、視頻內容、學習資料、幼師崗位工作視頻等等,要求學生集體在線上進行鋼琴課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練習,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分析學生群體的學習情況、特點和不足,然后針對性制定教學方案。在線下的集體課課堂教學中,集中性開展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教學指導,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鋼琴集體課的學習效果。
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幼師崗位工作中曲目鋼琴演奏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從網絡上搜集微課視頻,讓學生自主探討,要求學生在網絡中相互溝通交流,提出學習方面的疑問,相互之間溝通交流,互相探討如何增強鋼琴技能的掌握效果。教師在網絡中分析學生有關技能的自主學習、群體性學習情況,然后編制針對性的線下鋼琴集體課的教學計劃方案,使得學生在線下的集體課活動中深入學習和掌握實踐技能,有更多時間利用實踐驗證理論,促使鋼琴操作能力、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五)完善鋼琴集體課的教學評價機制
要想促使鋼琴集體課教學工作的高質量執(zhí)行,持續(xù)性進行教育改進,就應該完善教學評價機制,針對性評價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成效,然后按照實際情況深入性改革創(chuàng)新,促使集體課教學工作高效化開展。從教學評價方面來看,應重點分析學生群體的鋼琴課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彈奏能力,在檢驗理論學習成績的同時,還應設置實踐操作的考試項目,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設置不同的考核項目,考察學生在集體課學習中的成效,在此期間,學生集體也可以反向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整合學生群體中集中性的意見和建議,然后進行集體課教學的改革完善,通過創(chuàng)新方式增強集體課教學指導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鋼琴集體課的開展有著一定的價值,能夠促使學生提升興趣,是提升鋼琴課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重點為學生開展集體課的教育活動,合理設置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機制,利用集體課的形式促使學生操作技能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榮興.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應用分析[J].青春歲月,2020(14):253-256.
[2]劉宇燦.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文藝生活·中旬刊,2020(01):229-230.
[3]談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9(18):115-116.
[4]唐榮興.試述高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的現狀及提升[J].商情,2020(14):228-233.
[5]唐榮興.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兒歌彈唱集體課教學研究[J].讀與寫,2020(19):36-89.
[6]吳倩.淺析高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的現狀及提升[J].教育教學論壇,2020(40):354-355.
[7]劉雪.試述高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的現狀及提升[J].北方音樂,2019(10):189-191.
[8]史曉睿.新媒體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大觀,2019(1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