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武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特別是近年來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沖擊下,小學語文課堂越來越具有挑戰(zhàn)性。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嘗試轉變角色,注重學生學法指導,課堂上多組織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如此,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轉變角色;學法指導;實踐活動;核心素養(yǎng);學習評價
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日新月異,諸如 “211”“111”等各種以探究式、啟發(fā)式、參與式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模式讓人應接不暇。在這種時移勢遷的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更新理念,改變教法。下面,筆者就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具體談談新時期如何做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
一、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庇纱丝梢姡聲r期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轉變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1]。一方面教師應該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作為教師要利用閑余時間,多讀一些課程改革方面的書籍,多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虛心請教,只有提升自身素質,提高業(yè)務水平,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另一方面改變教學手段,啟迪學生智慧。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揚長避短,摒棄傳統(tǒng)教法中不科學的做法,輸入新鮮血液,讓我們的教學手段能夠適應如今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前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分析學情,合理開發(fā)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大膽運用啟發(fā)式、探究式、參與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注重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當遇到困難后沒有得到有效解
決,時間久了,因為跟不上就會產生厭學心理,甚至還會破罐子破摔,放棄學習,此時,教師的正確指導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清楚小學三個階段的不同教學目標,一個是低年級段,即一、二年級,這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識字和寫字,識字和寫字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因此,這個階段十分重要。作為教師,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識字寫字教學上,課堂上,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方式主動識字,熟記漢字的間架結構,分清同音字,區(qū)分形近字,初步掌握多音字。如引導學生把一些漢字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通過讀兒歌熟記漢字讀音和寫法。把漢字的記憶融入游戲中,也可以提高識字效率[2]。另一個是中年級段,即三、四年級,這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句型、修辭、閱讀及初步的寫作。學生在經歷低年級段的學習后,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詞匯,在進入中年級階段后,就要以句子、閱讀為主。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睂W生通過閱讀文章,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進而從中受到啟發(fā),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正確閱讀的方法,還要教學生如何從別人的文章中品出情感來。還有一個是高年級段,即五、六年級。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最基本的語文常識,這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讀寫結合,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因此,寫作教學是這個階段的重中之重。如果把寫作細分,低年級寫作充其量叫“寫話”,中年級段叫“習作”,那么到了高年級段應該就叫“寫作”了。在學生經歷了前兩個階段后,最基本的寫作方法已經掌握,那這個階段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說真話,寫真事,表達真情實感。指導學生學會取材、構思、提綱、起草、修改等最基本的寫作方法,同時,注重讀、說和寫的有效結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三、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
素養(yǎng)
語文學習,并不是簡單的文字處理,機械重復的作業(yè)形式和粗糙單一的死記硬背并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實踐活動,才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如筆者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在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都離不開批評和鼓勵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特意把全班學生分成兩隊,當堂組織小小辯論會,讓全班學生在爭辯過程中,深入理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含義。
四、科學合理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學生的評價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煩瑣,防止片面追求形式。”因此,作為教師,在重視結果評價的同時,不能忽視過程性評價,如有的學生之前學習不用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同時,在評價的主體上,除了教師評價外,還要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讓家長、學生全都參與到學習語文的評價中來,給學生一個中肯、全面的評價;在評價的客體上,除了書面評價外,可以綜合運用口頭評價、面談討論、問卷調查等,通過全方位的評價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語文課程作為小學各門學科的基礎,對學生終身發(fā)展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確立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法指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崔茹霞.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J].學周刊,2015(12):131.
[2]常玲俠.于活動中提高識字效率[J].小學教學參考,2014(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