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月麗
摘? 要: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一些現代化教學理念也運用到小學美術教育當中,使小學美術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運用使美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對培養(yǎng)學生美術興趣也有著積極影響。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如何有效運用色彩教學的策略,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色彩教學;豐富;小學美術教學
引言
小學階段學生思維非常活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色彩教學是對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色彩教學的有效運用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水平,對學生成長發(fā)展還有著積極影響。小學生通常會對一些鮮艷的色彩比較感興趣,但是由于大腦發(fā)育不成熟以及認知限制等多方面影響,他們很難準確分辨色彩,并且還會對一些色彩有著一定偏好。美術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開展色彩教學,使美術教學更加豐富、有趣。
一、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運用的意義
(一)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知
小學階段學生思維和認知尚不成熟,面對一種事物很難以全面的眼光來分析,他們對于自己討厭的事情會表現出很抗拒的情緒,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在課堂上學生也會表現出不積極、無法集中注意力、厭煩等情緒。而色彩教學的運用可以加深小學生對色彩的認知。例如:紅色代表熱情;藍色代表靜穩(wěn);綠色代表希望等等。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看到相應的顏色就會聯(lián)想到顏色的深層含義。
(二)提升學生的色彩感知
美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因為藝術本就來自于生活。美術教學中很多內容都離不開色彩。在美術教學中運用色彩教學,可以增強小學生對色彩的感知。每個人都可以結合自己的想象進行色彩搭配,而色彩教學可以增強學生色彩敏感度,使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主觀能動性進行色彩搭配,進而逐漸提升學生的色彩運用能力。
二、小學美術教育現狀
(一)一些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高
當前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并沒有對美術學習表現出很高的興趣,在美術課堂上積極性較差,這就會導致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學生也不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當中。由于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不高,很多時候都會用應付的心態(tài)對待教師安排的課堂任務,因而就無法深刻體會美術這門學科的學習樂趣。因此,要想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運用色彩教學,首先要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對色彩教學缺乏充分認知
很多小學美術教師由于缺少對色彩教學重要性和價值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色彩教學的充分運用,再加上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禁錮,色彩教學并沒有在美術課堂上發(fā)揮其有效性,教師依然采取傳統(tǒng)單一的美術教學模式,很難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美術素養(yǎng)。美術教師沒有給予色彩教學充分重視,也是導致小學美術教學枯燥乏味的重要因素。
三、運用色彩教學豐富小學美術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觀察能力
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就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提升對色彩的感知度。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色彩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總結合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心理以及認知特點,采用更加簡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輕松理解不同色彩所代表的含義,這樣才可以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不同色彩。小學階段學生受到年齡和認知限制,他們更加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為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這一特性,結合色彩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今后的美術學習中透過美術作品的色彩來分析其美術思想。在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觀察能力的同時,教師可以有效利用環(huán)境因素和光源,讓學生來觀察同一物品在不同環(huán)境、不同光源下所產生的色彩變化,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滿足,并且可以讓學生掌握色彩變化規(guī)律,進而更好達到色彩教學目標。
(二)在美術寫生中運用色彩教學
上文我們提到,美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而寫生就是讓學生走進生活,發(fā)現生活中與美術相關的元素,并用畫筆發(fā)揮自己的形象將其記錄下來。所以,美術教師可以積極開展生活化美術寫生活動,并在寫生中運用色彩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寫生時更好感受身邊的環(huán)境并體會生活,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美術素養(yǎng),使學生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定期帶學生在學校內或是學校周邊的公園開展美術時間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看到的景色或是物品以美術作品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也可以在實踐活動當中組織學生進行寫生比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色彩搭配,看哪一位學生色彩搭配所呈現出的效果更好,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美術實踐能力和色彩運用能力。在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過程中,教師要以鼓勵為主,然后再對學生色彩搭配不足之處進行評價和糾正,幫助學生更好感知色彩。
(三)構建美術教學情境,使學生利用色彩表達情緒
小學階段學生他們有著各種奇思妙想,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在運用色彩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為學生構建一定的教學情境,只有使學生處于美術學習氛圍當中,才能夠更好引入他們投入到美術學習當中。構建美術教學情境有利于提升色彩教學的有效性,并且符合小學階段血紅色呢個心理特點。為此,教師可以結合不同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不同美術教學情境,并且要能夠引導學生利用不同色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幫助學生掌握色彩和情緒兩者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夠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進而走出對美術的厭學困境。例如,當美術教學內容中包含風景元素,美術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應風景的圖片或是視頻資料,為學生構建相應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所看到的內容分析不同色彩在景色中所蘊含的意義,再讓學生發(fā)揮自己想象力利用不同色彩繪制出一幅風景圖,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美術在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凸顯。作為小學美術教師,要想不斷提升美術教學水平和質量,就要提高色彩教學的重視,并能夠將其運用到美術教學當中,充分發(fā)揮色彩教學的作用和價值,不斷提升小學生美術素養(yǎng),增強學生色彩感知能力,使學生能夠在美術學習中激發(fā)自己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實現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卓敏.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154-155.
[2]徐瑞.小學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的應用研究[J].數碼世界,2019(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