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環(huán)
摘 要:隨著新課改對教育優(yōu)化創(chuàng)新有了更多要求,高效課堂已成為教師的教學關注重點課題。通過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教育目的。但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更多思考。高效課堂的建立需要教師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加強對學生課堂主體的重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的高效。本文以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建立為研究,探究高效課堂建立中的問題,為初中英語課堂的教育創(chuàng)新提供更多發(fā)展型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發(fā)展現狀;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53
初中英語相比其他教育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作為語言型學科,初中英語的學習知識內容更為豐富,但同時也更為復雜。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追求課堂高效性已成為初中英語的改革研究方向,高效英語課堂的建設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要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嘗試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趣味性,為學生營造良好,愉快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
一、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未明確課堂教學定位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中起到主要作用,根據教學計劃向學生進行知識講授,教師是課堂主體,掌握教學的話語權。英語是應用型語言教學,在英語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重要的。英語是學生在不斷反復實踐,不斷練習中得以提升水平的學科,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做得更多的工作是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語言思維,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發(fā)揮空間,并增加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做好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的工作。但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并沒有轉變,依然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學習過于被動,影響初中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
(二)課堂教學形式化
課堂教學內容形式化是影響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的主要原因,隨著信息化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普及,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更注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如PPT的教學展示,而忽略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效果。不但沒有真正發(fā)揮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高效性,反而產生了一定課堂教學阻礙。初中英語的學習應循序漸進,完成對英語教學內容的整合。但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并未意識到整合教學的重要性,在講課時只是知識點的逐一講授,英語教學缺乏前后關聯性,教學設計過于單一,影響學生對英語的系統性學習,也阻礙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教學評價缺乏針對性
初中英語教學更強調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結構的培養(yǎng),而并非傳統教育模式中為學生的知識講授。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方法的影響,目前針對初中學生英語水平的考核方式主要通過考試,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成績的教學模式是不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機械化記憶,學習效果提升極為緩慢。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是為了向教師展現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現狀,但缺乏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不利于教師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丟失了教學評價實際應用的意義。
二、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更多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提出,先進的教育理念是促進校園課堂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主要動力,確定教育理念是教師做好有效備課的基礎,在課堂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與教學觀念。針對初中英語教學,教師應根據新課標實際要求,結合英語學科的教學特點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在教學課堂中注重教學方案的實施落實,將課堂學習知識,課堂教育方法,課堂素質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避免傳統教育知識講授對學生的單一性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要求對學生加強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教師在進行英語備課時要充分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通過多項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在課堂中參與的積極性,最常見的教育方法是課堂提問小組討論等,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鼓勵,提高學生學習信心,使學生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自然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同時,課堂學習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生個體之間學習水平的差異性,避免模式化的教學導致對學生培養(yǎng)的參差不齊,要注重對學生的針對性學習需求培養(yǎng),采取分層教學模式來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要求。
三、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思考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力
初中英語教師在做課前準備時,首先要完成的是備課環(huán)節(jié),要做好教材,教學方法的準備。加強對教學中細節(jié)的關注,才可以使教學方案更有針對性。教師在做課前備課時,首先要對課標進行仔細研究,確實把握教學要求,對于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知識要特別注意。英語教師在設計課程教學流程時,要確保對教學內容整體把握,避免課堂的學習過于脫節(jié),要加強知識的前后連貫性,這樣有助于學生構建良好的英語知識體系。在新課改教育發(fā)展背景下,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逐漸削弱教師在課堂中的重要占比,更注重的是鼓勵教師參與到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力。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束縛,調整教學方法,更改教學方案,為學生營造更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全員投入到日常學習中。
(二)課堂教學方案優(yōu)化設計
教師需要對教學教材進行充分利用。在課堂中的知識教授中教材是主要載體,也是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的主要參考內容,但教師要意識到,教材并非教學的全部內容,還需要教師以教材為核心去深度挖掘或擴展知識,這也對教師提出更多要求。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全部內容,做更深層次的研究,明白教材中各知識結構彼此間的相互關系,明確教育知識重點,這樣才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做到層次感的設計。在英語課堂中引進全新教育理念后,教師要結合新課標實際要求,做好教學方案設計,添加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多方教育資源,起到課堂教育輔助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加強與其他教師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彼此間的教學經驗分享,可以做好課堂教育設計優(yōu)化處理。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單元的詞匯講授時要提前做好導學方案,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學生的課前預習準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對于較為難懂的知識可以更為清晰地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利用語言的藝術可以設計更多教學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提高語言課堂感染力。
(三)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選擇時,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因學生個體之間的學習素養(yǎng)差異性會導致學生對課堂知識吸收的差別,教學開展的工作重點是教師教育方法的選擇,其受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特點所影響,因此教育方法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動態(tài)變化中尋找教育平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日常學習情況的關注,以學生為課堂學習主體,以此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為提高課堂的高效教育,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引導,避免錯誤的學習方法,降低學生學習效率。如在日常的英語課文講授時,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可以對課文進行自主閱讀,并去理解課文內容。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會組織學生完成課文閱讀后進行問題提問,但問題的設計過于表面化,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文閱讀后,應進行小組分組討論的模式,說出自己對本次課文的理解與看法,在討論中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的問題可以體現文章主要內容。在小組討論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匯報,以此帶動英語學習的課堂氛圍,同時也可以讓小組間互相提問,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也是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教師通過教學評價反饋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同時對自己教育方法的缺陷也有所了解,并做出及時改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準確的數據收集,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學習能力以及教育方案的落實情況。
(四)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當前的課堂用語、教學目標有所調整,教師在加強學生知識培養(yǎng)時,也要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構建中,加快了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建設進程。教師要善于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強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收集與整理,擴展課堂教學知識范圍。在學生進行英語基礎知識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其對相關基礎概念有更深層次的認知,了解英語文化背景,從而加強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英語交流環(huán)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借助音頻、圖片、視頻等媒介形式,將知識做出更為生動的展現,通過加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達到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教學目的。
四、結語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主動改變課堂傳統模式,引進全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提高英語教學課堂活力,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以取得更多收獲,對自我有更為充分的認知,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達成全面素質綜合培養(yǎng)的教育目的。英語教師也要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加強學習,對于高效課堂的建設有明確的理論認知,并通過各種輔助性教學手段的應用來提高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車明明.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方向的思考與探索——評《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探究》 [J].中國教育學刊,2020(6).
[2]陳宏達.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5).
[3]關鑫.淺談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20(13).
[4]薛麗娜.“空中課堂”助力學生自主學習——初中英語區(qū)域網絡課堂實施案例[J].英語教師,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