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馨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對教育行業(yè)十分關注,學校教育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尤其是在小學時期。而美術教學在小學素質教育中格外重要,美術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能夠用更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對待他人,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為了更好地使小學生進行美術學習,教師就需要利用繪本來進行教學,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能夠愛上美術學科。但由于繪本教學出現(xiàn)得較晚,應用時間較短,所以教師在應用時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本文就將從繪本的概述著手,然后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再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繪本教學的作用,最后從三個方面來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繪本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兒童繪本;小學;美術教學;應用
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下,人們對兒童教育更加重視,這就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運用了許多的教學方法,繪本教學是小學美術課堂中應用效果最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好奇,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時,就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而繪本就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繪本是由色彩明麗的圖片和生動的故事組合而成的一種圖書,能夠更好地吸引小學生,使小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小學生在進行繪本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利用繪本中的圖畫學習到更多的繪畫技巧,并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在進行繪本學習的過程中,小學生還能夠通過圖片和少量的文字來閱讀故事,進行思考,通過在閱讀時對故事進行梳理,能夠很好地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成長。
一、繪本的概述
繪本就是圖畫書,顧名思義就是以繪畫為主的一種圖書。繪本當中大量應用圖畫并附有少量的文字,以此來展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利用繪本對孩子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審美,還能夠利用繪本當中所展示的積極正面的精神來幫助孩子構建精神世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發(fā)展。繪本誕生于19世紀后半葉的歐美國家,而中國大約是從20世紀60年代以后才開始流行。繪本教學在流入中國之后逐漸發(fā)展起來,到了21世紀成為兒童喜愛閱讀的一種圖書。繪本與市面上常見的有圖有文的書籍不同,一般書籍當中的圖畫只是對文字的補充,是擁有文字系統(tǒng)功能的書籍,例如教材、教輔書。而繪本是由專業(yè)的繪本繪畫作者所繪制的圖書,繪本一般都擁有獨立繪畫作者的個人風格。繪本是以圖畫為主的圖書,繪本當中的文字是對圖畫的補充,使閱讀者能夠更好地對圖畫進行理解。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繪本教學是幫助兒童全面成長的一種教學方式,繪本教學傳入中國初期是在臺灣形成了熱潮,隨后慢慢地深入大陸。人們一般稱呼繪本為圖畫書,繪本主要是以圖畫為主,擁有非常強烈的情緒和鮮明的主題,利用圖畫來表達特定的情緒,講述故事。一個孩子他的一生將會接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孩子在成長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小學時期,需要父母與教師更多的關注,進行更多的引導,才能夠使其更好地發(fā)展。早期的閱讀就是形成孩子性格的關鍵,所以在孩子進入小學時期就需要利用繪本教學來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導。但在我國,繪本教學應用較晚,時間較短,許多教師不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繪本教學的作用與價值。
我國許多教師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下,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認為美術只是一個娛樂性、放松性的副課,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沒有任何的幫助,學與不學都沒有太大的區(qū)別,所以大部分教師經(jīng)常忽略美術教學,甚至有的教師還會占用美術教學時間。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國的教育部門也開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重視藝術類相關教學。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大多數(shù)美術教師依舊是以灌輸式的學習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重視理論性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繪畫機器,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在核心的位置上,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在教師進行教學時,學生只是進行知識的接納,卻無法真正地理解掌握美術知識與繪畫技巧,這就會使得學生漸漸地失去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甚至會產生一種厭惡情緒。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不能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不能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的觀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教師如何說學生就如何做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更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繪本教學的作用
美術是一門極具特色的學科,它擁有藝術性、技能性和審美性等特征,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能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可利用繪本來進行小學美術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繪本的過程中進行不斷地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繪本教學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因為繪本擁有許多類型,繪本本身也擁有獨特的風格,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會選取各種優(yōu)質的繪本來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學生通過大量的繪本閱讀,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拓視野,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學生正處于思想力豐富、好奇心強的成長階段,教師利用繪本進行美術教學,可以將繪本內容與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的東西,提升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造能力。
繪本的制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專業(yè)性。繪本當中的許多圖片都是由畫家專門制作而成,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出圖片當中所用的線條、顏色和形狀等,使小學生更好地學習繪畫的技巧方法,也能夠更好地理解作者通過圖片所表達出來的積極思想。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利用繪本進行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在良好的氛圍下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是還未成熟的藝術家,他們擁有豐富的想象力以及較高的美術天分,所以美術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更好的教學指導,拓寬他們的學習范圍,讓他們能夠擁有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才能夠使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擁有一顆藝術的心靈,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用藝術的眼光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從而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四、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繪本教學的方法
(一)講解繪本中的繪畫技巧,促進學生學習
要想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效率,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繪本教學的作用,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只是將理論性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單純的理論教授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美術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習課程,如果教師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會使學生難以理解,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繪本當中的圖畫會抓住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不斷地進行探索,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但是在一些繪本當中,有的美術繪畫技巧已經(jīng)超出了小學美術教材的學習范圍,在這樣的美術素材當中,有的繪畫技巧太過復雜,而小學生的繪畫能力不足,繪畫經(jīng)驗較少,就會使他們在學習當中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繪本內容的講解,使學生能夠理解繪本當中所蘊含的技巧,促進學生的學習。
(二)欣賞色彩,提高審美水平
繪本當中有著許多色彩搭配的技巧,所以小學生就可以通過對繪本的學習來豐富自己的色彩搭配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鼓勵他們展開自己的想象,大膽地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圖畫來記錄日常生活,將每一天發(fā)生的一些樂事或重要的事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展。
(三)結合故事,解決問題
教師在利用繪本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時,就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利用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幫助學生對抽象的美術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美術知識,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喜歡上美術學科,并將繪畫變成一種愛好,從而提高美術教學的效果,達到美術教學的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深化,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兒童繪本進行教學,是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跟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教師利用兒童繪本進行小學美術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促使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鞠允萍.淺談“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02):131.
[2]陳茂.淺析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006):152-153.
[3]孫媛.淺談“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人文之友,2020(0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