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波
摘 ? ?要:小學校園是重要的教書育人陣地,也是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場所。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加強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提高學生的禮儀修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诖?,本文分析了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意義,探討了小學德育中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學;文明禮儀教育;實踐研究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倍Y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充分體現(xiàn)了人的修養(yǎng)。小學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啟蒙階段,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工作,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意義
1. 傳承文明
我國是文明古國,更是禮儀之邦,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孟子、孔子等人提出了關于禮儀教育的觀點。文明禮儀教育要從小抓起,讓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做到行為美和心靈美相一致。小學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學生肩負著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是實現(xiàn)文明傳承的重要舉措。
2. 時代發(fā)展
現(xiàn)階段,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上的追求,對于生活環(huán)境、生活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也是如此,他們對于學習環(huán)境、學習氛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在充滿文明、和諧、真誠、友愛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學習,這是當代學生對于文明禮儀的基本訴求。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于小學德育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振興民族精神,這是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3. 家庭教育
在我國,由于部分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往往存在溺愛的現(xiàn)象,再加上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以自我為中心、文明禮儀觀念淡薄、語言行為粗魯?shù)痊F(xiàn)象,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與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能夠在改善學生自我形象的同時,促進和諧家庭、和諧學校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小學德育中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策略
1. 開展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文明禮儀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包括語言、動作文明,傳統(tǒng)禮儀習俗等。在文明禮儀教育中,單純地通過口頭說教的方式,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诖?,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專題教育活動的方式,在落實文明禮儀教育的同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例如在文明用語、行為養(yǎng)成教育中,可以在班級內開展“公交車上的故事”主題活動,將學生分組,分別扮演售票員、青年乘客、年邁的老人、孕婦等角色,然后“售票員”呼吁“乘客”為行動不便的“孕婦”“老人”等讓座,在這期間要使用“謝謝”“不用謝”等文明用語進行對話。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模擬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境,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文明用語、文明行為的好習慣。
2. 運用禮儀表演,培養(yǎng)文明習慣
開展文明禮儀表演活動,也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重要舉措。在禮儀表演中,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理念,形成文明習慣,營造文明和諧的班級氛圍,有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文明禮儀表演具有較強的趣味性,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通過這種方式落實文明禮儀教育,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中,開展文明禮儀表演活動,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學習文明禮貌用語,通過表演見面時的禮貌問候、交流中的禮貌溝通,提高學生的文明用語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不僅如此,在表演中還可以融入情景,幫助學生辨別不同行為的丑與惡,進而提升自身的文明禮貌水平,促進自身的良好發(fā)展。在表演中,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才能營造和諧、文明的班級。通過生動形象的文明禮儀表演,落實文明禮儀教育,極大地提升了文明禮儀教育的效果。
3. 實施品行評比,營造文明氛圍
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可以通過實施品行評比的方式進行,以此營造文明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文明意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開展文明禮儀品行評比活動,促使學生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在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例如在小學文明禮儀教育中實施評比活動,營造激烈的評比氛圍,制定合理化的評比細則,確保評比活動高效、有序展開,以此提升學生的文明素質。在評比活動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制定評比賦分表,對學生的文明行為、文明用語、文明習慣進行公平的評分,最終評選若干名“星級學生”“文明禮儀小標兵”,以此滿足學生的成就感、自豪感,進而在學習、生活中始終保持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評比內容的精細化、評分的公平化,使文明禮儀教育效果更加明顯。例如,可以對學生和伙伴、老師之間的溝通表現(xiàn)進行賦分評比;可以結合家庭,評比學生的文明行為,激發(fā)學生的文明禮儀表現(xiàn),提高班級文明禮儀教育效果。
4. 學校和家庭教育相結合,落實文明禮儀教育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任何事物的學習往往缺乏耐心,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最怕的是“5+2=0”,即學校在經(jīng)過5天的教育引導后,被2天的休息日打回原形,學生將文明禮儀知識與習慣拋之腦后。在這種情況下,為達到更加理想的文明禮儀教育效果,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父母之間的交流,達到強化教育的目的。例如,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和家長進行密切交流,讓學生在休息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學生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要使用禮貌用語等。教師應在群內定期轉載一些和文明禮儀教育相關的文章,供學生和家長閱讀,家、校攜手落實文明禮儀教育,切實提高學生文明禮儀素養(yǎng),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是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德育教學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作為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重視對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yǎng),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于德育工作中,營造濃厚的文明禮儀氛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文明禮儀素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蘭波.中小學生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意義和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7).
[2]高曉瑜.綻放文明禮儀之花涂亮幸福人生底色[J].中國教育學刊,2018(1).
[3]張釗.關于校園文明禮儀教育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