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勝
摘要:分層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qū)W生合理地分為學習水平和學習方向相近的小組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些群體在各自不同的但是合理的分層教學模式下可以獲得最好的發(fā)展和提高。在本文中,作者先是介紹了分層教學的前提,然后具體介紹了三點關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理念的具體策略,希望對廣大英語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英語;運用策略
引言
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課堂教育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分層教學并不是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學生而是一種“隱形”的分層,也就是教師通過觀察和調(diào)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班級上學生的基本信息例如學習能力和習慣、特長愛好以及社會環(huán)境,將學生根據(jù)以上特點分為一個個學習群體。將分層學習模式與初中英語相結合,有助于優(yōu)化和更新初中英語的教學結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和發(fā)展空間。
一、分層教學的前提條件
(一)搜集信息充分調(diào)查
教師在進行具體的分層教學之前,應該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進行細致的課前調(diào)查。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水平、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習慣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例如學生之前是否已經(jīng)提前進行了初中英語的課外補習或者學生在進入初中之前完全沒有英語基礎都需要進行仔細的調(diào)查。教師可以在課程伊始組織一個基本學習情況的調(diào)查,對于教學目標的上述相關信息進行搜集和整理,教師可以進行問卷調(diào)查,個人談話甚至通過家訪的方式去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合理分組做好準備。
(二)合理備課精確考察
在基本的調(diào)查完成之后,教師應該根據(jù)調(diào)查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備課。對于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將注意力放在鞏固學生基礎、提高學習效率上來,而對于基礎較好或者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則應該注重他們學習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課后考察的分層管理也十分重要,教師要盡量做到根據(jù)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分組測試,教師可以在試卷中對其中的幾道題目進行修改以符合部分學生的學習水平或者通過在測試的添加幾道附加題的做法來對檢驗更高水平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注重分層教學的具體方式方法
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時候,在進行具體分層的同時需要做到照顧學生的感受。在教學中,有可能會出現(xiàn)部分學生基礎較弱導致短時間內(nèi)學習情況不理想但是學生本人卻十分上進的情況。為了避免這類學生在被分到基礎較弱的學習小組時出現(xiàn)信心受到打擊或者自認為被教師區(qū)別對待的情況,教師就需要注意進行分層教學時注重分層方式的“隱蔽性”,不要刻意地去進行分組。同時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一定采取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爭取迎頭趕上,這樣既成全了學生的上進心又保證了在進行分層教學時學生不至于出現(xiàn)心理問題。
例如,在教學“Is this your pencil?”的時候,學生需要掌握動詞“l(fā)ike”和一般過去時的用法,教師可以利用對話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學習水平。在進行對話的訓練的時候,教師要注意采取較難的對話和較易的對話訓練穿插進行的方式,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言和展示。這種方式既可以檢驗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激發(fā)基礎較弱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信心。
(二)根據(jù)教學目標因材施教
在了解到學生的基本情況之后,教師在備課和教學時也應該進行教學目標的分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目標對于不同的分層小組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對下一個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學習或者進行當堂練習,而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則應該時刻保持關注,引導他們反復進行知識點的練習,提高他們對于知識點的熟練程度。
例如,例如,在教學“My names Gina.”的時候,這是學生第一是進行方位介詞和介詞短語的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理解上的問題和困難。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基礎較弱的學生對于簡單的方位介詞的使用進行反復的鞏固練習,增加學生的熟練度來進行記憶的強化。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分別指導他們進行介詞短語的學習或者結合練習題進行運用知識的訓練。
三、對課后練習和考試進行分層設計
對于初中英語而言,課后練習是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進行分層設計的時候,應該注意對于練習的難度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教師應該采取基礎題目和高難度題目相結合的練習方式,鼓勵基礎較好的學生盡量全部完成,而基礎較弱的學生則應該在完成基礎題目的基礎上去嘗試更高難度的題目。這樣的練習方式有利于讓基礎較差的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力爭突破,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檢測和考驗。
例如,在教學“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時候,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之后,教師在布置課后的練習和測驗時在對“there be”句型進行基礎的考察之后,可以考慮加上幾道自由度的造句試題更高或者用“there be”句型表示將來的習題,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完成作業(yè),基礎好的學生不要忽視基礎題目的練習而基礎較弱的學生也不用在難題上去花費過多的時間。在這樣的作業(yè)模式下,基礎較好的學生就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鍛煉而基礎較弱的學生也進行了知識的鞏固。
四、結束語
分層教學經(jīng)過實踐的檢測被認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然而教師在具體運用分層教學法的時候要注意規(guī)避其中的弊端,在面對學生時做到一視同仁,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力爭上游。
參考文獻:
[1] 費兆彩. 論初中英語分層教學[J]. 雙語學習, 2007, 000(06M):79-80.
[2] 吳瓊. 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運用探析[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3.
[3] 薛國平. 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實驗研究[J].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0.
雙坪彝族苗族鄉(xiāng)回水小學 貴州 畢節(jié) 55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