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強
【摘? ? 要】翻轉課堂是指轉變課堂教學與課后教學,靈活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牢牢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實現以學促教、以學定教,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素養(yǎng)。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在翻轉課堂的背景下,積極開發(fā)多樣化的微課教育資源,為英語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英語;微課;教育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2-0107-02
A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Micro-class Education under the Flipped Classroom Background
(Yongguang Primary School, Meichuan Town, Mi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 Yongqiang
【Abstract】Flipped classroom refer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fter-school teaching, flexible use of variou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larification of the main status of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can firmly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learning, and truly realize learning to promote teaching, learning to teach, and exercise students various abilities and accomplishments. Therefor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need to actively develop diversified micro-class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flipped classrooms, inject new vitality and vitality into English classrooms, and help students better learn English knowledge.
【Keywords】Flipped classroom; Primary English; The class; Education development
一、課前自主學習階段
(一)制作微課視頻
第一,學校需要為微課視頻的制作搭建良好平臺,同時還需要構建網絡學習平臺,集中所有教師的思想,結合教學內容確定微課的呈現方式與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第二,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設計配套的PPT,撰寫可以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測試題;第三,教師需要結合講稿錄制多樣化的微課視頻,視頻中需要包括該節(jié)課中的詞匯、重點等,之后再利用視頻編輯軟件編輯微課視頻;第四,教師需要將小測試與微課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學生需要在這一平臺上完成微課視頻的觀看,學習相關知識,引導學生記錄自己遇到的問題,使其可以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講。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人教版五年級下冊“My favorite season”這一課時,教師就需要控制好微課視頻的長度,在5~10分鐘即可,在教學前提出教學重點,還需要保證知識點的講解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與認知特點。視頻中需要提出四季的特點,如天氣情況、氣候特點、風景特定等。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展示不同季節(jié)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并介紹與之相關的單詞錄音。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單詞含義,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完成自主學習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需要完成自主學習,這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在微課視頻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利用課前時間提前學習知識,不僅可以節(jié)省較多的課堂教學時間,還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在課前自主學習中,學生需要完成以下幾個任務:第一,學習微課視頻。在登錄在線學習、課程網站后,學生需要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單進行自主學習。這段學習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學習;第二,完成過關測試。在完成某一階段的學習后,學生就需要進行在線測試,只有通過測試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第三,實現在線互動。學生在學習時并非一帆風順的,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在遇到問題后,學生需要認真地思考和分析,如果仍舊無法解決,那么就可以利用現象交流工具尋求同學或教師的幫助。
教師所設計的微課視頻需要采用體驗式的形式,讓學生用眼睛認真觀察,用耳朵仔細聆聽,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多個感官進行學習,逐漸構建出系統的知識體系。例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加入各式各樣的圖片,學生需要猜測這些圖片對應的單詞,并根據錄音掌握這些單詞的正確發(fā)音,運用游戲的方式學會運用單詞的方式,借助動畫掌握該節(jié)課中的重點句型。
二、課堂教學階段
(一)引導學生討論和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劃分為不同小組,讓學生圍繞著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人教版五年級上冊“My day”這一課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分享自己一天所干的事情,可以采用一名學生提問,另一名學生回答的方式。如,“When do you get up? 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When do you have lunch? When do you watch TV? When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When do you go to bed? ”教師需要重視分組的方式,既可以將問題相同的學生劃分到一組,一起討論問題;還可以將擁有不同問題的學生分在一組,學生之間相互啟發(fā),在分享思維和知識的過程中實現共贏。
(二)分享學習成果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各小組選出一個代表,與其他小組進行知識、學習成果的交流與共享,教師切勿限制交流的形式。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How do you feel?”這一課時,兩個小組的代表可以圍繞著教學內容展開對話表演,描述各自的感受;還可以采用小組匯報、交流、相互提問等方式,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需要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評價各小組的學習成果,表揚表現較為良好的學生,對態(tài)度稍差的學生需要采用激勵、適當批評的方式。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問題,還能實現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升。
三、利用微課整合與優(yōu)化教學內容
第一,借助翻轉課堂理念,運用微課優(yōu)化教材內容。小學生尚不具備較強的認知能力,需要教師能給予正確的引導。教師需要從不同的話題入手,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微課展開自主學習。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逐步整合教學內容。
第二,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保證整合的發(fā)展性、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以及開放性。在整合教材內容、設計微課視頻時,教師需要打造一個真實的用語情境,讓學生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學習英語知識,在課堂中內化所學知識,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擁有更多的交流機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人教版六年級下冊“Where did you go”這一課時,教師就需要明確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即學生能準確記憶該節(jié)課的單詞、詞組,掌握重點句型,學會演唱“Tell me about your vacation”。在上課前,教師需要整合教材內容,集中教學重點和難點,在微課視頻中重點講解句型;在上課時,教師需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How big are your shoes? Where did you go yesterday? How much do you weight?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做過的事情,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還可將學生表演的過程錄制下來。在課后,教師需要將課堂中錄制的視頻加入微課中,帶領學生回憶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英語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秉承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多種信息化的教學工具,實現課下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真正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同時還需要研究應用微課教學的方法,積極開發(fā)教學資源,最終實現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周輝.翻轉課堂,打造小學英語課堂的新生態(tài)[J].小學教學研究,2020(03).
[2]徐彩嬌.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閱讀翻轉課堂模式探究[J].山西電教,2019(04).
[3]孫朝娟,孟潔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小學英語微課教育開發(fā)的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18(18).
[4]曲麗敏.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及其有效策略[J].校園英語,2018(38).
[5]褚佳佳.微課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8.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