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字的發(fā)展伴隨著國家的興亡,在曲折中前進,并逐步成熟。作為一個以“方塊字”為語言的國家,寫好字更是代表了國民的素養(yǎng),影響著歷史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身心健康 修身養(yǎng)性 寫字興趣 方法得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16
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不同,語言的呈現(xiàn)方式自然也不盡相同。國外大多數(shù)國家的文字以字母的形式展現(xiàn),而我們國家是特有的方塊字,這是祖先給我們遺留下的寶貴財富。但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孩子們的書寫能力卻沒有跟隨時代的腳步而進步。其實,國家早已出臺出相應的政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作為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這是對一二年級孩子的要求,其實也是對整個語文學習生涯中孩子的要求。
一、寫好字的重要性
1.有利于工作和學習
在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中,字寫得好,可以很快地傳達重要信息,給領導和教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字寫得不好,筆畫潦草,看不清楚,甚至會出現(xiàn)錯誤百出的現(xiàn)象,領導或教師勢必對我們的印象大打折扣。這樣既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又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2.有利于社會交際
在當今社會中,隨著高科技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已由傳統(tǒng)的書信形式轉(zhuǎn)為語音、視頻形式。可以說人們拿起筆來寫字的機會少之又少了。但是,書寫作為一種社交能力,仍然需要重視。例如:在與公司簽訂合同時,書寫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個人或集體的經(jīng)濟利益;錄制電視節(jié)目時,書寫會直接影響個人形象。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會直接提升人與人的溝通效率,無論是對學習或是事業(yè)都是有極大幫助的。
3.有利于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精神
那么想要寫一手好字,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下定決心,敢于吃苦。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心理發(fā)育不成熟,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直接影響到上課的效率。而練字可以讓孩子們凝神靜氣,修身養(yǎng)性,專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梢哉f對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起到了良好的塑造作用。這一點無論是對自身或是國家來說都是值得提倡的。
4.有利于身體健康
寫字是種很好的運動,寫字時要凝神靜思,消除一切雜念,聽憑心手交應,筆紙接觸。這樣,既可以讓人思想集中,又有利于身體健康。時間久了,書寫者的心態(tài)平靜,淡然處事,可以使人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歷代大書法家大多長壽的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再者,寫字又與打太極拳相似,打太極時,排除雜念,心無旁騖,全身心放松,仿佛到了另一個境界;而寫字呢?也會凝神聚力、排除雜念、意在筆尖,是不是有很大的相似性呢?
因此,寫一手好字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可以修身養(yǎng)性。但是在實際教學寫字的過程中實施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梢蕴拐\地說,現(xiàn)在的學校中,尤其是小學,正是打基礎的最好時機,但并沒有開設獨立的書法課。公立學校中沒有,私立的學校中雖有但并沒有真正起到提升的作用。書法的引導其實是下放給了語文教師,而語文教師一方面只能把練字的訓練作為語文課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語文教師的書寫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孩子們的書寫水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能得到小幅度的提升。希望學校能夠把書法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來開設,請專業(yè)的書法教師,教授鉛筆字、鋼筆字、毛筆字。
二、“興趣”是個好教師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趣
寫字課堂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常常引入古代名人勤學漢字的故事。如給孩子們講顏真卿拜師學藝的故事;王羲之勤于練習,廢寢忘食,以致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岳飛在沙土上練習寫字的故事,孩子們很容易被這些大家的故事所感染。同時,向他們講解漢字的發(fā)展歷程,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寫好字的興趣逐漸被激發(fā)出來,越來越喜歡這門課程。
2.營造濃厚的寫字氛圍
想要練出一手好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恒。在這個過程中,反復、間斷,甚至放棄都是極有可能的。因此,教師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鼓勵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而周圍環(huán)境的熏陶也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孩子的學習。比如在班級內(nèi)部、書法教室、教學樓走廊或戶外長廊開展學生作業(yè)專欄或舉辦作業(yè)展覽,挑選一些好的作品上墻“公開發(fā)表”, 引導學生欣賞品評。同時,把一些名人的作品懸掛在墻上,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優(yōu)化課堂,趣味橫生
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初學者的學習興趣,營造平和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一些幽默的語句或者順口溜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把同一個字不一樣的寫法寫在一起對比;把偏旁三點水看成是一個彎彎的弧形;把漢字比喻成一個舞者,動作如何的飄逸等。這樣的教學,學生樂學,在享受中學。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投影儀的作用,每學完每一個筆畫,把寫得好的作品和寫得不好做對比。讓學生互相評價,在評價中學習好的方面,摒棄壞的方面,這樣學生的進步更大些。
三、“方法”是把利刃
1.臨摹結合,切入要點
“摹”即用薄紙蒙在字帖上描字,這種方法適合起點較低、剛開始練字的初學者?!澳 弊謺r,需要一邊寫,一邊體會字形,比如筆畫的輕重長短、部首的大小位置,結構的疏密等,盡可能寫得和字帖一樣。這樣才能在“摹”中感悟書法家書寫的意蘊。但是僅僅描摹字體是不夠的,自己會寫才是重中之重,“臨”解決了這個問題。所謂“臨”就是照著字帖自己寫,可以分為對臨、背臨等階段?!芭R”字時,首先觀察字帖上的字,分析字的筆順走勢、間架結構,臨帖時,看一個字,寫一個字。多思考,方能掌握精髓。
2.整體把握,提高效率
漢字是由各種筆畫組成的統(tǒng)一整體,小學生在寫字時,常常寫一畫看一畫,寫錯了就用橡皮擦,有時寫了這筆找不到下一筆,把一個字拆的七零八落,這樣寫字速度很慢,常常不能及時上交作業(yè),時間長了也會對寫字產(chǎn)生反感。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寫一個字,先觀察這個字的主筆,之后查看字的易錯部分,做到每一筆心中有數(shù),這樣寫時才能胸有成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的書寫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使用“遷移”,學以致用
所謂遷移法就是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帶動未學過的知識,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運用遷移法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新舊書寫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使“遷移”一觸即發(fā)。例如學生在比較規(guī)范和美觀的書寫漢字“三”以后,可以啟發(fā)他們把三橫的寫法遷移到其他漢字的書寫當中,如“王”“玉”“主”“生”“豐”“蘭”“羊”等。
4.合作中學,樂此不疲
就是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或六人一組,便于學習和交流。在給學生分配小組時,要考慮到學生書寫水平、性別、性格,這樣達到了互利互補的作用。為滿足同學們的需要,我們還舉辦了書法競賽,把好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學生們參觀,共同進步。
四、“技巧”需掌握
1.對比
將每節(jié)課練習的習作收集起來,每隔一周對比一次,找出自己寫得好的地方,勇于面對不足之處,在下次練寫時用心改正。
2.筆畫
練寫時,字的結構很重要,而細節(jié)處“筆畫”更重要。熟練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并記住,才能寫好整個字,為書寫作品打下基礎。
3.靜心
寫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臨帖轉(zhuǎn)化為平時的書寫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平心靜氣、不斷堅持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
4.寫大字
大字有“精神”,字寫得太小,細節(jié)處容易敷衍,相反,“大字”,結構清晰,更有利于發(fā)現(xiàn)書寫中的問題。
五、“習慣”很重要
良好的書法習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坐姿及良好的握筆習慣;培養(yǎng)學生寫好規(guī)范字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貼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勤學苦練、勇于堅持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提筆即練字”、循序漸進的習慣等?!皶鴮懥晳T”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時需要不斷引導與提示。
總之,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個人中國人都應該把寫字作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在教授學生學習漢字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同時,多向書法界的名家學習,勤于練習,和孩子們一同成長,共同進步,為祖國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梁海鳳《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探析》,《新時代教育》2019年第42期。
[2] 張向陽《關于學習遷移幾個問題的思考》,《西江大學學報》1999年。
[3] 雷實《書法教育主要是寫好漢字》,《人民教育》2012年。
[4] 周春國、于潔《談談小學生如何寫好硬筆字》2019年第24期。
(徐磊,1984年10月生,女,漢族,山東聊城人,二級教師,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師教育研究、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兒童心理、家庭教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