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國娟
【摘 ? ?要】考慮到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成長最重要的“黃金時期”,因此幼兒園教育十分關鍵。根據教育教學實際工作經驗分析發(fā)現,“家園共育”的教育理念能夠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簡單介紹關于幼兒園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同伴交往的思考。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 ?家園共育 ?教學模式 ?同伴交往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25
幼兒時期作為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一直以來都是人一生中成就取得、習慣養(yǎng)成、情感建立的基礎時期,無論是家長,還是社會,都必須給予重視。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從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基本內涵出發(fā),論證幼兒之間進行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并簡單闡述教師應當如何通過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同伴的交往。
一、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基本內涵
1.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隨著基礎教育工作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人們關注的重點不再局限于學校和教師,而是逐漸明白了家庭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重要性。對于低齡階段的幼兒來說,最主要的生活地點和生活時長都是在家里與家長相處。因此,以家庭為單位開展的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所無法取代的。實現家園共育,就需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家長與教師是共同完成幼兒教育活動的兩個主體,缺一不可,并且只有在二者攜手并進,一起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時,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出幫助幼兒健康成長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實現家園共育,就需要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3.完善家長工作的開展。家庭教育是幼兒家園共育的重要內容,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必須致力于完善家長工作的開展。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一點,相當一部分家長自身其實缺乏對于幼兒的教育經驗,他們在沒有教師的專業(yè)幫助下很難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因此,突出了教師幫助完善家長工作的重要性。
4.促進家長與幼兒共同成長。對于很多家長來說,他們也是第一次扮演為人父母的角色,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適應這樣一個全新的身份,并且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發(fā)揮理想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也需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才能滿足作為合格父母的要求。故教師應該促進家長與幼兒共同成長。
二、幼兒之間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1.利于營造舒適友善的成長環(huán)境。幼兒園是幼兒從出生起,除了家庭環(huán)境以外接觸最多的社交環(huán)境,并且在這個環(huán)境中完成了大部分的成長發(fā)育活動??梢哉f,幼兒園就是幼兒的第二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園中進行同伴交往就顯得十分必要,有利于營造舒適友善的成長環(huán)境。
2.幫助幼兒建立健康的交際認知。人都具備社會性,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脫離他人、脫離社會而存在。在這樣的前提下,幼兒園教育工作開展的目的應該包括對學生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幼兒園內,同伴之間的交往是幼兒與同齡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因此,教師借助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幼兒建立健康的交際認知。
3.完善幼兒初步的情感體驗。豐富而充沛的情感體系是人類與動物的關鍵分別之一,也是人們借以表達自己、與人交流的有效依托。但是,情感的誕生與控制并不是與生俱來就能輕易實現的,還需要后天的努力練習才能做到。由此可見,幼兒之間同伴的交往能夠完善幼兒初步的情感體驗。
4.提高幼兒合作互助能力。人在一生中,無論是生活上還是事業(yè)上,僅僅依靠自己單打獨斗是不夠的。個人的力量和能力終究存在一定的限度,在某些時候必須與其他人合作或者借助他人幫助才能擺脫困境。出于這樣一種考慮,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之間的同伴交流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其能夠提高幼兒合作互助的能力。
三、如何通過家園共育促進同伴交往
1.明確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目的和任務。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概念包含家庭教育和園內教育這兩個方面,無論是哪一個方面的缺乏都不能確保其對于幼兒成長發(fā)育的全面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善家長教育工作的相關內容就顯得十分必要。教師幫助家長了解參與家園共育的具體方式,可以表現為在教學活動中明確幼兒園中家長工作的目的、任務。
2.在家庭教育中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由于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為了通過家園共育促進同伴交往,需要家庭教育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才能讓這個階段對于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通過潛移默化中的意識傳遞和暗中鼓勵,可以讓幼兒潛意識里形成積極與同伴交往的傾向。
3.定期開展幼兒園親子主題活動。從幼兒教育的本質屬性來說,這個階段的教學主要注重對于幼兒生活習慣、基本意識的培養(yǎng),而不是大量知識性的傳導。從這一點出發(fā),平時教學活動的開展就不能總是局限在知識傳導方面,還需要加強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其中,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是,定期開展幼兒園親子主題活動。
4.在園內教學中堅持合作交往活動。園內教學是家園共育中必須有的內容,是其他方面的教育無法取代的教學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通過家園共育促進同伴交往,重點便在于在園內教學中堅持合作交往。隨著新時代教育下各種階段性教育改革的穩(wěn)步進行,人們對于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圍繞“家園共育”的理念,這個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不能僅僅依賴于幼兒園及教師單方面的努力,必須同時聯合家長群體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幫助幼兒全面成長。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活動的進行不是一個孤立、單獨的過程。常言道:“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北仨毠膭詈鸵龑в變褐g進行同伴的交往,以確保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成長發(fā)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擁有科學、完備、及時、合理的基本教育內容,才能完善我國的基礎教育體系,為社會發(fā)展提供種子力量。教育事業(yè)的開展并不僅僅是學生以及家長單一方面的任務,同時更是學校、教師、社會、國家多個維度共同的責任。整體教學氛圍的營造顯得十分必要,促進了“家園共育”教學理念的誕生。而教學活動中幼兒之間進行同伴交往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強調與重視。在上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簡單介紹了以幼兒園家園共育促進同伴交往的情況,供各位教師參考。
參考文獻
[1]杜盈盈.家園共育,全面提高幼兒與同伴交往的能力[J].考試周刊,2012,000(014):191-192.
[2]田甜.家園共育,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J].新課程·綜合,2019,000(0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