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娟
【摘? ? 要】當前,差異教學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差異為基礎,根據(jù)學生的個體不同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差異教學是在原有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皩W生差異的認識與尊重”與新課程改革中“教學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教學”的理念相一致,這兩種思想是一致的。由于教育背景、遺傳等因素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而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策略,從而促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教學的人性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生物? 差異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16
在課堂中差異教學指的是教師不再只是單純地關注自身的教學效果以及教學進度,而是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個性以及實際的學習能力上,然后根據(jù)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及觀察結果有針對性地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學習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提升。筆者認為“差異性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當中,有效地照顧以及利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在他們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及內容等方面,實施具有“差異”的教學,促使所有高中學生均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充分發(fā)展。
一、目前高中生物差異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學生之間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他們的差異就是多樣的。個體的差異性在實際上會使個體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個性品質。學生就是學習的主人,還是課堂的主體。高中生物教師只有深入地掌握學生個體的差異,才能做到施教有方。然而,在開展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因為生物教師在職人員比較少,課務負擔比較重等原因,使高中生物教師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缺少一定的了解。許多教師不愿意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學生個性的差異。這就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導致學生的成績總是很難提高。
(二)缺乏差異性的教學目標
以往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高中生物教師需要面向全部的學生進行授課,強調“統(tǒng)一走”,很難照顧到全部學生的要求,時常使一部分學生存在“吃不飽”的現(xiàn)象,而另外一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吃不了”的情況。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可以使用一把尺子來衡量全體學生,要對不同學生學習的要求有所區(qū)別,對不同學生需要實施不一樣的教學目標。長期以來,高中生物教師在展開生物教學目標的設計時,不能進行差異教學,使得部分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降低,無法做到有效學習。如果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實際的情況,為其制定出“因人而異”的學習目標,讓目標更加符合學生們的實際,結果就會不同。
二、差異教學實施的原則
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差別,學生獲取知識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有的學生在課堂中就可以吸收所有的教學內容,但是有的學生則需要通過課后努力。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實施差異教學必須遵守有關的教學原則。
第一,從學生角度來說,教師在進行差異化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進行生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考慮學生的感受,尊重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學生的個性以及學習興趣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教學輔導工作,推動教學工作的全面化發(fā)展。
第二,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教學節(jié)奏進行準確的把控。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需要進行基礎教學。但是在進行差異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教師還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教師的任務是輔助、引導學生學習。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推動差異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還需要對學生掌握知識的進度進行了解,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和處理。
三、核心素養(yǎng)引領下高中生物“差異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采用分層教學法
在差異教學中分層教學法是其中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分層教學法是教師在生物課堂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材料進行選擇和講解,從而強化整體的教學效果。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要想提高分層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者是學習興趣等作為分層的依據(jù)。同時還可以對有關的生物教學課程內容進行分層,在對生物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知識基礎作為分層的依據(jù),其主要分為基礎、強化等幾個等級,然后將不同的學生安排到不同的學習層次中。由于個體的差異,學生對生物知識吸收的情況略有不同。即便在同一門課程、同一名教師的教學下,學生均具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以及獨到見解。因此,高中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因材施教。
(二)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差異化的目標
將學生分成科學小組后,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不同層次的小組制定學習目標。因為不同的學生在知識儲備、知識掌握以及自我控制力等方面水平均不同,倘若教師要求學生以同樣的目標作為學習的基準,將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其次,不同層次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作為一名教師務必要把不同學生的閃光點找到,并且可以針對這些學習的特點,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在知識樂趣中提升自身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例如,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通過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這一內容時,對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能夠掌握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及其結構基礎——反射弧。興奮可以在神經纖維中進行傳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過程,使用興奮傳導的原理來區(qū)別傳導的方向、解決問題等這四個知識的目標均能夠作出講解,培養(yǎng)他們分析等邏輯的推理能力以及學科間相互融合能力。相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倘若對他們要求和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一樣,會導致此層次的學生壓力比較大,進而產生生物知識點比較混亂的情況,更加不利于他們生物知識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需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差異化的目標,促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組織有差異性的實驗活動
生物教學需要不斷地實踐和實驗,所以高中生物教師喜歡根據(jù)教材內容適當?shù)亟M織實驗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實踐來提高生物學習的效率。人生來不同,又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接受知識的能力有所差異,所以生物教師不要盲目地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差異組織有差異性的實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互幫互助和協(xié)同合作來共同完成某一開放性探究活動,進而提高其生物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例如,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這一內容時,若只是口頭告訴學生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可以鑒定二氧化碳,能夠使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他們就會死記硬背,并不會考慮到這種反應的原理。如果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種神奇結合,學生就能夠從心底體會生物的奇妙,從而激發(fā)其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就是教學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還是能夠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差異教學強調的評價需要以促進每名學生的發(fā)展作為目標,通過對學生的全面考查,而并不是考查以往傳統(tǒng)學習的成績,為有效調整課程教學提供更多信息,以此達到取長補缺的成效。教學的評價,從重視結果逐漸地走向注重過程,由注重共性逐漸走向注重個性,也會進一步地從注重知識逐漸到注重審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高中生物教師應當重視運用問答以及練習等形式進行評價,檢測學生們學習的情況,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在課堂中回答問題的情況,做作業(yè)正確率以及態(tài)度,畫圖準確性和科學性,實驗成功或者失敗原因展開分析活動等,這些均能夠成為廣大一線教師的評價依據(jù)。教師的肯定能夠點燃學生們的學習激情,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實施小組學習模式,強化教學效果
在進行高中生物差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活動。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之間可以自由討論,相互學習。通過討論,學生的思維可以有效地拓展,不同學習思維相互融合碰撞,能形成新的思維模式。與此同時,學生之間相互討論,還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思維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及時地解決,避免形成錯誤的思維方式。在進行小組學習之前,教師需要做好準備工作,保證相關的教學內容能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Ш蛶椭?,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思考時間。
以“基因和染色體”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減數(shù)分裂的圖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課堂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記憶畫出減數(shù)分裂圖,同組其他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講解圖畫內容。通過共同學習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效果有非常大的區(qū)別。有些學生的畫圖水平相對來說比較差,而同組講解的學生講解內容卻非常到位。因此,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對于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共同予以解決。
四、結語
高中生物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使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差異教學,要合理分析差異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掌握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從其認知的水平出發(f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實驗中求真,合理評價學生,為學生發(fā)展提供依據(jù),讓我國素質教育新課改精神可以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李成廣,張玲.淺談生物教學目標的差異性設計[J].中學生物學,2020(2):32-33.
[3]錢鑫英.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生物分層教學探究[J].新課程(中學版),2019(12):148.
[4]卓芳芳.建設分層課程體系,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杭十四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物學科基地建設[J].浙江教學研究.2019(2):38-41.
[5]劉東杰.高中生物學探究技能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生物學教學,2020(7).
[6]蔣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思考[J].中學生物教學,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