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燕飛
【摘? ? 要】在新時代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育相關部門強調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站在全新的角度開展教學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跟上教育時代的潮流。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以初中生物學科為例,淺議采用導學案教學模式的諸多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 導學案? 參與度?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191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過渡階段,是學生完成小學學習后的延伸時期,同時也是學生高中階段學習的鋪墊時期,學生在這一時期所打下的學習基礎能決定他們高中階段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態(tài)度。在教學初中生物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較為有趣且簡單,但很多班級的生物課堂卻不能處于高效的教學狀態(tài),學生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下文中,筆者將重點論述導學案教學模式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初中生物的參與度,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內容。
一、導學案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在教學初中生物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生物課程較為簡單,但全心投入學習的學生并不多,很多學生都缺乏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據(jù)了解,多數(shù)學生認為初中生物是一門較為乏味且無趣的學科,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并不能體會到任何樂趣,還有些學生表示他們從未進入生物學習狀態(tài)。這樣的情況導致班級的教學狀態(tài)極其不理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于教師而言,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較低是他們難以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在教學生物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存在學習參與度較低的問題。
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原因,還和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有一定的關系。初中生正處于貪玩且好動的年紀,在這一時期很多學生都無法安靜地端坐在教室里聆聽教師授課,有些學生甚至會在課堂上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嚴重影響班級學習參與度的提高。而大多數(shù)教師都習慣采用“滿堂灌”的授課模式進行教學,完全占據(jù)教學時間,從上課伊始便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解到臨近下課。當然,筆者并不否認每一位教師對教學工作的認真付出,但很多時候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參與度的提高。盡管教師會傾注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教學生物知識,但學生并不能積極地融入到學習過程中,長久下去,很多學生都會形成依賴教師學習的壞習慣,有些學生甚至認為學習和他們沒有關系。一旦學生產(chǎn)生這種想法,無論教師采用何種模式都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是影響教學進程的主要因素,只有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才能更好地關注課本內容,并充分吸收知識,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由于初中生已接觸過多年學校教育,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導學案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導學案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以引導學生自行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這一模式能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任務。
一般情況下,很多教師都會依據(jù)教案進行教學,教案包含了要教學的內容以及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但很多教師在實施教案時都習慣采用“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的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扮演著“主角”的角色,而學生則只是課堂中的“配角”或是“聽眾”,長久下去,很多學生都會漸漸脫離學習的軌道,并養(yǎng)成不熱愛學習的習慣,嚴重影響學生學習參與度的提高。而采用導學案教學模式則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并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因為導學案是教師參考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設計,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自行探索知識,并徜徉在生物學習的世界,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不斷整合教案,積極采用導學案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二、導學案教學模式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新時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利用導學案開展教學工作已經(jīng)成為教學領域的一大主流,很多教師都會以設計導學案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成果。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重點在于“導”,即教師不宜完全干涉學生的學習過程,而應該放手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自行學習,教師則扮演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讓學生擔任學習的重責,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自行學習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能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思維格局。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不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fā),或是很多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并不能為學生營造出思考的情境。而在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則不會過于依賴教師學習,他們會結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并不斷思考和生物相關的問題。當然,教師也不能盲目地使用導學案教學模式,而應該在上課之前做足準備工作,即精心設計導學案,在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一些探究性的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明曉其主要任務便是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使學生能明曉學習的方向。
三、導學案教學模式能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根據(jù)上文的闡述可知,導學案教學模式能促進生物教學,但要想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筆者建議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合作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基于導學案學習。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學生并不是“單槍匹馬”地學習,而是通過小組成員互幫互助的方式學習,這樣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使他們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今后在學習過程中以及進入社會后能學會與人相處,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久、更遠。例如,在講解“細胞”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布置探究和細胞相關知識的任務,學生需要探究細胞的概念、種類以及不同細胞的特點。在探究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學習生物的信心。通過分析初中生物教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內容都較為簡單,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相互協(xié)作的方式學習,進而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教師應不斷探尋優(yōu)良的方法用以增加課堂教學的新鮮度,為生物課堂增添新的活力,使學生熱愛生物學科,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探究生物學知識,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今后能在生物領域有所建樹。
參考文獻
[1]蔣桃.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的方法[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000(002).
[2]王小璐.初中生物小組合作活動的開展[J].生物教學研究,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