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如
摘 要:基礎教育改革已經邁入核心素養(yǎng)的新時代。學生通過知識累積,從而獲得指向性,獲得對未來更加有使用價值的綜合能力。“統(tǒng)整”是導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基本策略之一。
關鍵詞:高三英語;總復習;核心素養(yǎng)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英語課程的目標,并提出了實現目標的路徑,即通過踐行統(tǒng)整“主題、語篇、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知識、學習策略”六要素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實現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以語篇為中心,積極開展群文閱讀
在高三總復習階段,師生的教與學都應該以語篇為中心,因為只有語篇,才能賦予語境,才能蘊含思維活動,才能傳遞文化信息,從而讓單詞富有鮮活的意義,讓推理、批判乃至創(chuàng)造等思維活動發(fā)生,讓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得以熏陶與塑造??傊?,語篇是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依托。
以語篇為中心,首要之義在于語篇輸入量要大。但是實施大量閱讀,并不是意味著對閱讀語料的隨意選擇,而是需要精挑細選,進行整合,最終實現群文閱讀。群文閱讀,就是基于某種標準,將具有共同特點的語篇集中到一起,讓學生進行閱讀。Sperber和Wilson指出:在同等條件下,關聯性越強,語境效果越大,付出的努力就越少;反之,關聯性越弱,語境效果越小,付出的努力就越多。群文閱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增加語篇關聯性,提高學生閱讀的學習效率。
擇定群文的標準,可以是多樣的。主題、體裁、修辭風格抑或解題技巧等,都可以是標準。高三復習過程中,備課組要發(fā)揮集體力量。一方面要積極計劃,提前行動,基于一些常見標準,如主題、體裁等,擇定群文。另一方面,在復習過程中,加強研討,對于教師臨時想出的標準,如果覺得可行,可以立即分配任務,搜集相關語篇。以下兩個案例就是分別從“提前行動”和“臨時搜集”兩個視角展開。
案例1我們在依據主題圈定群文時,發(fā)現“環(huán)保”這一主題在歷屆高考全國卷中體現得相當明顯。于是備課組通力合作,搜集到了以下群文:2007年全國卷Ⅰ閱讀E篇、2008年全國卷Ⅰ聽力第7段材料、2010年全國卷Ⅰ作文、2011年全國卷Ⅰ聽力第8段材料、2012年全國卷Ⅰ短文改錯、2013年全國卷Ⅰ閱讀A篇、2014年全國卷Ⅰ閱讀B篇、2014年全國卷Ⅱ閱讀B篇、2015年全國卷Ⅰ短文改錯、2016年全國卷Ⅰ閱讀A篇、2017年全國卷Ⅰ閱讀B篇、2018年全國卷Ⅰ閱讀D篇、2019年全國卷Ⅰ完形填空。
案例2高三復習備考過程中,學生都會經歷母親節(jié),像2020年因為疫情高考推遲,其間還經歷了父親節(jié)。筆者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深受節(jié)日的啟發(fā),搜尋若干與此主題相關的完形填空真題語篇(如2004年浙江卷、重慶卷,2005年山東卷,2010年江蘇卷,2011年四川卷、天津卷,2013年和2014年天津卷)。學生通過閱讀這些文章,不僅熟稔相關主題的詞匯,鍛煉了完形思維,而且還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接受了感恩教育。
群文擇定標準遠遠不止主題標準。我們備課組還基于“問題解決型體裁的說明文”“記敘文閱讀策略”“完形填空中如何利用情感線索”等標準擇定群文??傊瑐湔n組要加強集體教研,群策群力。這不僅惠及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師個人的發(fā)展。
二、共享屏幕:呈現語篇概要建構過程,實現“云教學”
讀寫整合實現“先讀”“后寫”的有效關聯,是閱讀者與文本互動、輸入與輸出協(xié)同的過程。為了促進互動協(xié)同效應的最大化,教師可從主題內容、文體結構及文本語言三方面入手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讀寫整合的有效性。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寫作者視角梳理文章的內容要點、邏輯結構、語言特點等,為寫作做好準備。寫作完成后,要求學生將產出內容與閱讀文章進行對比分析,標記對應或銜接關系,強化讀與寫的協(xié)同,培養(yǎng)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意識和學習方法。
筆者在讀寫整合的高三英語文本復習教學中,為加大讀寫課密度,積極探索和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如騰訊會議的共享屏幕和錄制功能、微軟錄屏、微信群等。這些信息技術的使用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渠道。
概要寫作是典型的讀寫結合活動,文本概要內容源于原文、忠于原文,有利于復習鞏固所讀內容。學生再讀文本,運用閱讀策略,畫出重點詞,歸納主題句,思考補充連接詞,綜合各個主題句,連句成段。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共享屏幕模式依次呈現學生歸納的主題詞、主題句,屏幕上呈現的是一個個單獨的句子,彼此間并無關聯,之后再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添加連接詞,用不同連接詞建立句與句的關聯,連接各個主題句,形成有邏輯關系的段落,即語篇概要,從短語、單句到段落完整地呈現概要寫作過程。
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是無法大容量地板書的,讓學生在書上找主題句,也只有個別學生能連句成段,但也是即說即忘,很難將其連貫呈現出來。網絡環(huán)境下的讀寫結合教學則可以運用共享屏幕模式,呈現文本梳理過程,記錄概要寫作的思維路徑,由詞語到句子再到段落,由概括信息到建構新概念,引導學生的思維路徑,形成概要寫作思路,提高思維的邏輯性。
實踐后,筆者的深刻體會是“云教學”將教師從邊板書邊講解的忙碌中解放出來,能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參與讀后概要寫作思維活動中,讓學生邊讀邊瀏覽,完成概要寫作內容,減少“掉隊學生”。在該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切換共享屏幕,及時反饋連詞成句、連句成文的情況,進行智慧的碰撞,豐富“宅學”內容,體現“云交流”的學習效果和優(yōu)勢。
高考復習,是高中英語學習的一個特殊階段,它不僅是促進認知的黃金階段,同時也是青少年認知情感愈發(fā)成熟、動機愈發(fā)強烈的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該階段,依托語篇、整合知識、注重應用,進而夯實雙基,培養(yǎng)情感,實現學以致知,學以致用,學以致素養(yǎng)的英語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秋鳳. 高三英語復習策略探討[J]. 校園英語, 2018.
[2]李原, 黎世新. 芻議元認知策略視角下的高三英語復習[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19(8):68-69.
[3]邢文駿, 張復海. 基于主題和語篇的高三英語復習[J]. 教學與管理, 2019, 000(025):P.59-61.
云南衡水呈貢實驗中學 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