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義
摘 要:國家在不斷地發(fā)展,社會也在不斷地進步,因此對人才的思想品德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之中做好德育滲透工作,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體現(xiàn)主要指的是學生的德行和品德,通過對學生德育各個方面的滲透,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文章主要為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當中的德育教育提供策略,以此來促進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一、 引言
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無非是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手段將正確的道德觀念與思想觀念傳輸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具備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以此來滿足社會對人才道德方面的需求。可以說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靈魂,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沒徹底形成的時期,這時候教師的德育教育滲透進行得好的話,對學生的道德價值觀樹立所起到的正面影響,在學生今后的人生當中都是舉足輕重的。
二、 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每一個學生的初中階段德育教育無疑都是重要的,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世界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但是卻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道德價值觀。如果沒有良好的引導,很容易就形成錯誤的道德價值觀,而且學生時期形成的錯誤道德價值觀,將來走上社會以后想糾正過來是很難的,因此,就需要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之中能夠對學生有良好的引導,通過言傳身教的滲透方法去讓學生學會做一個有德行、有品德的良好公民。況且教育的目的并不單單只有學習成績這一個衡量的方法,學生的品德教育也是考查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假使學生的成績再好,但品德敗壞,將來畢業(yè)之后也不能成為一個有良好品德的公民,這樣的教育也只能算是失敗的。所以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滲透對學生和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 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做好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樹立良好的道德模范
初中班主任想要在班級管理之中做好德育滲透首先就得從自身做起。初中班主任毫無疑問是一個班上的領導者與教育者,平時學生在學校中接觸得最多的教師就是班主任,初中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和道德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學生。假使初中班主任是一個抽煙喝酒的人,其對于學生的影響必然是不好的。如果初中班主任是一個品德高尚之人,學生從班主任的言行之中就能夠觀察得到,長此以往學生必然也會明白何為高尚之人,并且會向班主任學習。對此,初中班主任可以在課下的時候多做做功課,多學習品德高尚的教師如何教學,多去請教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多閱讀能夠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書籍,時間久了之后,耳濡目染,班主任的高尚品德便能慢慢在學生心中樹立起來。道德模范樹立起來了,初中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之中便能將德育教育更好地滲透到學生心中。
(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往往只有十幾歲,正處在青春的叛逆時期。個人情緒極其的不穩(wěn)定,思想也不成熟,其做出的行為與講出的話往往不合乎常理,如果此時沒有家長或者教師的正確引導與疏通,嚴重的會給學生造成心理陰影,并且很難治愈,初中班主任也會很難對此類學生再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學生自然就不會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若要避免這種糟糕的情況發(fā)生,初中班主任便要做到多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不管是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平時下課的時候,初中班主任都應該多多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多對學生展開溝通。初中班主任要把學生當作朋友一樣去交談,讓學生把心里的疑惑都講出來,班主任畢竟也是經歷過青春期的,許多學生的青春期矛盾班主任能夠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有許多學生心里的郁悶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泄,同學不理解,家長和班主任也不理解,青春期的品德教育往往就此被耽誤了。因此初中班主任遇到情緒不對的學生,要及時地與其溝通,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做德育滲透工作。而且只有在班主任與學生有交流的情況下,德育教育才能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滲透。班主任在與學生的一言一行之中,良好的道德觀念與品行,其實就已經滲入到學生腦子里面了。初中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之中就相當于是一個和善的長輩,對學生循循善誘,來引導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而不會走偏。
初中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每個禮拜舉辦一次“班級管理改革大會”,讓學生在這個大會上把關于班主任管理班級中的不足之處講出來,讓每一個學生都進行發(fā)言,集思廣益來為班級的管理提出更好的對策。在這樣不斷的溝通之中,學生便能將心中的不滿發(fā)泄出來,這一點也迎合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不滿制定出新的管理辦法,規(guī)避那些學生不滿意的點,在這基礎之上,再推出更能滲透德育教育的管理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三)多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要使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學,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多帶領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的方法來實現(xiàn)。在實踐的活動之中,學生便能把班主任言傳身教的品德觀念進行實踐,從而來加深品德教育對自身的影響。學生進行了正確的實踐之后,便能把正確的道德觀念運用到自身生活的行為之中,從而使思想與行為保持一致性,在今后的生活之中也能更好地把良好的道德觀念運用到生活之中,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出學校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舉辦一個“清理街道”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后的時候觀察家里附近的街道環(huán)境如何,有沒有很多垃圾。并且讓學生對垃圾進行清理,看看清理之前和清理之后有什么樣的區(qū)別,讓學生評價扔垃圾的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以及為什么是錯誤的。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yǎng)了責任意識與道德意識,使學生能夠知道街道上的衛(wèi)生不僅是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責任,更是每一個住在這里的公民的責任,并且讓學生知道了亂扔垃圾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每一個人的勞動成果都值得尊重,亂扔垃圾就是不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勞動成果的行為,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行為,讓學生懂得每一份工作都應該被尊重。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加強學生的道德價值觀的滲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