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俊
摘 要:幼兒園班級管理是一個熱點話題。每個幼兒在班級中都是獨特的存在,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真實需求,更生動、更有效地開展一日教學。教師要立足于幼兒的立場和需求,從趣味性及實用性兩方面著手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教學管理成效,促進幼兒成長。文章結合教育實踐,對開展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班級公約;家園溝通;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8-0032-02
成尚榮先生曾說,兒童需求是教育的基點,兒童發(fā)展是教育的出發(fā)點。然而事實卻是,教育常常不了解兒童,僅憑經驗、想象、成人的需要來對待兒童,甚至以教師自己的意志代替兒童意志,“綁架”兒童。的確,教育要關注幼兒的真實需求,要給予他們嘗試的機會,甚至是犯錯的機會。每個幼兒在班級中都是獨特的存在。教師要在關注幼兒真實需求的基礎上,開展一日教學。教師要立足于幼兒的立場和需求,從趣味性及實用性兩方面著手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對開展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
一、班級公約明規(guī)范
(1)頭腦風暴法。每周一的早晨,教師會預留10分鐘時間,讓幼兒們暢所欲言。此為“頭腦風暴”,旨在讓幼兒共同討論班級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這一活動最初由教師主導。教師針對上下樓梯的安全性、晨間入園的禮貌用語、學習活動中的認真思考、值日生工作的自我管理等內容進行談話主導。例如,教師說道:“請大家對走樓梯聲音太大這個問題,思考一下解決對策?!庇械挠變赫f:“走樓梯要安靜。”教師追問:“怎么做才能安靜呢?”幼兒們說不上來。這時,教師引導:“學小貓走路,輕輕地?!笔艿絾l(fā),有幼兒說:“可以踮起腳尖走路?!庇谑?,幼兒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頭腦風暴后,原本的教師主導漸漸轉變成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探究問題。幼兒提出問題的同時,往往能夠反映出心中的困惑,表達出自己的真實需求。在不斷探索嘗試的過程中,他們或失敗,或成功,但都習得了寶貴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在增強。比如,在活動中幼兒主動提出問題:“做操的時候拿球速度很慢?!苯處熥穯柕溃骸澳窃撛趺崔k呢?”幼兒便討論起來,有人說“排隊拿”,有人說“拿球的時候不要挑,拿好就到一邊去”……討論過后,教師需要對大家的討論內容進行總結,以便正確引導幼兒。為了提高幼兒的自主性,教師可以請聽得最認真的幼兒通過繪畫方式記錄下來并形成班級公約,然后將其放在幼兒們想要擺放的位置。
(2)爭星激勵法。幼兒表現(xiàn)好,就給幼兒貼星獎勵,這是教師常用的方法,但有的幼兒經常把貼星弄丟,這種丟三落四和對榮譽不珍惜的毛病需要糾正。所以,教師使用爭星激勵法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做出變通。幼兒每日最多可以獲得三顆貼星:早上一顆,下午一顆,還有一顆是針對班級中的“進步困難戶”特別設置的。吃過午飯,教師會給上午表現(xiàn)好的幼兒發(fā)貼星;放學前,教師會給下午表現(xiàn)好的幼兒或獲得特別獎勵的幼兒發(fā)貼星。拿到貼星后,幼兒要把它貼到爭星榜上,并比一比誰的貼星更多。這樣的班級公約,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激勵,能夠讓得到貼星的幼兒更有目標,鼓勵沒有得到貼星的幼兒努力爭取。
(3)表揚信鼓勵法。為了強化爭星激勵法的作用,激發(fā)幼兒努力上進的積極性,教師每周會統(tǒng)計幼兒們所獲得的貼星的數(shù)量,給貼星數(shù)量最多的幼兒頒發(fā)表揚信。這樣,獲得表揚信的那些積極優(yōu)秀的幼兒就會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為了鼓勵幼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后,達成共識:1封表揚信換1顆糖,3封表揚信換1張精美小貼紙,6封表揚信換1支鉛筆,9封表揚信換1本《幼兒畫報》,12封表揚信換家長給孩子準備的大禮包。除此之外,獲得表揚信的幼兒還可以在下個周一的區(qū)域和戶外游戲中有優(yōu)先選擇權。如果說爭星活動能幫助幼兒樹立一天的目標,那么表揚信就能幫助幼兒樹立一個階段的目標,期末兌換活動則能幫助幼兒樹立一學期的目標。這樣的班級公約,能夠幫助幼兒逐漸形成目標意識,使幼兒的進步越來越明顯。
為了規(guī)范幼兒的言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讓幼兒在學習與生活中更好地參與、表達及創(chuàng)造,教師應充分利用班級公約和獎勵制度,幫助他們達標,幫助他們成長。除了上述做法外,教師還制定了進區(qū)規(guī)則、晨間簽到、喝牛奶記錄、喝水記錄、選區(qū)記錄、值日記錄、問題記錄、閱讀記錄等公約,旨在通過公約明確相應的規(guī)則和規(guī)范,促使幼兒更好地成長。
二、家園溝通提效果
家長是教師天然的同盟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形成合力,避免“5+2=0”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因此,教師要與家長進行有效的家園溝通。有效的家園溝通能夠讓家長了解教師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及要求等,使家長能夠配合教師展開幼兒教育工作,共同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1)將表揚信發(fā)布在家長群。每周給幼兒頒發(fā)表揚信時,教師可以在班級的微信群或QQ群中公布名單,并對全班幼兒的本周總體表現(xiàn)進行總結。每周一小結,每月一大結,既能讓教師了解幼兒的個體發(fā)展情況,還能讓家長關注幼兒,做好家庭教育對接工作,讓家園聯(lián)系更加密切,更加有效果。
(2)重視每周五的家園交流。加強家園聯(lián)系對幼兒的成長很重要。教師由于平時比較注重對幼兒的觀察和記錄,所以在與家長交流時交流素材較多。每周五家長來幼兒園接孩子時,就是教師與家長展開“小交流”的時間,教師要就本周幼兒的情況主動與家長交流。這種面對面的溝通,更容易被家長接受,比微信或QQ溝通更多了些親切感。
(3)開展“爸媽說”活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支持,讓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鞍謰屨f”活動是一種由家長主動對孩子說說心理話的活動,即家長以文字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和期望等。早飯后,教師在美妙音樂的伴隨下把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信讀出來,讓孩子們傾聽,然后將信張貼在布置板上。這一活動總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很多幼兒表示回家后要給爸爸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不少幼兒聽了爸爸媽媽的寄語后,在園表現(xiàn)有了不小的進步。
三、自主學習促成長
(1)繪畫記錄生活。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家里,幼兒都會看見、聽見、親身經歷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或被生活中點點滴滴溫馨、溫暖的瞬間所感動,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將這些有趣的事情和溫暖的瞬間通過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繪畫是幼兒表達自我的一種特殊“語言”,是記錄成長、表達自我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自主繪畫,幼兒能夠更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夠提高自己的觀察力和審美能力等,進而健康成長。
(2)交流分享趣事。在生活中,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與他人交流和分享,不僅可以向家人描述和分享自己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還可以向老師和同伴講述自己在家里發(fā)生的趣事和小故事等。為了讓幼兒能夠對交流與分享產生并保持長久的興趣,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我的生活真有趣”等小演講比賽,讓幼兒將交流與分享變成一種常態(tài),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等。
(3)自主規(guī)劃生活。用繪畫記錄生活和與別人交流分享是促進幼兒成長的手段,但還遠遠不夠。要想讓幼兒產生更強的內驅力,教師就要從幼兒的生活點滴入手,在幼兒的內心播下“積極向上”的種子,讓幼兒認識時間,認識空間,認識所有外界事物,更要認識小小的“自我”,形成自主規(guī)劃生活和時間的意識與能力,做學習與生活的小主人。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陳尚榮.兒童立場[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劉淑艷.幼兒園班級精細化管理模式初探[J].內蒙古教育,2018(10).
[4]鐘鳴.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Abstract: Kindergarten class management is a hot topic. Every child is unique in the clas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 needs of children and carry out one-day teaching more vividly and effectively. Based on children's position and needs,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eaching management from two aspects of interest and practica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promote children's growth.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kindergarten class management.
Key words: kindergarten; class management; class convention; home communication;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