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圓芳
摘要:最近這幾年來,我們國家大力推行課程改革工作,要求各級學校、各級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課堂。以小學語文的教學為例,語文學科的學習幾乎貫穿了我們受教育的全課程,它具有很強的工具性和人類特點,要求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智力和德育精神。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們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價值觀念。本文基于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滲透現狀進行了深入性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滲透
1引言
將德育內容滲透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當中是當前時代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必然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很多教師會將教學重點置于理論知識的講解,這一方面更加關注學生們的考試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德育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的道德觀念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F如今,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積極的采取各種措施來推動德育的滲透,以此來保障學生們的健康發(fā)展。
2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現狀
2.1教師過度重視書本知識的講授
當前我們仍然處于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當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并未得到及時的轉變,他們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此來保障學生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實踐經驗,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容量,讓學生們加強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們的實際需求,很多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記憶這一方面,根本沒有充分的理解和應用。同時來自教師和家長的壓力也會讓學生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書本知識的學習這一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他們生活的樂趣,導致他們很多的實踐能力沒有得到及時的培養(yǎng)和鍛煉。
2.2不尊重學生的課堂主人翁地位
在新時期的教學環(huán)境下,我們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置于課堂主體地位,能夠結合學生們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去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案。然而在實際開展德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需求,只是按照自身的工作經驗和教材內容去講解,學生們只是被迫的去接受這些知識,對于其中的深刻含義根本沒有理解。
2.3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語文學科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感性思維,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其中所傳達的思想感情,這有賴于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但是在實際調查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很多教師為了避免教學時間的浪費,提升課堂效率,而選擇自己長篇大論去講解教學內容的方式,根本沒有給學生們提供溝通的機會。即便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們拋出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普遍用于表面,不具備足夠的思考性,無法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和思維互換。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們的疑惑問題無法及時的提出來,教師也無法了解學生們當前的聽課狀況,無法及時的去調整教學方案,這導致師生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整體的教學效率大大降低。
3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滲透策略
3.1加強課堂教學深度。
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小學語文涉及到了更為豐富的社會人文知識,這些知識能夠很好的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可以作為滲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在備課階段,語文教師首先需要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把握文章內涵的基礎上去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并據此去搜集相關的故事內容,以此來滲透德育知識,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所錄入的文章都向學生們傳授了一定的道理和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人生感悟。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相應的實踐活動,以此來加強學生對這些道理和經驗的理解。
3.2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滲透德育
小學階段的孩子相對來說年齡比較少,在很多方面尚未發(fā)育完全,他們對待陌生的知識往往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如果教師能夠結合教材內容和他們的實際生活去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教學情景,那么學生們就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情境當中,并且感受其中的氛圍,從而不自覺的參與到思考當中。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充分的集中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還可以有效的提升課堂活躍度和參與度,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情景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能夠讓學生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提升他們的學習體驗感,使他們對文章的內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班上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習慣愛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傳導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合理的教學情景能夠有效的降低學生們的理解難度,加強他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認識。
3.3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適時的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不僅能夠有效的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還可以加強學生對語文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尤其是德育類的課外活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給他們帶來較為深刻的影響。也正因此,語文教師需要積極的設計和開展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內容不僅要與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而且要符合他們的認知特點和性格特點,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外活動的開展效果,確保學生們愿意參與其中。比如說朗誦活動、話劇參演活動以及辯論活動等都是非常適合小學生來參與的,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確定好活動主題,將德育滲透到活動當中,這樣學生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就能夠有效的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養(yǎng)成較好的處事習慣。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需要結合活動內容去搜集有關方面的信息資料,這樣既提升了活動的參與感,又加強了他們對相關方面知識的了解。
結束語
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德育教育已然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師自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且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針對德育教育的基本問題制定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德育教育的滲透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有關教師必須要加強對這一方面的研究力度,并且積極的去請教前輩,搜集相關的資料,以此來改善現狀,從而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教學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李家旺.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5):81.
[2]吳丹花.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語文德育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6):13.7D04E7E0-EDAA-4EE5-98D3-6D389CCAA1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