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龍
[摘 要] 校園文化建設在初中寄宿制學校發(fā)展中的作用,一是豐富學生校園生活,陶冶學生性情情操,提升學校品位;二是引領學生向善向美,抵制不良思想侵擾,打牢學校德育根基;三是彰顯學校軟實力,突出學校新亮點,增強學校吸引力;四是化解學生升學壓力,弘揚學生學習精神,提高學校競爭力。其實施策略:一是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形象;二是高居課堂文化陣地,挖掘學科文化教育魅力;三是獨特宿舍文化建設,亮出寄宿制學校的關鍵招數;四是走進學生中間,在強化紀律教育的同時融入人性化的管理。
[關鍵詞] 初中;寄宿制學校;文化建設;學校發(fā)展
一、校園文化建設在初中寄宿制學校中的作用
(一)豐富學生校園生活,陶冶學生性情情操,提升學校品位
寄宿在校的孩子,省去了上學途中來去的時間,在校期間的業(yè)余時間顯著增長。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就能讓學生在業(yè)余的時間里充分感受文化的魅力,通過讀書、練字、繪畫、唱歌、彈琴、下棋、影視欣賞等一系列的活動充實自己的校園生活。學生從文化長廊中,在吃飯之后,休息之間,就可以隨便閱讀、欣賞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在圖書室或閱覽室,利用業(yè)余時間,就能瀏覽報刊,汲取各方面的知識,同文字“交流”,與作者“對話”,受到思想的澆灌、情操的陶冶;在練歌房,性情所至,興趣所在,就可放開歌喉,盡情高歌;在書法繪畫室,練習硬筆書法,進行毛筆臨帖,或者學習繪畫,都能沉浸其中,收獲學習的樂趣;在琴房,手指所至,樂譜所示,跳躍美妙的音符,激蕩感人的旋律,樂在其中,美哉生活……所以,校園文化建設好了,無疑會給寄宿的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浸入文化的雅致之中,從而受到絢爛文化的陶冶,同時也提升了學校品位。
(二)引領學生向善向美,抵制不良思想侵擾,樹牢學校德育根基
初中是學生思想趨向成熟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情緒往往不穩(wěn)定,思想往往容易變。如果引導的不好,則不僅會生發(fā)學生的不良情緒,助長學生的不良習慣,而且會影響學生思想的向善向美。為此,加強寄宿制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就是要為學生開辟一片精神的領地,防止思想的雜草在心靈的領地中生根發(fā)芽,肆意瘋長。如果建設好了校園文化,積極、健康、向善、向上、向美的校園文化就會占據學生思想的領地,就能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侵入,樹牢學校德育根基。
(三)彰顯學校軟實力,突出學校新亮點,增強學校吸引力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發(fā)展軟實力的體現,建設好了,就是吸引學生家長的亮點,就是打造學校品牌的名片。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應該是寄宿制學校的一塊金字招牌。寄宿制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上,能夠創(chuàng)造這么一塊金字招牌,在社會上絕對叫得響,絕對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不僅能夠吸引當地的家長、學生,而且能夠吸引周邊乃至其他省份的家長學生。
(四)化解學生升學壓力,弘揚學生學習精神,提高學校競爭力
當然,對于寄宿制學校而言,最吸引人的還是教育教學成績。事實上,校園文化創(chuàng)建有特色,就會助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向前發(fā)展,就會有效化解學生升學壓力,以敢拼樂拼的學習精神戰(zhàn)勝高考。河北衡水中學就是如此,以燕趙文化為校園文化創(chuàng)建特色,引導學生關注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科技和生活,吹響校園文化的“集結號”,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提倡讓學生在閱覽室里廣泛涉獵,鑄造以和諧為核心的文化人格。她認為學生是校園文化活動的推動者,提出把校園建成精神特區(qū),努力培養(yǎng)一方心靈的凈土,促進學生在和諧分享中完成學習任務,并服務于學生的和諧發(fā)展,突出學生的學習精神。正是注重了校園文化建設,近年來,衡水中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升學率越來越高,這就是學校發(fā)展的吸引力所在。
二、初中寄宿制學校文化建設的實施策略
(一)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形象
以高標準、高起點、高品質,豐富、打造、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形象,共建整潔清新的環(huán)境,涵養(yǎng)學生的性情,培養(yǎng)和諧互助的風氣,營造積極進取的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一是用校訓、校歌、?;铡W校微信公眾號等一系列極具特色的學校文化符號,在學校師生和學校同行間進行宣傳,把學校特色廣泛植根于民眾心中,讓現代化、景觀化的品牌學校走進大眾的視野。二是進行校園育人環(huán)境營造和條件改善,建設校園空調系統(tǒng),建成教室電子白板系統(tǒng),建設高標準校園電視臺和校園網絡系統(tǒng),實現校園直播功能,讓校園文化傳播更便捷,讓文化校園充滿書香。三是高標準建設校園文化長廊、圖書室(閱覽室)、棋藝室、書法繪畫室、琴房(器樂室)、演唱廳等硬件設施,積極推進文化廣場、功能部室、外墻裝飾建設,讓校園隨處有文化,業(yè)余不閑有業(yè)務。四是在文化育人內容上實施年級文化、班級文化、樓道文化、運動區(qū)文化、辦公室文化建設一體化、系統(tǒng)化、互補化,通過設計安裝個性化班牌、名師特色教育文化牌等,布置“國學名著欣賞”古典文化樓道展、校園閱讀之星公布欄等,通過寓意深刻的樓名命名、制作精良的路牌指示、活潑而富有內涵的運動圖案、充滿動感的運動形象等,用厚重的文化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高居課堂文化陣地,挖掘學科文化教育魅力
說一千道一萬,課堂是學校的主陣地。校園文化建設也離不開課堂。高居課堂文化的陣地,挖掘學科文化教育魅力,才能抓住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一是讓名師的名氣成為課堂文化教育的推動力,推動學科教學中文化對學生的漸染作用。為此,在學校發(fā)展中,就要把打造“師德高尚、勤學善教、務實協作、樂攀高峰”的名師隊伍作為高居課堂文化陣地的措施,讓名師的帶動作用發(fā)揮在課堂。二是讓教材中的文化教育內容在各學科教學中大放異彩。各學科無論是語文、英語、歷史、地理還是物理、化學、生物,都有飽含人文內涵的教學內容。抓住這些內容,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擴大文化育人成果,讓人文精神感染學生,讓名人成就與成果惠及學生,從思想、精神、靈魂深處影響學生。
(三)獨特宿舍文化建設,亮出寄宿制學校的關鍵招數
如果說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校園設施文化、課堂文化是所有學校的建設交集,那么,獨特的宿舍文化建設就是寄宿制學校特有的關鍵招數,要招招出奇,招招引人,家長才放心,學生才舒心,社會才放心。
一是讓宿舍的外在形象先聲奪人。宿舍是學生課余時間休息、學習、生活的場所。宿舍能否有家的感覺,清潔、舒適、溫馨、安全等,不僅僅對于學生,對于家長和外來人員都是十分關心的方面,尤其是寄宿制學校。所以,走在宿舍樓前,干凈而整飭的外在形象應該讓人耳目一新。走在每間宿舍門口,明凈透亮的宿舍之窗、整齊擺放的床桌什物、清新干凈的嗅視覺印象等,都是宿舍文化建設是否到位的權衡內容。走進每間宿舍內,宿舍墻上精美的圖片和精簡名言或勵志語墻貼、宿舍內務衛(wèi)生的評比結果明示欄、宿舍成員的集體照、宿舍每個床位成員所在的班級、姓名及生活老師信息欄等,都應該顯示出宿舍文化建設的細致到位。
二是按照宿舍樓的布局和走廊空間分布,分樓層進行墻面布置。例如一樓為“國學經典”內容,二樓為“青春飛揚”內容,三樓為勵志奮斗內容,六樓為傳統(tǒng)道德內容。這些內容包含深刻的文化內涵,把書畫作品等布置上墻,既達到美觀高雅裝飾樓道墻壁的效果,又陶冶了學生情操、啟迪了學生智慧、美化了學生心靈,增強了學校宿舍文化底蘊,提升了宿舍文化質量,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生活,營造了童趣頓生、書香芬芳、快樂上進、詩意盎然的宿舍生活環(huán)境。
(四)走進學生中間,在強化紀律教育的同時融入人性化的管理
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制度一定要嚴,但是在強化紀律教育的同時,還應該融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措施。畢竟,就初中學生而言,其心理上人格的獨立、尊嚴的至上、情緒的波動、對愛的渴望,都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如果按照一刀切的傳統(tǒng)管理方法要求學生,那么,即使制度制定相當合理,個別學生也會有抵觸情緒。這樣反而會助推原本可以教育的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對寄宿制管理帶來挑戰(zhàn)。為此,在強化紀律教育的同時融入人性化的管理,需要學校、教師認真探索。一是更新管理理念,強化換位意識,進行換位思考,從學生家長、兄弟姐妹、朋友等角色方面,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像親人、朋友一樣對待學生,走近學生的在校生活,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交往、休息情況等,從而從各個方面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同時,體會學生的內心感受,消除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慣有的鴻溝,讓學生樂于接近自己,談心里話,做知心人。二是仁愛為師,寬容為懷。不要總覺得看不慣孩子們的各種習慣,每個寄宿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情感也有和別人不一致的生活習慣。為此,作為教師,就要像長輩一樣,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余時間,萬萬不可一發(fā)現個性鮮明的學生就用制度去約束,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從接受別人、看慣別人開始的。也許孩子們的舉止看似奇怪,如果不違規(guī)不違紀,還是要寬容對待,讓他們的思維得以獨立,讓他們的個性得以顯著,讓他們的生活刻有家庭背景的影子,這樣教師的大愛才會澆灌出一個個祖國未來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韋智勤.教師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數碼設計,2017(10).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