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心理學課程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根據(jù)當前心理學課程教學情況來看,改革是必然的,唯有改革才能調整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其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當然在改革的過程中,也要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師資格考試的要求?;诖耍疚膹慕處熧Y格制度的意義和發(fā)展、改革的必要性、現(xiàn)狀以及改革策略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教師資格考試? 心理學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B84-4;G65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4-0174-02
一、教師資格證制度的意義和發(fā)展
(一)教師資格證制度的意義
教師資格證制度是經(jīng)過國家肯定、允許的一種制度,其主要作用是規(guī)范教師的行為舉止,加強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管理方式。實施該制度,不僅能夠讓教師隨時隨地謹記自身的職責,優(yōu)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同時這也是把控成為教師的入口。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制度的存在,才能讓教師團隊更加科學合理化,才能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高質量、高素質、為教育提供保障的人才。
(二)教師資格證制度的改革發(fā)展趨向
在1994年,我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正式明確并實施了教師資格制度。次年國務院也發(fā)布了《教師資格條例》,直至1996年,國家教育委員會也對此發(fā)布了《教師資格認定的過度方法》。2000年,再次發(fā)布了《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之后便在全國實施了該制度體系。緊接著2001年,國家也慢慢開展了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后面,教育局也隨之發(fā)布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以及《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暫行辦法》,全面落實并規(guī)范了教師的資格考試制度體系。最后,從2015年起,便全面實施、改革了教學資格證,也因此在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的門檻,同時也規(guī)范了教師的行為舉止,使其更好地教學育人。
二、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考試分值比較高
心理學課程的分值、考題數(shù)量等方面占據(jù)比例都比較高。再加上心理學在試卷中的類型等涉及也十分廣泛,既有活動設計的內容,也有簡答題、材料論證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學校必須要重視心理學課程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同時要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內容,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付考試。
(二)知識點多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心理學課程內容非常多,涉及的知識點也格外廣泛,比如心理發(fā)展、個性發(fā)展、情緒情感等等,這些內容大多都來自于心理學課程。所以,想要學生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必須要完善以往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課程結構,根據(jù)當前的實際情況,抓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重新設置教學課程,這樣才能更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
(三)考試難度逐漸增加
雖然教師資格考試沒有設置分階段考試,但專業(yè)理論課程、能力等方面卻有相應的設置,我們可以根據(jù)以往的考題來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試卷中的知識點已經(jīng)慢慢偏向于綜合化趨勢,試卷的難度也有所增加,若是此時我們還未曾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定會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此,學校必須要改革創(chuàng)新心理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使其能夠有條不紊地面對各種題型。
(四)實踐操作能力較多
實踐操作能力在心理學課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大多數(shù)考試都會考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比如材料分析題,主要是了解學生是否能夠將心理學課程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若是學校依舊采取以往的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實踐操作,那么不僅不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對心理學課程喪失興趣和積極性。
三、心理學課程教學現(xiàn)狀
(一)重理論,輕實踐
在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雖然大多數(shù)學校慢慢重視心理學課程,但依舊有一些學校的心理學課程還是采取著以往的教學模式和內容。再加上當前市面上出現(xiàn)的心理學教材種類比較多,其內容框架卻差不多,比如記憶、想象、思想情緒、能力、性格等等。首先,這些內容可以說是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可在實用性方面相對來說并沒有那么突出,再加上教師在教學中將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概念、理論上,這對于以往沒有了解、學習過的學生而言,會覺得難度十分之大,甚至還會覺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其次,根據(jù)教師資格考試內容來看,當前心理學教育占據(jù)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與實際生活并沒有銜接,無法突出心理學的重要價值和作用,也不能發(fā)揮出心理學的真正意義。
(二)缺乏學習熱情,具有功利性
學生學習心理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考試,所以大多學生并不是真的喜歡,只是不得不學習,以至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考前突擊,強制記憶等情況。雖然有一些教師為了豐富課堂的趣味性,也會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制作相關的視頻、圖片等,并帶領學生參與相關的實踐活動。但出現(xiàn)教師資格考試后,學生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又發(fā)生了變化,不單單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還要努力考證。針對學生的需求變化,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既要在課堂上講解完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還要給學生指出重難點,讓學生進行記憶和掌握。
(三)教學缺乏完整性
心理學自身有一套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一般在學校中學習心理學課程都會將其分成36、54個課時,教師需要在有限的課時中,講解所有的知識點。但根據(jù)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無法完成上述內容,即便完成也都只是表面工作,根本沒有深入其根本,學生對其也都是一知半解,毫無拓展和延伸的可能性。試問一知半解,只知其一的理解,如何能夠真正了解心理學課程呢?
四、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完善教學理念
結合教師資格考試的具體要求,比如重點內容、形式以及知識點等,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道德品質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等等,這些都可以根據(jù)心理學來制定新的教學形式,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完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的不足之處,找出正確的教學方向,使學生能夠有一個全新的未來。其次,改革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加強教育心理學課程的科學合理性,也要確保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要符合教師資格考試的完善性,唯有如此,才能滿足全國統(tǒng)考的需求。
(二)豐富教學內容
首先,課程結構體系的完善。一般來說會將心理發(fā)展、學習理論、教育教學等內容進行調整,找出其中的側重點,使其能夠形成相輔相成的課程結構體系,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次,學習現(xiàn)代化教育心理學知識,了解教材和相關材料,并對其進行相應的更新和拓展,將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有趣,比如“網(wǎng)絡成癮”“心理發(fā)展與教育”等內容都可以著重教學,并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多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成果,使教學內容能夠符合當前的教學實際,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三)優(yōu)化教學方式
在心理學課程教學時,教師需要舍棄以往的教學方式,采取豐富有趣的教學模式,弱化理論教學,多組織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進度、主題內容、以師生互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案例分析等方式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其中,對心理學課程產(chǎn)生興趣,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同時還能保障心理學課程的科學有效性。
(四)組織教學實踐活動
在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的心理學課程改革,首先要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局面。比如,教師可以在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積極組織教師實踐活動,把理論知識與之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教育見習能力。如帶領學生到相關學校觀摩學習,之后再根據(jù)自身的所見所聞撰寫課堂日志,并評價、分析、反思集體教學活動,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
(五)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
以科學合理的評價觀來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日常成長情況。首先,學??梢越⒔虒W反饋平臺。比如借助QQ群、釘釘、微信群等方式,為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一個友好交流、反饋教學內容、解答疑問的平臺,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1]。其次,打造現(xiàn)代化的學習評價制度體系。改變以往以分數(shù)定輸贏,以試卷絕終身的傳統(tǒng)思想理念以及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評價模式。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情況、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創(chuàng)新水平、相關測試、實踐活動等方面,打造多層次的評價制度體系,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讓學生樂于學習知識,從而更符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需求。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心理學課程不單單是學校的要求,也是社會需求。對此,教師在進行心理學課程教學時,不僅要合理規(guī)劃、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使其符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和學生的實際要求,并在此基礎上,還要創(chuàng)新課程內容,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的實踐活動,以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習心理學課程,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春燕,王華.淺議教育人格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的重要性[J].中國報業(yè), 2019(8):32-33.
作者簡介:
胡愈琪(1975年-),男,廣東惠來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