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辰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國家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生在接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的問題亟待解決,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引入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學習營造輕松的氛圍是值得嘗試的,本文將對其應用進行探討,以期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起到助力作用。
關鍵詞:創(chuàng)新情境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
1 引言
作為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一直以來都備受重視。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遵循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授課,這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無法提升學習興趣,這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了諸多阻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革新教學形式,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本文探討的情境教學法由來已久,而且已經(jīng)在各個學科都進行了有效的嘗試,該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讓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充分成長。
2 小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問題
2.1 學生學習興趣較低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以自己為中心,往往采用的是單向的傳授方式。學生作為被動接受的一方,難免在聽課的過程中掉隊。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對節(jié)奏的把控往往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學習節(jié)奏的把控存在很強的主觀性,如果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較快,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及時的進行理解和思考,就會導致問題不斷被積累,而老師如果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或是教師授課水平有限,則將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2.2 教師教學方法落后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方法還是以“填鴨式”教學法為主,這種方法講求的是將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引導和教育,這樣學生的學習始終停留在表面。此外,這種教學方法很容量是教師和學生站在對立面,學生無法及時了解教師教學思路,教師也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最終導致了課堂氛圍非常沉悶,課堂的教學質量自然也無法得到保障。
3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的特征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在真實環(huán)境的基礎上進行巧妙的構思,從而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被調動起來。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其實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主動進行教學情境的設計,而且需要能夠引導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沉浸在課堂學習中。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將教學的主體設立為學生,從而可以更加注重學生的真實感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也能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來,這對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幫助。
4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方法和建議
4.1 利用情境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關注字詞句的講解,則容易讓學生感覺非??菰锓ξ?,而且有些內容比較生澀,小學生局限于自身的經(jīng)驗往往不能夠很快的理解,這就會是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阻礙。對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的背景下可以讓學生能夠進行聯(lián)想,使學生在發(fā)散思維中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思考。
比如在《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以便能夠知曉課文大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選擇學生對其中的句子進行單獨的朗讀,同時教師會通過教學語言為學生講解這段話的意思,之后教師會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段話背后的含義。在學生思考完畢后,教師會繼續(xù)挑選學生進行句子的朗讀,并不斷的重復直至整篇課文學習完畢。據(jù)此可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而且教師留給學生許多學習和思考的時間,這樣就便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4.2 通過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度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如果總是一言堂,則學生就會因缺乏參與感而喪失學習興趣。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對話學習,這樣學生可以更多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比如在《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進行預習,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指定兩名學生來進行角色扮演,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體會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并去模仿他們說話的語氣和神態(tài)。在進行角色扮演后,教師則讓學生再次去感受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此時學生則會有更加深入的見解。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將課文要表達的道理輕松的根植于學生的內心,學生不僅僅學習了文化知識,更是獲得了思想上的進步和成長。
4.3 建立情境需要緊跟時代觀念
教師在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教學時不能僅僅憑借自身想象,更需要來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需要發(fā)展的方向。教師首先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此外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并圍繞學生進行教學情境的建立。
比如在《北京的春天》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班內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聊一聊家鄉(xiāng)春天的景象和風土人情。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觀念。學生在經(jīng)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后,眼界和視野都開闊了,個人的綜合素質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此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素質,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慶華.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27):136-137.
灤平縣虎什哈鎮(zhèn)中心校 (河北省承德市 06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