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媛媛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瞬息萬變,教師作為課堂“掌舵人”應該具備良好的時間把控、臨場應變等能力,為課堂制定適應學情的規(guī)則與常規(guī),管理張弛有度,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確保課堂活躍、有序、順利地開展;逐漸擺脫事事“親力親為”的窘境,培養(yǎng)學生自律、自學、互助等能力,學會“偷懶”,向智慧型教師靠攏。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課堂管理;自律自學
信息技術課俗稱電腦課,在其它學科的教師眼中這是一堂學生向往、教學秩序無需過分操心的課堂,因為有教師管理軟件的協(xié)助、還有學生對電腦的熱衷,在此前提下想讓孩子靜下來“乖乖上課”并非難事。但是,捫心自問這是作為一名教師想要的課堂嗎?學生的“乖”是被動的管制還是自主的約束,學生上課是被動地接收還是主動地汲???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也是信息技術教育的起點與終點。
一、運籌帷幄,規(guī)劃分秒
起初,我一直心存疑惑——為什么要在課堂設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加上時間限制,教師根據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與課堂現狀靈活的安排時間不是更好嗎?隨著課堂經驗的積累,我也逐漸明白——課堂時間把控是每一位教師的必修課!
許多新教師在授課時經常會出現拖堂、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難點不突出等情況,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課堂時間把控不到位。如果在備課時將每一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所需的大致時間進行標注或預設,就能夠很好地避免拖堂、主次不分等情況的發(fā)生。例如復習、導入等環(huán)節(jié)可以控制在2-5分鐘內,將課堂大部分時間用于新授知識的講解與指導,在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知識的重難點將時間進行心劃分……有了這種教學預設,教師在授課時就會有意識地控制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為課堂順利開展提供基本保障。
二、以不變應課堂萬變
“教案在手,課堂照走”——這是許多教師,尤其是部分老教師的思想誤區(qū),認為只要備好教案,課堂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可以根據相應課程設計開展,有時同年級的幾個班,甚至是每一屆的同一課程都按照既定的教案授課。但事實是每一堂課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的,同樣的課程由于不同的學情、不同的時代背景就一定會碰撞出各自獨特的火花。同一門課程,同一份教案,在不同的班級開展一定會有不同的課堂反饋,因為不同的班級有其獨特的課堂氛圍與學情。
在講授《QQ即時交流》這一課時,經過課前調查我了解到:一班有80%的學生都未使用過QQ軟件。授課時,我將在完成QQ軟件介紹、注冊等知識講解后,再開展后續(xù)的教學內容;二班有70%的學生已經注冊并使用過QQ軟件,我就不需要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花過多的時間,轉而以同桌互助、小組互助等方式完成QQ軟件介紹、注冊的內容講授。
四年前,學生都對“奧拉星”這款游戲津津樂道。我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特意申請一個 “奧拉星”賬號。這兩年,我跟學生提及“奧拉星”,有學生會一頭霧水,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款游戲,即使有學生知道,他們也會直接表示“老師你out了”,因為目前正流行的游戲是“迷你世界”“王者榮耀”等。
此外,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可控因素,如課件無法正常使用、多媒體設備故障等。當然,課堂上最大的不定性因素就是學生,總會有那么幾個孩子“不按套路出牌”,讓老師一時間無言以對,有時甚至會擾亂整個課堂的教學進度。種種原因造就出瞬息萬變的課堂,每一次的“出乎預料”都是對教師課堂應變能力的挑戰(zhàn)與提升,及時做好教學反思與隨堂記錄,根據所教班級實際情況對教案進行細微調整就能做出最適合學生的教案設計,而最合適的就是最好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但無論課堂如何多變,教師只要把握好課堂整體目標與教學主線,因人施教,靈活應對課堂變化,將教學進度回歸正軌,以不變應萬變,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定規(guī)則創(chuàng)“平靜”課堂
在自己所教的眾多班級中,偶爾會有一個或幾個較為吵鬧的班級,上課時處于學生“各顯神通”,老師“火冒三丈”的狀態(tài),我的課堂自然也不例外。我最開始的應對方法和班上的紀律委員如出一轍——大喊“安靜下來!”,效果不是沒有,但并不持久且需要不斷重復。久而久之,課堂紀律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像皮筋一樣越扯越松。為此我一直頭疼不已,直至閱讀到《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小技巧獲得大改變》書中“明確課堂規(guī)則與常規(guī)”這一章節(jié)內容,我的課堂才逐漸由陰轉晴。
章節(jié)中強調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確立清晰且持久的規(guī)則及常規(guī),必須制定一個能持續(xù)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方法,設定一個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手勢,如把手指放在嘴上,然后說“噓”或說“我需要你們現在把注意力轉移到我這里”,或者輕拍一下燈……而現在我使用的是擊掌或沉默,每個學期的第一堂課都會與學生強調這一常規(guī),即當你們看到老師保持沉默時你們就應該立刻安靜下來,討論環(huán)節(jié)則使用擊掌方式,這一屆的學生自三年級起就已經開始學習遵守這項課堂規(guī)則,時至今日,六年級的他們已經不需要我在課堂紀律上花過多的時間與精力了。
當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方法,但是卻有一些方法可以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乞求、恐嚇或者警告都是最不奏效的方法。所以,我們必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課堂計劃、規(guī)則與常規(guī),決不能生搬硬套以免適得其反。最后,將制定好的規(guī)則與常規(guī)持續(xù)實施,引導學生脫離“被動管制”向自主管理、自主學習方向發(fā)展,教師一定能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收獲一個“平靜”的課堂。
四、張開雙手,擁抱“奇跡”
2019年10月11日,我有幸參與“落實立德樹人做新時代創(chuàng)新型專業(yè)化班主任高峰論壇暨魏書生教育思想實踐智慧研討會”,聽取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魏書生教學藝術思想”的教學講座,讓我記憶猶新。一是,魏老師70歲高齡仍能活力滿滿、激情四射地為我們授課;二是,他所教班級的學生能夠完全實現自我管理,讓他毫無后顧之憂地開展巡回演講。對此,我雖然羨慕得滿眼星光卻滿腦子問號:魏老師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講座中魏老師也不負重望地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寶貴經驗,讓在座的全體教師都受益良多。
魏老師的教學經驗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值得我們吸收、借鑒。但也要看清自身實際情況,魏老師所教的學生學段與我不一致,學生整體學情也存在極大差異。為此,我也做了許多考量與實踐,最終在疫情返校后制定并實施了適合現在的信息技術課堂管理制度,至今已收獲了些許成效。
比如:我根據電腦室的座位特點將班級分為8個6人小組,設置組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設備管理員、衛(wèi)生管理員、隊伍組織管理員,每個組員都有對應的小組崗位與職責,每個學期初還要進行換崗。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與培養(yǎng),孩子們已經能夠自主開展課前衛(wèi)生管理、排隊組隊、考勤匯報,課中學習交流互助、紀律組織,課后設備維護、“門前三包”等課堂教學活動,老師在“偷懶”的同時還鍛煉了孩子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與自主學習、管理等能力,一舉多得,獲益頗豐。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巨型寶庫,他們擁有成人無法比擬的可能性,教師只要在保證課堂規(guī)則與常規(guī)有效實施的前提下,做好整體方向的把控,其余的事情可以嘗試放手讓學生自行處理,學生會給你帶來超乎想象的驚喜。
秋季,班級課室換了樓層,到電腦室的路線都必須重新制定。為此,我向隊伍組織管理員提出了幾點關于安全、秩序的要求,細節(jié)由各班管理員討論決定。
起初,我對學生能自主做好路線調整并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但結果讓我喜出望外。因為學生討論的結果與我內心的預期不謀而合。為此,我也針對這件事情對孩子們做出了肯定與表揚,看到孩子們悄悄上揚的嘴角,我知道他們的內心和我一樣喜悅。
學生能給我們的驚喜不單來自課堂,也來源于課外活動。
今年6月區(qū)教育局組織了思維導圖評比活動,我給學生簡單講解了思維導圖的相關知識內容,學生馬上自主完成思維導圖制作,并取得了兩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的好成績。
成為教師的這些年里,學生給我?guī)淼捏@喜與感動遠遠不止于此,相信所有的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感觸,所以老師們可以嘗試適度放手,靜待擁抱“奇跡”的那天。
教師是一份終身學習的職業(yè),活到老學到老,我要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直至“花朵自然凋落”?!@是學校一名老教師經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他也身體力行地堅持至今,每每與他交談我都能有所感觸。如今我也借花獻佛,將這句話分享給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因為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思考、實踐、創(chuàng)新與閱讀,才能夠滿足時代的教育需求,摸索出屬于自己的獨特教學模式,打造出最適合學生成長的課堂。與其說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倒不如說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成就彼此。從教至今,我仍在學習的道路上進發(fā),從不孤單,因為一路有孩子們與我同行!
【參考文獻】
[1]【美】安奈特·布魯肖、托德·威特克爾.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小技巧獲得大改變[M].于涵,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5.
[2]劉慧,唐斌.小學課堂有效教學模式[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7.
[3]【美】瑪茲麗施著,安燕玲譯.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9.
[4]劉祥.改變,從寫作開始:教育協(xié)作實用技巧30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