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彥菁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讓大學生構建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面對日益復雜的意識形態(tài)背景,加強高校思政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高校應構建大思政視野,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構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關鍵詞:高校 思政教育 大思政
所謂大思政是指基于全局的視角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高校思政教育的認識,讓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進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明確社會主義發(fā)展觀,明確專業(yè)學習方向以及職業(yè)發(fā)展目標的“總的方法”[1]。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對大思政的內涵進行了充分研究,主流觀點認為大思政是將思政課程與日常思政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教育理念與教育體系,除了重視思政課教育外,也強調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性,達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育人目的。那么,在新的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師應積極探索構建大思政視野下的思政育人模式,不僅能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也能幫助大學生回歸理性、回歸生活、回歸社會。
1 建立健全日常思政教育體系
在大思政視域下除了思政課教育外,日常思政教育也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育人作用,可以幫助大學生在思政實踐活動中逐步回歸生活與學習,認識到生活生態(tài)與教學生態(tài)間存在的邏輯關系。日常思政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輔導員與高校后勤人員。就輔導員來說,應將情感教育、日常管理工作作為抓手,積極把馬克思主義方法、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進來,樹立立德樹人觀念,關心學生,對學生做好學習、生活的指導,并適時開展思政教育。同時,把思政教育納入學生素質拓展以及綜合考評中,督促大學生提高個人的思政素養(yǎng),自覺從實踐中去學習。另外,要加強宿舍管理,思政教師應積極與宿管員溝通交流,幫助他們完善宿舍管理機制與教學內容。要加強宿舍養(yǎng)成教育,以創(chuàng)建文明衛(wèi)生寢室為契機,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在這一過程中思政教師或宿管員應從寢室衛(wèi)生、寢室禮儀等制度的完善與落實抓起,逐步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2 注重師生互動,提高思政教育實效性
思政課教學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平臺,思政教師應選取與大學生生活貼近的素材,從而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在日常教學中思政教師應圍繞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關注的普遍問題,將其合理融入到教學設計中適時為學生答疑解惑,解決他們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另外,思政教師可結合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選取一些時事新聞作為教學補充,以拓寬學生的思政視野?;谂囵B(yǎng)大學生思政素養(yǎng)的目的,精心選取三到五個專題進行專門的講授,結合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實施針對性教學。這樣才能在確保思政教育時效性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教師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的精神。要求學生就之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開展小組討論學習,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總結。
3 搭建多元化的實踐平臺,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睘榱苏嬲岣叽髮W生的思政素養(yǎng),思政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第一,建立思政第二課堂,將思政教育延伸至課后。利用校園文化、社團活動等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感受校園文化。第二,打造校外思政實踐體系。為了讓大學生更好地回歸社會,思政教師應構建出一套科學合理的社會實踐方案,引導學生到社區(qū)、企事業(yè)單位、學校、農村去參與實踐活動[3]。這能讓學生更充分地了解國情民意,企事業(yè)單位的用人需求、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現狀等。通過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實踐活動,引導他們結合社會現實,從職業(yè)發(fā)展與國家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樹立正確的職業(yè)發(fā)展觀與個人價值觀,增強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4 善于利用信息技術,開辟線上思政平臺
伴隨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新媒體成為了公眾了解咨詢、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網絡是重要的輿論陣地,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戰(zhàn)場”。思政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創(chuàng)設高校思政線上平臺。高校要充分挖掘新媒體中的思政教育資源,通過業(yè)務培訓,提高思政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使其具備良好的新媒體應用能力。一方面,思政教師可在班級內設立思政QQ群、微信群,發(fā)布思政教育素材以及思政新聞,師生之間可通過信息平臺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高校應利用校園網搭建思政教育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正能量。
總之,面對新的思政教育形勢,高校思政教師應樹立大思政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積極探索大思政視域下的高校思政育人模式,著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使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參考文獻:
[1] 駱劍琴.大思政視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模式及其價值[J].商業(yè)故事,2015,(25):118-118.
[2] 林海燕.大思政視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模式及其價值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22):47-48.
[3] 宋艷萍.大思政視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的構建思路[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3(13):92-93.
上海電機學院 (上海市 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