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聰娥
【摘 要】 語文,語言和文字,分別對應口語表達和寫作,但不能忽略組成語言文字的單元是一個個漢字。因此,要想學好語文,識字是基礎?!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nèi)容。”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識字至關重要。本文,筆者將結(jié)合實例就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有效性教學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教學策略
對于低年級語文而言,教師講述的最多的就是識字,識字教學是其他一切語文教學的基礎和關鍵,但因識字教學內(nèi)容簡單、教學方式單一,因此學生常常對此不感興趣甚至反感教師讓其反復抄寫漢字。事實上,識字是一個極其有趣的過程,教師需要抓住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多種多樣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愛上識字教學。
一、詳細講述字的淵源,吸引學生興趣
中國的漢字已有六千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出現(xiàn)斷層的文字,可見其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漢字起源說有圖畫說、繩結(jié)說、八卦說、倉頡造字說等學說,趣味十足。同時,漢字分為象形文字、會意文字、假借文字、指事文字等,分門別類的整理有助于學生理解漢字的前世今生、演變過程以及蘊藏的內(nèi)涵。
以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為例,教師首先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設備為學生搜集相關視頻,即水墨版《小蝌蚪找媽媽》動畫片,引導學會在輕松愉悅的情況下觀看,同時要求學生盡可能多的記住動畫片所出現(xiàn)的漢字,最好能夠?qū)懴聛怼_@篇課文主要需要識字:池塘、腦袋、灰色、好哇、教書、捕食、迎上去、阿姨、寬大、烏龜、頭頂、披著、打鼓。教師首先帶領學生會讀并且認識這些漢字,緊接著為學生講解部分漢字的歷史淵源。以“教書”的“教”為例:“教屬于多音字,讀四聲時表示動詞,意思為‘指教、說教;讀一聲時大多為名詞,意為‘讓、使。同時這個字是一個象形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意為拿著器械指教他人像這樣做?!本o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詞組判斷“教”的讀音,加深印象:“‘教唆中的‘教為四聲,指將自己的意圖強加給他人;‘教導中的‘教同樣為四聲;而‘教書育人則為一聲……”通過詳細地解釋與剖析,學生會對此漢字加深印象,進而進行記憶。
二、利用新興識字軟件,提升學生識字效率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作為新時代的新教育,小學語文應該與時俱進,及時結(jié)合現(xiàn)代科技的產(chǎn)物為學生帶去更多有趣的教學手段。例如,為了幫助幼兒以及低年級學生識字,熊貓識字、天天識字、漢字王國等識字軟件如雨后春筍般襲來,成為教師識字教學的好幫手,以更加有科技感的模式教會學生更多漢字。
在利用識字軟件進行教學前,教師首先需要為學生詳細講解漢字的相關事宜:首先介紹橫、豎、撇、捺、點橫折、橫撇、豎折、豎彎鉤、斜鉤、橫折彎鉤等常用筆畫,引導學生在填字表中熟練寫出,緊接著引導學生學習簡單漢字的常用偏旁,如三點水、草字頭、木字旁、單人旁、雙立人等,最后為學生講解漢字的結(jié)構,如左中右結(jié)構、上中下結(jié)構、上下結(jié)構等。緊接著教師利用識字軟件進行教學,以《曹沖稱象》為例,本節(jié)課需要識字重量、議論、秤桿、砍樹、劃線等。教師利用識字軟件進行講解,識字軟件通過音頻動畫形式為學生展示“議論”兩個字的讀音,以視頻動畫形式為學生展示寫法:“議”的筆畫為點、橫折提、點、撇、捺;“論”筆畫為點、橫折提、撇、捺、撇、豎彎鉤。學生通過動畫形式加強對漢字寫法的記憶。之后教師繼續(xù)播放動畫,為同學講解這兩個字的來源以及象形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找到軟件應用和實際講解的平衡點,不能過分依賴識字軟件而忽略自身價值。
三、引導學生組詞造句,深入運用漢字
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學會不在于一個學生是否知道更多知識,而是是否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試卷成績只是學生是否了解并知曉這些知識的片面表現(xiàn),而懂得運用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漢字進行組詞造句,進而了解漢字在不同詞組以及語境下的具體含義,學會應用這些漢字,為今后的口語表達以及寫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以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中的《日月潭》為例,這一節(jié)課中學生需要認識并學習這些漢字:日月潭、湖水、環(huán)繞、茂盛、周圍、名勝古跡、中央光華島、輕紗、童話、仙境、吸引、游客等詞語,其中需要重點了解潭、湖、童、境等漢字。教師在引導學生會讀并認識這些漢字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比賽,教師每說一個字,學生們需要發(fā)動腦筋用這個漢字進行組詞,小組成員搶答,總組詞數(shù)最多的一組獲勝。如教師說“境”,學生組詞:環(huán)境、情境、仙境、境地、身臨其境、學無止境、時過境遷等。緊接著教師加大難度,要求學生進行造句,以“吸引”為例,學生造句“動畫片吸引我是因為它夸張的色彩和有趣的人物”“內(nèi)心美的人比穿著艷麗的人更吸引人的注意”。之后,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課時安排以及學生的接受情況,適當加大難度,讓學生用多個詞組進行組合,寫成一段話。教師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加強學生對這些詞語的記憶能力,還能考驗學生的應用能力。
總之,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需要重點關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前蘇聯(lián)教育家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識字是啟迪心智,使它認識過去的事情,現(xiàn)在的生活,以及人們對于未來和明日的計劃的一種手段。”因此,教師引導學生以趣味方式認識更多漢字,有助于學生了解每個漢字的前世今生,進而通過漢字了解周圍的一切,加深對世界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楊成苗,柴超超.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有效性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