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琦
【摘要】孩子是未來的希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幼兒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幼兒的學習,人們不單單是關注幼兒“學什么”,而更加注重“怎樣學”。近幾年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不斷推進,很多幼兒園進入一個盲區(qū):在游戲中放手,過分地強調游戲的隨意性而輕視游戲的核心價值。在區(qū)域活動時,雖然游戲場面熱鬧非凡,幼兒喜歡并參與其中,但是這些游戲經常是簡單的低水平重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要更加注重幼兒深度學習與幼兒游戲核心價值的聯系,深度學習是孩子學習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是鍛煉幼兒思維、想象力的重要途經,也是提高幼兒核心素養(yǎng)和促進幼兒游戲轉型的關鍵抓手。
【關鍵詞】深度學習;幼兒;幼兒游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是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而非死記硬背。作為現今幼兒園重要的學習方式――游戲,其意義是促進幼兒深度學習,而實際游戲中,幼兒游戲往往缺失了“探究”。 因此,借助游戲讓幼兒深度學習是幼兒園教學中的一種有意義的突破學習方式,老師們也越來越多地關注幼兒的“深度學習”。隨著課改和幼兒游戲的不斷深入,如何讓游戲發(fā)揮最大的學習價值,讓幼兒在愉快、有趣的環(huán)境中思維、能力、情感、需要得到發(fā)展和滿足,如何在幼兒游戲中激活“探究”,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使“深度學習”滲透于幼兒的游戲中,是值得我們老師實踐和思考的問題。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及特征
(一)深度學習的定義
什么是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最早源于布魯姆的思想,他認為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認知過程,是對學習的更深程度的研究與理解,它并非是學習內容上的多與深入,而是一種主動的、理解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深度學習的研究,并達成共識:深度學習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二)幼兒深度學習的意義
在《指南》中的“說明 ”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二、游戲指導策略
(一)及時捕捉幼兒游戲的需要,促進深度學習
要在游戲中引發(fā)幼兒的深度學習,需要教師學會觀察,及時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需要。在游戲中幼兒的問題是孩子深度學習的源頭,要在游戲中時刻關注孩子的問題和需要,利用教育機智捕捉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有意義的探究學習。[3]幼兒只有在親身體驗、感知、操作中探究的需要,才會引發(fā)他們的成功體驗,深度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越高。如在表演游戲中,幼兒演繹小雞出殼的過程,他們會有“小雞是怎么長大的?”疑問,那就需要我們老師順勢去帶領幼兒了解小雞得的孵化過程,這就是幼兒基于問題上的深度學習的需要。
(二)提供可操作、具有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境
自主性游戲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自主探索,自主性游戲是完全由為幼兒自主發(fā)起的,作為老師,我們要做的說就是創(chuàng)造和提供充分的材料和寬松自主的環(huán)境來滿足幼兒游戲需要。如在區(qū)域自主游戲中,教師將“軌道滾珠”器材投放到科學區(qū)域里,許多感興趣的孩子圍住了這個新玩具,好奇的他們從觀察這套玩具的外形到發(fā)現滾珠單一的放在圓形軌道上轉動,不一會兒他們慢慢發(fā)現長條的軌道拼接規(guī)律,在接下來的實驗中,他們經歷了許多失敗。而教師并沒有著急的介入,告訴孩子怎樣去拼接,一直到最后的提示孩子閱讀說明書,大班孩子已經具備了看圖的能力,老師只需要提供一個支架,從而接近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解決問題,提升孩子的能力。同時孩子們在自主游戲中,體驗了成功感,自豪感,嘗試解決沖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fā)展。自主游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伙伴,并決定游戲進程,這種游戲形式有利于孩子獨立性的發(fā)展。
在“軌道滾珠”游戲中,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問題困惑到最后的成功拼接,游戲能力和體驗得到了滿足,教師始終站在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滿足他們的需要,適時地給予指導,從問題啟發(fā)到耐心等待,讓幼兒始終有充分的空間與時間自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了幼兒的深層次學習。所以,教師在對待自主游戲地幼兒時,都要沉得住氣,不要為孩子著急,過分插手孩子的思維,應該適時適當的引領,給予幼兒思維想象地最大空間發(fā)展,和時間上的自由探索,以提升幼兒的深度學習。
(三)教師的指導
幼兒游戲時,一味的自主可能會碰到瓶頸,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教師適時的指導能夠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但教師在指導的時候注意策略方法,依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幼兒深度學習的方法,盡可能地接近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把關注點盡可能多的放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來。
幼兒游戲時,教師的介入方式主要有三種:(1)平行游戲者介入游戲。當幼兒游戲時,游戲的水平對幼兒來說沒有挑戰(zhàn)性,只是簡單技能動作的重復,教師可以以平性伙伴的身份加入,教師可以和幼兒平行游戲但不要有交流,可以操作和幼兒相關或相似的材料進行示范。這樣幼兒會有自己想象的空間,老師通過間接的示范與指導,讓幼兒自然而然地掌握方法。(2)合作游戲者介入游戲。當幼兒游戲時,游戲的水平對幼兒來說有挑戰(zhàn)性且無法進行時,教師可以通過合作游戲者的身份加入游戲,游戲中教師可為幼兒提供新的目標任務和更高難度的挑戰(zhàn),以合作者的身份引導幼兒尋找新思路,解決新問題。這樣介入主要是鍛煉幼兒的思維和為標題的處理能力,而非簡單的示范引領。(3)角色扮演者介入游戲。幼兒游戲時,在過程中遇到新的問題需要解決,當幼兒的操作活動遇到新問題,問題情境需要有角色的換位等問題,為了幫助幼兒更好的完成目標任務,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滿足幼兒的需求,在游戲中加入角色扮演更利于幼兒問題解決。
總之,幼兒深度學習追求主動學習、知識建構、知識遷移和提高思維品質。通過深度學習的探究,幼兒就會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在以后解決問題時能夠逐步掌握問題的思路與方法,讓幼兒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并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讓我們攜手共同創(chuàng)造游戲里的城堡,支持幼兒深度學習,共創(chuàng)美好童年!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育部,2006.
[2] 張瀟月,《引導幼兒的深度學習》,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