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青
摘要: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僅與學生自身認知能力、人生閱歷受限有關(guān),還與教師的工作壓力大以及技巧有限相關(guā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誦讀引導、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情境與作品整體性的欣賞三個方面去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的價值。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遺產(chǎ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古詩詞教學,在文化傳承的作用的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在古詩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也是對學生思想引導的有效素材,讓學生進行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學習與理解,也是奠定其良好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方法。
一、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常見問題
(一)缺乏科學的誦讀引導
在當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教學誦讀方式的引導不得當。古詩詞本身富含了較深的思想內(nèi)核以及情感價值,有作者自身的情懷。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集中在古詩詞具體字詞字面的分析理解,對于古詩詞所蘊含的意境美以及濃厚的情感色彩,卻缺乏足夠的引導與誦讀,不能將古詩詞的價值最大化。在語文教學中,誦讀本身就有很強的實際價值。而在小學教師古詩詞引導過程中,更多地采用滿堂灌形式,將字詞做拆分后分析,而后掌握整個詩詞大意。在情感的體會上,也更多地集中在淺層次的理解,無法對整首古詩的意境美得到深入的領(lǐng)會,甚至在古詩詞的意境美領(lǐng)悟解釋都相對有限。例如,在五年級的《楓橋夜泊》將詩人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無歸宿的顧慮通過寫景充分展示出來,可以播放視頻材料誦讀、講解作者張繼的寫作背景以及人生經(jīng)歷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的孤寂憂愁之感。
(二)缺乏古詩詞情景的領(lǐng)悟引導
在教學引導上,更多地注重了知識點的理解,缺乏情景的深入感知。古詩詞如果單純從字面去理解,往往不能獲得其深層價值,甚至在理解上容易存在片面理解、錯誤理解的狀況。如果不能把古詩詞與其背景材料、情景意境結(jié)合起來,其價值將蕩然無存。古詩詞的學習需要給予學生一種情景意會的過程,而非簡單地走流程的理解字面含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容易陷入慣性思維,為了降低教學工作的壓力,更多地停留在考點、知識點的學習,缺乏在此之外豐富內(nèi)涵的挖掘與引導。
(三)缺乏古詩詞整體的感悟引導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集中在細節(jié),而往往忽略整體的體會感悟。字面意思往往不能涵蓋深層的內(nèi)涵以及意蘊,只有深入地分析古詩詞需要把其整個作品的旋律美、音調(diào)美、個人背景、社會條件的時代風貌,做豐富的背景式教學,才能有效地讓人有更強的感同身受以及其意蘊價值的領(lǐng)悟。由于過多的糾結(jié)細節(jié),停留在細節(jié)的理解記憶,這種感悟則缺失了古詩詞自身的韻味與靈性,其內(nèi)涵的情感價值相對而言削弱了。例如,六年級的《宿建德江》,是作者對往事的回憶,是一種羈旅之思。學生通過外地旅游探親來感受這類情感,感受淡淡且含而不露的情感表達方式,理解中國文人含蓄文學作品之美。
二、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對策
(一)加強課堂誦讀引導,提升古詩詞誦讀教學水平
要提升古詩詞教學中誦讀內(nèi)容引導,要注重整個誦讀環(huán)境的建設(shè),甚至在必要情況下可以配合一定的音樂做輔助,提升整體的情景感受能力,提高整體的古詩詞學習趣味性,由此來引導學生投入更多的興趣去感知??梢酝ㄟ^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節(jié)律、抑揚頓挫的理解、、基本的停頓、拉長、音調(diào)的變化、情感的收放自如,學生體會到古詩詞在誦讀過程中所展現(xiàn)的魅力;提供對應的誦讀模板,讓學生去聽專業(yè)的誦讀專家所展現(xiàn)的詩詞意境。尤其是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資源豐富,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上下載對應的古詩詞視頻誦讀材料,里面包含的文字、視頻、圖片、音樂等各元素,由此更好的保證整個詩詞意蘊的展現(xiàn)效果。
(二)結(jié)合學生生活實際,加大對古詩詞整體感悟的引導
文化作品本身具有很強的多樣性理解特點,作者因自己人生閱歷不同,賦予古詩詞的靈魂與內(nèi)在也不同?,F(xiàn)階段,學生在古詩詞的領(lǐng)悟上有局限,要保持理解的態(tài)度,不能用成人的思維去要求學生。學生們可以有超前思維,能夠理解則應該鼓勵表揚,如果不能夠深層次地去理解,也不能做批評,或者強制性要求去理解。因此在對整篇古詩詞作解釋之后,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開拓思想,感受其整體的作品效果。引導學生認識到古代的大詩人,也有自身認識的局限性,也有自身的缺點,他們所作的詩詞并不能適用于所有人,不能夠概括每個人整個人生所需,需要學生懂得辯證性的思考。
(三)加深感悟,注重古詩詞情境與作品整體性的欣賞
在教學引導上,需要從整體的情境入手,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注重背景式教育的引導。古詩詞本身要結(jié)合時代背景才能體會出作者當時的心境,尤其是古詩詞多半是作者在個人際遇不佳時所做,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感慨。不能做獨立性的分析理解,否則會導致其整個情境理解的折扣。情景的領(lǐng)悟,一方面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材料搜尋專業(yè)詩詞背景材料做直接的圖文闡述,也可以通過整個作品相關(guān)的時代影視材料做輔助,由此提升學生的感受能力。在教育引導上,教師需要保持開放性心態(tài),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想,讓學生自我去感知這種情境之下作品所需要傳達的感受。
三、結(jié)束語
在文學作品的思想層面,理解上面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歷練與成長,保持寬容的心態(tài)。作為教師,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不要急躁,要保持充分的耐心。要提供更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去積極引導,而不能采用單一片面的方式去壓制學生的思維。學生從興趣需要出發(fā),結(jié)合自身生活經(jīng)驗加強對古詩詞的學習,同時教師要充分的表揚學生開動腦筋的成果,保護學生的表達欲與思考能力,師生一起在古詩詞方面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
[2]人教版小學語文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