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啟先
摘? 要:本文的主旨為深入探究高中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實踐策略,以期能夠將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全面落實,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應從對教學內容中的德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全面轉變教學理念樹立正確意識、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全面滲透德育思想等幾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立德樹人;長效機制;實踐與探索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深入,對高中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功能,構建立德樹人的長效機制,已經成為了當前高中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本文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策略,對于推動高中語文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教學內容中的德育資源缺乏重視
首先,有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就將教學重點都放在了學科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高中教師由于面臨著升學率的壓力,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過于重視,進而忽略了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構建,沒有對教材中的德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
其次,有些教師雖然已經意識到了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重要性,但受于教學時間所限,再加上自身能力不足,很難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資源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導致大量的德育資源被浪費,難以充分發(fā)揮其重要功能。
最后,還有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往往在高考制度的壓力下或者社會教育價值觀的沖擊下,通常只用評分來評價學生,認為只要成績出色的學生就都是有前途的好學生,而沒有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培養(yǎng),忽略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功能。
(二)教師對德育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
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一些教師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的本質,以為只是簡單的將自身的經驗灌輸給學生就可以了。但其實這種想法是極為錯誤的,德育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學活動,主動激發(fā)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也是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此外,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更重視“民族觀念”、“自由精神”以及“愛國思想”等高水準的道德觀念,卻忽略了“誠信”、“善良”以及“寬容”等基本道德思想,因此不利于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構建。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實踐策略
(一)全面轉變教學理念樹立正確意識
教師的教學理念對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力,因此,只有教師能夠全面轉變自身落后的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德育教育意識,才能為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構建奠定基礎。
首先,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教科書中德育教育資源的重要價值。在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其體裁多種多樣,所包含的信息充實多彩,教師必須先從自身的意識上對其加以重視,才能夠將這些教育資源開發(fā)出來并運用于教學活動中,進而充分發(fā)揮其重要作用。
其次,教師應有意識提高自身挖掘資源的能力,以便能夠及時將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理解透徹,并針對學生們的性格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手段。這就需要教師應在課余時間外,加強對此方面的學習,如去圖書館查閱有關德育教育的教學資料、通過互聯網查詢有關立德樹人的教學經驗等,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最后,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將“以生為本”的思想貫徹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德育教學活動中,有助于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構建。
(二)對教學內容中的德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
在高中語文教科書中蘊含了大量立德樹人的教育資源,教師應對這些教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并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其背后的內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法,通過設置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既能汲取到學科知識,又能深刻體會到文本背后的教育意義;教師也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們能夠在情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的被德育教育所影響。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中,關于《我與地壇(節(jié)選)》這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時間,播放一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激情磅礴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好感受作者頑強的抗爭精神。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思考,有助于學生加強對文章內涵的剖析。如“作者是在哪種情況下進入地壇的,當你遇見這種情況時,你會去哪里?”、“作者在文中說到理解了地壇的意圖,這里的‘意圖’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園中思考了哪些問題,得到了什么結論?”等。最后,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與討論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明白在面對苦難時,不要屈服于命運,而是要勇敢的面對苦難、戰(zhàn)勝苦難。
(三)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全面滲透德育思想
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構建立德樹人的長效機制,要求教師必須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以達到言傳身教的目的。在高中階段,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校園中學習,教師的長期接觸能夠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應努力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功能,用自身的言行舉止來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優(yōu)良品德,有助于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構建。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立德樹人的長效機制,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對教學內容中的德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全面轉變教學理念樹立正確意識、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全面滲透德育思想等。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對于推動高中語文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戚建薇.從文本出發(fā)立德樹人——高中語文教材教學中的審美,創(chuàng)新,傳承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神州,2020(4):1.
[2]戴禮祥.構建新時代高校\”一體五化\”立德樹人長效機制的探索——以惠州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惠州學院學報,2019(1):6.
35285019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