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常紅
摘? 要:古人曰:“三歲看老”,實際上就是指在幼兒時期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習慣方式,習慣在人一生之中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習慣能夠養(yǎng)成一個人的性格。當一個人習慣方式不好的時候,往往會在性格上表現(xiàn)出暴躁、慵懶等負面性格。而性格造就命運,勤勞積極,善于動腦的人在生活中相對于他人會更加順利一些。為了讓幼兒有一個更光明燦爛的人生,要從小抓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幼兒從小到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希望對其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
幼兒的行為習慣為什么如此重要,三字經(jīng)就已告訴人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養(yǎng)成的習慣也就不同,而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一個人行為習慣的黃金階段。幼兒往往會和父母越來越像,因為幼兒的習慣會隨著父母的習慣而有所變化。當一個幼兒的家人,在下班回家以后,不看電視不打游戲,回家的興趣是看書或者做運動時,孩子往往隨著父母的習慣而來,從而養(yǎng)成自己的習慣方式。幼兒的行為習慣對其成長過程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幼兒正是身體發(fā)育,認識世界的一個階段。因此,要重視孩子在幼兒時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1.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生活條件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都追求著干凈整潔的生活環(huán)境,只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才能維持自己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舒適度。講究衛(wèi)生身體好,趕走身邊的小細菌,細菌少了,身體得病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從幼兒時期要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要求其在干凈的環(huán)境中成長,且會受到老師與同學們的認可,任何人都不喜歡和衣服臟亂,身體上有異味的幼兒相處。從幼兒時期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讓幼兒在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之中成長。
2.幫助幼兒形成規(guī)律的時間觀念
生命是短暫的,人們往往因為一些無用的事情浪費著時間,因此,培養(yǎng)時間觀念是對生命的一種負責。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浪費他人的時間,與人有約定時要學會遵守時間,不能讓別人長時間等待自己。從幼兒時期,就要培養(yǎng)幼兒對時間的觀念。比如,吃飯時間和睡覺時間,要在一個固定的范圍內(nèi)。父母與幼兒做親子活動時,可以嘗試做與時間有關的活動,在不知不覺中,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工作和交友都有很大幫助。
3.幫助幼兒形成早期的思想道德意識
隨著我國對幼兒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幼兒形成早期的思想道德行為準則更加重視。幼兒由于年紀比較小,對于很多行為不知道是否正確,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引導。在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過程中,很多幼兒不知道這樣做是為什么。因此,教師在平時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也要告訴幼兒這些行為習慣包含著哪些道德準則,為早期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準則打下基礎。
二、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具體方法
1.教師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
由于幼兒的年紀較小,其對于很多行為根本不清楚他們的做法是否正確,所以就需要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引導,使幼兒能夠在生活中形成一種正確的思想意識,但是思想意識僅僅是一種意識層面,如果受到外界的不良行為影響,那么其可能就會對之前建立的思想意識產(chǎn)生懷疑態(tài)度,甚至會重新建立行為思想意識。針對這個問題,對幼兒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師,因為教師是為幼兒灌輸正確的行為思想,但是如果教師在平時的言談舉止中出現(xiàn)了不良行為,這樣就會對幼兒建立起來的正確思想意識產(chǎn)生懷疑,甚至因會此而改變。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要將教師最基礎的行為準則在幼兒面前完美地展示出來,為幼兒樹立更好地學習榜樣,使幼兒能夠更加認可教師的教育思想,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舉止。
2.通過增加課堂活動,增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意識
雖然教師通過正確的思想教育,為幼兒注入了行為舉止的理論,同時又通過教師最基本的言行舉止,為幼兒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但是這些只是在思想上讓幼兒更加意識到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如果想要幼兒更加深刻理解到良好行為舉止的實際意義,就必須要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深切感受到良好行為習慣對于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在幼兒教育的課堂上開展實踐活動,可以根據(jù)幼兒學習最基本的行為舉止,進行安排實踐活動,通過分組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參與其中。比如說,教師在教育幼兒當接受別人的恩惠時,我們必須要學會感謝對方,因為這也是對于對方的一種尊重。在課堂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設置情景環(huán)境,讓幼兒在其中進行互相幫助對方,使其深切感受到別人幫助自我的時候,感謝對方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訓練,幼兒就會慢慢地體會到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3.關注幼兒平時細節(jié),及時糾正引導
對幼兒進行一系列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以及幼兒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必然會展示出幼兒們的行為舉止和生活習慣。教師必須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行為習慣,有很多幼兒由于在家庭受到父母的影響,可能會形成一些不良行為,在上課過程中沒有體現(xiàn)出來,當回歸生活時,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可能就會展示出來。所以,當遇到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時,教師必須要及時針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指正,并且告訴幼兒這種行為習慣帶來的不良的影響,從而能夠在幼兒生活中,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進行約束和引導,最大化地培養(yǎng)起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結語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十分重要,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教師在培養(yǎng)過程中,要更多地注意幼兒的行為習慣,要將幼兒的行為習慣與教育方式落實到學習和生活中,不僅要從思想上進行教育,更要從平時的生活中進行批評指正,從而能夠更好更快地培養(yǎng)起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幼兒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黃艷峰.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06):91-92.
[2]劉寧.幫助大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9):15.
3612500338256